跳转到内容

丙午风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06年丙午台风
1906 Hong Kong typhoon(英文)
1906年9月18日上午10时的东亚地面天气图
1906年9月18日上午10时的东亚地面天气图
概况
形成日期1906年9月
消散日期1906年9月18日
最低气压<982 hPa
影响
死伤人数英属香港:约4,000-15,000死220人伤1,349人失踪[1][2]
葡属澳门:约1,000死[3]
影响地区 大清
日治台湾
 英属香港
 葡属澳门
美国 美属菲律宾
19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丙午风灾发生于1906年9月18日,当天一股强烈台风袭击英属香港,酿成约4,000至15,000人罹难[1][2]、220人受伤、1,349人失踪[2],成为香港历史上最严重的天灾之一。这股台风亦侵袭大清广东珠江口一带,造成严重人命及经济损失,故又称1906年珠江口台风

气象历史

当日早上飓风吹袭维港时的情形,巨浪不断涌上干诺道中海旁

造成是次风灾的台风于9月8日位于关岛附近,大约在关岛以北200海里(370公里)。台风以西北方向移动到巴士海峡。15日台风位于台湾以南。天文台报告曾指出,由于20日也有一个台风吹袭香港,因此天文台未能确认由菲律宾接近的台风是否18日吹袭香港的台风,报告指出有研究认为台风是在南海生成的,甚至是一股龙卷风,但菲律宾方面的报告和1950年时天文台台长 G.S.P. Heywood 的结论皆认定台风应在西北太平洋生成。[1][4]

影响

英属香港

当地发出之警告:鸣风枪

香港于9月18日上午12时至8时吹西北风,到6时风力才开始加强,7时开始录得降雨,气压缓慢下降。由于天文台错过了最佳预报时机,因此跳过红色锥体,在当日上午7时37分直接悬挂黑鼓,表示300(483公里)内吹偏西烈风。在8时17分[5]鸣风枪,预报海港内将吹烈风。然而港内风力不久已达暴风程度。9时43分天文台录得气压981.95百帕(28.997吋汞)。而据1976年的报告,天文台在9时40分录得的最低气压估计为979百帕。10时天文台录得气压回升至986.2百帕,同时风势未有停顿,降雨高达每小时31.3毫米。10时后,天文台总部转吹西南风,估计风眼在天文台总部以北掠过。其后香港风力逐渐减弱,天文台逐于中午12时10分除下所有信号。[6][1][7]

台风期间,天文台录得最高一小时平均风速达到67海里(124公里)[1],但据香港天文台在1982年的风速换算技术报告指出,该台风实际在天文台录得的一小时最高平均风速应为52海里(96.3公里)[8]

台风引起特大风暴潮大埔录得的风暴潮达6.1米,风暴潮加上强风对海上和沿岸地区造成重大破坏。台风虽然祇维持了短短数小时,但由于当局未有足够时间造好防风措施及撤离人员(尤其是大量海上居民),导致严重伤亡,90%的死者为渔民。风灾也导致航运业务瘫痪了一段时间,80%的驳船被毁,大部分码头被摧毁而不能运作。货物遭受严重损坏。尤其在九龙货仓的货物大部分受损,航运损失达数百万元[9]孖剌西报发行的灾后特刊称,4,000至10,000人死亡[9],1908年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引述的报告[10]和天文台1972年的报告均称约10,000人死亡[1]。现代香港天文台的资料则称,有高达15,000人死亡[2]

根据香港天文台的纪录,其实在此风灾过后的两天及10天里,即9月20日及9月28日,也相继有强烈台风来袭,9月20日录得的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为每小时39海里(72.2公里),而9月28日录得的最高风速为每小时53海里(98.2公里),但由于香港天文台能及时作出有效预报,故伤亡数字不及9月18日那天来得严重。[1]

海面情况

九龙天星码头
港岛天星码头
天星小轮位于港岛(左)和九龙(右)的码头皆受到损毁,港岛侧的码头几乎完全倒塌
英国皇家炮舰凤凰号失事搁浅

该台风在海面所造成的灾害最为严重,所造成的船只沉没数量是各个风灾中最多,至少2,983艘渔船,670艘远洋轮船沉没。[2]

