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Bluedecklibrary/釋信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lpsources|time=2018-03-24T14:46:52+00:00}}

{{advert|time=2018-03-24T11:27:22+00:00}} {{notability|||Biographies|time=2018-03-24T11:27:22+00:00}} 釋信定法師承恩師玄妙法師鼓勵與大護法林阿九、李文褀獻地及諸大德善信眾等協助下,於1960年代創立於山明水秀、人傑地靈的故宮博物院後山麓「草山永福」永明寺。


File:釋信定法師JPG (3).jpg
釋信定法師與信眾合影於舊山門楹聯旁。
 1968年代起22年信定法師,發心堅持不退轉,特先後擴建般若禪院、玄妙堂、功德堂等建物、設備,與曉雲法師共同在永明寺創辦「蓮法學佛園(蓮法學佛園後禮聘法師為學園長)、研究所」,等無數龍象僧材的養成學院,奠定華梵大學根基。當年蓮法學佛園師生今多為佛界龍象,宜拋磚引玉。
  

華梵大學建校後,受聘擔任董事,共五屆。2000年農曆11月20日陽明山永明寺玄妙堂安祥示寂為止。

出身與成長

釋信定法師俗名李寶珠,1929年出生於台灣桃園市大園區竹圍。

父親日治時期擔任保正(今村、里長),熱心公益並兼理福海宮廟務,虔誠敬拜神明,也引導家人敬神。

家居對面是派出所, 隔壁係學校, 出門常會遇見老師校長,大人(警察的舊稱)等,致正直乖巧。

又堂伯母一生吃齋誦經,常至寺廟禮佛聞法,也喜歡帶法師同往,耳濡目覽漸成為虔誠的信徒。

全家效勞福海宮

父親日治時期擔任保正(今村、里長),熱心公益並兼理福海宮廟務,虔誠敬拜神明,廟會期間全家及親屬總動員協助,如有請戲班表演,就安排到家吃、住。

因宅第寬暢後院廣植高大的葡萄、芭樂、檸檬果樹等,吃不完也讓鄰居與親友來爬樹摘食。

堂伯母一生吃齋誦經,常至寺廟禮佛聞法,也喜歡帶法師同往,耳濡目覽漸成為虔誠的信徒。

大園竹圍福海宮。

田裡栽種大西瓜,盛產期就雇卡車,運彺台北中央市場販賣。

母黃太夫人(1904年-1999年)勤儉持家,兒孫滿堂均有成就,晚年80歲為習佛出家於陽明山永明寺,拜釋玄妙法師座下修行,亦讓信定法師盡孝照顧。

96歲於陽明山永明寺玄妙堂安祥圓寂,骨灰海葬於金山沿岸。


大園竹圍福海宮所奉祀之輔信王公為1853年(清咸豐3年),係竹圍當地航業家陳佑為弘揚輔信王公之聖德,前往福建漳浦縣輔信王公祖廟迎請而來,先安座於陳佑家中,並於1854年(清咸豐4年),陳佑、李德龍、李天財等人倡建,後在村民捐集工程費八百元蓋成。為當地最古老寬廣的信仰中心。

婚慶喜壽宴均多選在廟內外舉辦並祈求平安。

竹圍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1985年8月19日政府公告為:民俗-信仰。

神明過火儀式是民間常見用來潔淨神尊、增加神明靈感之淨神儀式,又可分為過木炭火及金紙火兩種,參與過火儀式者需在儀式舉辦前三日開始淨身茹素,以免過火時發生意外。

[1]文化部文資局

常至觀音寺等禮佛

法師1940年代少女時期,經常追隨長輩至桃園市龜山區,萬壽路壽山巖觀音寺(1985年8月19日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等寺院參香禮佛,心生歡喜而常彺敬拜親近菩薩,漸開始茹素念佛。

據傳在1742(乾隆7)年時有一位法師,向普陀山潮音寺恭請觀音佛祖神像來臺,在滬尾(今淡水)登陸,到達壽山巖現址,因菩薩顯靈就暫時安奉神像於樹下。

1763(乾隆28)年信士為報答佛祖佑妻順利產子,乃獨資建庵,名為「三草庵」,信徒日增。

1793(乾隆58)年,福建水師提督兼臺灣總兵哈當阿南下綏靖盜患,經過此庵時許下改建佛寺的心願,1795(乾隆60)年果然戡平盜亂,於是召集地方耆紳業戶籌建寺廟,至1797(嘉慶2)年完成,正式名為「壽山巖」。

而哈總兵所贈的「慈航廣濟」匾額,至今已200餘年,是見證壽山巖歷史的古物。壽山巖觀音寺風景秀麗,廟地寬廣,是臺灣北部重要廟宇之一。

寺前有廣大的空地與水池,寺後則有花園山林,景致極佳。建築物目前大致可分為前方的觀音殿,與後方的凌霄寶殿兩棟,前者重建於1916(大正5)年,為名師陳應彬的作品,並於1963(民國52)年重修。

[1] 文化部文資局

學佛皈依歷程

信定法師先於1940年代少女時期,經常追隨長輩至桃園市龜山區,萬壽路壽山巖觀音寺等寺院參香禮佛,心生歡喜而常彺敬拜親近菩薩,漸開始茹素念佛。後至內湖峰碧山圓覺寺,拜老恩師上玄下妙法師圓頂為徒,再創立永明寺弘法,閉關、協助作育龍象僧材,任華梵大學共五屆董事協助辦理教育。

學佛皈依

老恩師上玄下妙法師(1900年 -1967年),拜在碧山巖達淨法師(前是碧山巖的住持)門下,因碧山巖1751年代建,均拜葷食,老住持慈悲不願見殺生,帶領徒眾用砂岩石條一石一磚興建砌成,百坪三樓高的圓覺寺。

峰碧山 圓覺寺;創建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係內湖區最早設立的佛教寺院;

內湖圓覺寺全貌。

奉祀「三聖如來」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開山住持達淨法師(俗名廖守加,未開寺前是碧山巖的住持)。位於圓覺尖山(舊稱小尖山,海拔290公尺)山腰處,坐北朝南;其建築多由砂岩石條所砌成,景觀樸實厚重,環境清幽,是遊山攬勝、禮佛的好地方。

曾流傳一則為驗證該寺的地理風水故事,稱建寺之前,先在大雄寶殿正下方,挖一地洞,埋入一塊30公分見方的紅布、十二條紅色棉線、十二個染紅色的生鮮雞蛋,等待一個月後再取出,生雞蛋完好無變質,則是吉地。

內湖圓覺寺關房。

在大殿右後上方為「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薩;右側另有「獅子洞」,洞口鐫刻「莊嚴世界」,此字乃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所作。

於其右下方,尚有彌勒石、開山紀念碑和開山達淨大和尚紀念碑,供人憑弔。於大殿左側,還有「沖虛洞」,是六十七年(1978年),闢為「菩薩學處」。

[2]

內湖區公所 峰碧山 圓覺寺


1948年(19歲)於[內湖圓覺寺]]皈依釋玄妙老和尚。

老恩師玄妙法師(1900 年-1967年),1924年起遠赴福州鼓山湧泉禪寺等地修法,並於太虛大師任方丈的廈門南普跎寺任客堂職,後任監院服務常住及佛學院學僧一、二百人成效裴然,普獲敬重,並得上弘下一大師墨寶「以戒為師」鼓勵。

抗戰轉赴南洋、星、馬等地弘法;1945年返台,任圓覺禪寺住持等職;閉關9年著有淨土精華錄、修証圓通、圓頓心要、滴水集等。

[3] 第2頁

法師承恩師玄妙法師鼓勵墨寶。

創寺弘法及公益

創寺弘法

法師承恩師玄妙法師鼓勵與大護法林阿九、李文褀獻地,及諸大德善信眾等協助下,於1962年創立於山明水秀、人傑地靈的故宮博物院後山麓「草山永福」;建寺之初,高人曾指稱「這個地方以後會有文星出現」。

釋信定法師永明寺閉關.圓滿後請白聖大法師啟關合影。

永明寺的環境坐東朝西,遙望淡水河,山門正對面就是觀音山。

1963年間,一位長鬍子的長者(聽說是立法委員),曾預言此處將出文星,回去後在台灣新生報撰文,寫了一對楹聯 「永護邦家海宴河清出佛力, 明兼日月雲開雨霽見天心」,就將其書於山門上。

[4] 第426頁

果然後來創立蓮華學佛園,佛學研究所培育許多僧生(文星)。

並有多人獲得國外名校博士學位,當年蓮法學佛園師生今多為佛門龍象, 如:釋仁朗法師,師大畢業後,於民國69年(1980年)進入華梵佛學研究所就讀,民國70年(1981年)出家於陽明山永明寺。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佛學研究所、就讀碩,博士班。回國後曾任華梵文物館館長,原泉雜誌社發行人職位,不僅在華梵大學教授佛法課程。也經常受邀到各道場演講,發表佛教學術論文。

[5] 止觀定學、漢譯佛典研究、梵文、佛學英文、隋唐佛教史..。

另釋仁華法師,出國讀澳洲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華梵大學助理 教授,曾任華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華梵大學董事等職。也常受邀到各處演講,指導研究生學術論文。

蓮華學佛園,佛學研究所學生,有些功課跟不上,哭泣、難過、拔頭髮、想放棄,法師會請她到廚房來,煮些好吃的蔬食等,讓情緒穩定下來。

勸說:能來就學修行是難得的,要更努力熬過去,就會成功,半途而廢多可惜,「逆境增上緣」…等等,幸均能聽勸。

[6]

.