黄埔船坞深水埗一带沿岸,可以观察到有大量船只搁浅。海面上满布舢舨的残骸和货物。九龙仓拥有的三、四个码头在台风过后“消失”,只余下一个码头。九龙天星小轮码头一带海面大量船只沉末,死伤惨重。在该海域,“广州号”(Kwangchow)沉没,船长和三个工程师死亡,至少300到400个乘客丧生。重413吨的“香江轮”(Hongkong)在油麻地失控撞上海港毁坏,警察局的墙壁被撞烂,溺毙32人。重402吨的“江南轮”(Kongnam)在油麻地沉没,10人身亡,包括6名华人及4名西人。另有一只名为“投石”(Fronde)的法国海军驱逐舰亦在维港沉没,法籍船员5死25伤,后来有民间组织在九龙加士居道竖立了投石号纪念碑以作悼念。[11][12][13][14][9]

在其他地方,重83的“亚利巴多士轮”(Albatross)在果洲群岛沉没,酿成113人丧生,包括船主及大副。由深圳开出的“英发轮”在昂船洲以西沉没,约100人罹难,仅数人生还。而重616吨的“亚边律轮”(Apenrade)则在昂船洲之西沉没,27人死亡。广东及澳门轮船公司轮船的轮船“黄山号”(Heungshan)由澳门开出,半路遇到台风,引擎被大浪泼至熄火,随大浪飘至石鼓洲,部分船员坠海死亡。同公司另一轮船“毅力号”(Perseverance)在长洲附近受风浪影响下撞上岩石解体,只有一个船员幸存。[12][15][9]

据计算,海上有一半的渔艇受到摧毁,死亡人数难以估计。而据估计,被毁的船只数量超过5,000,包括大型捕鱼船和港口内的船只。而西人拥有的游艇和船屋也不能幸免。[9]

香港圣公会会督圣保罗书院校长霍约瑟主教及四名学生当时乘船在屯门青山一带传教,及后在风暴中罹难。会督府内现仍有碑石纪念此事件。[16]

陆地情况

油麻地沿岸灾后满目疮痍

在陆上的情况同样恶劣,有大量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市内窗户碎片和各种残骸堆积如山。卜公码头皇后码头天星码头的建筑相继倒塌。在卜公码头,一名男子在过马路期间被大风吹入海遇溺死亡。许多货仓和房屋的屋顶和外墙被吹倒,其中捷成洋行怡和洋行位于西角的货仓完全被毁。新邮政局大楼和法院大楼外的大棚倒塌,导致通往毕打街的道路被阻断。电车由于路轨被大量倒塌的障碍物阻碍而停驶,有电车电线和路轨损毁。山顶缆车在18日10时后因树木倒塌导致信号线损毁而停驶。宝云道的树木被吹烂,竹林被连根拔起,附近又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附近道路被覆盖。大埔有38间房屋倒塌。[1][2][9]

救灾

台风过后无人认领的尸体被集体海葬

风灾过后,由于灾害巨大,英军也出动协助警方和卫生部门进行处理工作,东华医院也协助援助提供物质,并免费提供棺材,但因19日晚上到20日再有台风影响,救灾工作缓慢。有的尸体怀疑在海被鱼吃掉,残缺不全。无人认领的尸体则集体埋葬或海葬。无数的尸体飘走于海中而不能寻获,截至9月底,只找得1,500具尸体。[9]

对于灾民的救济工作,主要由东华医院负责,东华医院派人逐家逐户以及向社会人士募捐,作救灾之用。海外华侨闻讯后,纷纷汇款给东院,办理救灾事宜[17]。在旧金山,截至9月底,华人的捐款筹得90,000以上[9]

是次台风亦重创广东省沿岸地区,当时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将灾情上报,慈禧太后下旨拨白银10万,作为赈济广东及香港灾民之用。岑春煊即汇3万两银给港英政府。惟港府并未将款项分给灾民,而是用作成立“救济基金”,并组织一委员会,利用这笔款项投资赚取利息,日后倘再遇灾情,则拨出部分利息作为救济。至于丙午风灾到灾民则分毫并未享受到这笔慈禧太后拨来的款项。[17]

天文台责任

虽然当年缺乏先进天气预报设备及技术,只可以依靠气压计和风速计读数及接收邻近气象站的电报预报天气,但民众对这次天文台完全没有台风预警的作为感到不满。不少西商均举家驾艇出海游乐而导致溺毙,当时的天文台台长杜伯克博士(William Doberck)成为众矢之的,而杜台长亦于灾后翌年离开工作了24年的岗位。风灾后两日的立法局会议,港督弥敦同意成立委员会调查天文台部门和台长。天文台方面解释,由于香港附近的气象站未能及时侦察异常状况[7],而且台风来得突然,范围细小(据分析,该台风6级风速直径小于100海里(185公里)[10]),所以香港天文台在16和17日的天气报告完全没有提到有台风来临,在18日早上才发现气压正在下降而急急悬挂黑鼓。[17][9]

风灾过后,港英政府拨款2万港元作修路之用,并每月另拨1,100港元予天文台,责成其多注意天气预测工作。[17]

葡属澳门

在施梅士(Joaquim Baião Simões)著《澳门与台风(Macau e os Tufões)》1985年,当中记载风暴在澳门以北十里掠过,引致很多财物、数以千计的生命损失,港澳渡轮沉没,并纪录风暴吹袭期间,短短约三十分钟内气压便迅速下降了二十五毫米(毫米汞柱,即约33百帕)。受台风影响,澳门损失达7000万澳门元[18]

大清

肇庆高要的新江云松岭文阁上三层完全倒塌,下二层石额破裂,墙壁崩颓。东莞万顷沙围堤崩溃。[19]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
上一热带气旋 鸣风枪
    1906-09-18 08:17 或 1906-09-18 08:40
下一热带气旋
1906年5月台风 1906年9月台风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The typhoon of 18 September 190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Li, Woon-yee, 1956-Hong Kong : Royal Observatory, 1976.
  2. ^ 2.0 2.1 2.2 2.3 2.4 2.5 历年天灾的回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天文台
  3. ^ 施梅士. 《澳門與颱風(Macau e os Tufões)》. 1985年. (葡萄牙文)
  4. ^ Monthly Bulletins : Philippines. Weather Bureau, 1906
  5. ^ Report of the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Observatory, For the Year of 1906, The Hongkong Government Gazette, 26 April 1907
  6. ^ THE WEATHER. 士蔑报第4页. 1906年9月19日. (英文)
  7. ^ 7.0 7.1 Report of Committee Appointed to Enquire Whether Earlier Warning of the Typhoon of September 18th, 1906, Could Have Been Given to Shipp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upplement to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22 March 1907.
  8. ^ W.C. Poon, HKO Technical Note No. 66, 1982: Tropical cyclone causing persistent gales at the Royal Observatory 1884-1957 and at Waglan Island 1953-198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The Calamitous typhoon at Hongkong, 18th September, 190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孖剌西报
  10. ^ 10.0 10.1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Volume 34, Issue 14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ges 293–299, October 1908, The Hongkong typhoon, September 18, 1906. Lawrence Gibbs F.R.Met.Soc., Assoc.M.Inst.C.E.
  11. ^ 屍浮滿港. 华字日报. 1906年9月21日. (繁体中文)
  12. ^ 12.0 12.1 港事要聞. 华字日报. 1906年10月6日. (繁体中文)
  13. ^ 港事要聞. 华字日报. 1906年10月11日. (繁体中文)
  14. ^ 書若蜉蝣:佐敦道老建築. 香港文汇报. 2015-12-12 [2016-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7). 
  15. ^ 港事要聞. 华字日报. 1906年10月8日. (繁体中文)
  16. ^ Buckland, Augustus Robert (1912). "Hoare, Joseph Charles". In Lee, Sidney.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1912 supplement​. London: Smith, Elder & Co.
  17. ^ 17.0 17.1 17.2 17.3 汤开建 萧国健 陈佳荣.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书业有限公司. 1998年: 页316. ISBN 9622321232. (繁体中文)
  18. ^ 澳門大事記之二. [2014-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1). 
  19. ^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广东卷

参考书目

  1. 何佩然,《风云可测 ── 香港天文台与社会的变迁》,香港天文台,香港2003年。ISBN 978-962-209-701-8.
  2. 《台风!》,皇家香港天文台,香港1992年。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