恩師玄妙法師圓寂後,感到如海中孤舟失去方向感,因此發願掩關一年修懺宿業。

將圓滿時曉雲法師正巧來訪,商談到永明寺借地方,辦學的事宜,答稱:培養人才是好事,並正合先師之心願即表贊同。

釋信定法師1967年-1968年,於永明寺閉關一年,法師圓滿後請白聖大法師,啟關許多信眾參加盛會合影。

釋白聖法師(1904年-1989年),1957年,成立中國佛教三藏學院,並擔任院長。曾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是當代重要大法師,榮幸能邀請來啟關。

[2] 普陀精舍-釋白聖法師

1970年春,未告知曉雲法師就默默將原屋增蓋一樓,因考慮樓下人來人往,辦學不夠安靜,8月蓮法學佛園就正式開學了。次年蓮法學佛園禮聘法師為學園長。

[7] 第401頁及429頁與第430頁

信定法師擴建奉獻華梵使用的極樂國土。

1970年永明寺特先後擴建增蓋般若禪院、玄妙堂、功德堂、建物、人力、設備---等,無償並動員信眾供養,創辦蓮華學佛園,佛學研究所等近百師生使用。

曾任華梵大學第五屆董事,現任玄妙和尚文教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釋聖慧法師說:

[3]

曾撿養二隻流浪狗,命名菩提、自在,每次大殿誦經時,均會趴在門口外聽經不敢進殿,至禮成後才離開。

有二位信眾家屬,因火災全身燒黑、車禍腦幹開刀三次成植物人,都到台大加護病房。法師及近百蓮友,發心集體頌經祈福,竟然火災全身燒黑治好,面孔未變麻臉,可以上班。

植物人二年後也好了,只是行動應對較慢。

對應農禪寺虔誦:1989年「關渡平原保護區」的公佈,農禪寺面臨了拆遷問題。為祈求問題可以順利解決,聖嚴師父帶領近一千位信眾虔誦〈大悲咒〉不久後,即在金山鄉找到法鼓山這塊土地,農禪寺的問題也因此獲得解決。

[8][4]

法師生性節儉,但寬於待人嚴於勵己,曾經透過銀行匯款,資助海外日本、斯里蘭卡、美國等來自台灣而求助的學僧。

曾任華梵大學第六、七、八、九、十屆集現任董事,及現任玄妙和尚文教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釋堅慧法師表示:

[5]

法師指示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建塔、不立碑豎像。儀式簡約莊嚴,懇辭花及輓聯。但全台各地風聞自動參加的還是有數百人,骨灰亦海拋於金山沿岸。僅由弟子留存數十顆比米粒大很多的五彩舍利子。


信定法師奉獻華梵的般若禪院。

任華梵大學董事

華梵大學建校後,受聘擔任董事,

自第一屆(1987年-1990年)、

第二屆(1990年-1993年)、

第三屆(1993年-1996年)、

第四屆(1996年-1999年)、

第五屆(1999年-2000年圓寂止)。

華梵大學初建之際需要龐大經費,如一棟資訊大樓造價三千萬元,請釋信定法師設法,先硬著頭皮求助蔡董事長,慶幸蔡董事長慈悲發心單獨承擔下來。

信定法師有時邀請善信,到募款畫展會上幫忙勸募。

[9]


[6]

華梵大學阿育王柱。

基金會辦公益

重建後的永明寺較寬暢,常與玄妙和尚文教基金會等合辦活動,續以興辦佛教社會教育為宗旨。

如許多年均邀請中華大自然教育推廣學會,舉辦免費戶內外動植物生態教學,有時到陽明山冷水坑認識動植物,聽到幕蟬雄亮的聲音。至士林芝山岩參觀數千年前古文物景觀等。

請大師辦禪修營,也辦過繪畫班,插花班頌經班...等。


2000年安祥示寂

參考文獻

  1. ^ {{Cite web|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folklore/20130927000001%7Ctitle=竹圍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7Caccessdate=%7Cauthor=文化部文資局%7Cdate=20130927%7Cpublisher=文化部文資局}}
  2. ^ {{Cite web|url=https://nhd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885A78F285C4C9A4&sms=7581E217941ADC10&s=AFC1FB963D189BD6%7Ctitle=峰碧山 圓覺寺|accessdate=|author=內湖區公所|date= 2018-03-24|publisher=內湖區公所}}
  3. ^ {{Cite book|title=玄妙老和尚法彙|last=釋|first=釋玄妙|publisher=永明寺|year=1995年6月(民國84年)|isbn=|location=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2段100巷22號|pages=515}}
  4. ^ {{Cite book|title=玄妙老和尚法彙|last=釋|first=釋玄妙|publisher=永明寺|year=民國84(1995)年6月|isbn=|location=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2段100巷22號|pages=515}}
  5. ^ {{Cite web|url=http://oh.hfu.edu.tw/people/bio.php?PID=5%7Ctitle=釋仁朗%7Caccessdate=%7Cauthor=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7Cdate=%7Cpublisher=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6. ^ {{Cite book|title=文化創意行銷100招—知識工作者必讀的工具書|last=林|first=高志|publisher=林高志|year=2010.06|isbn=978-957-41-7080-7|location=台北市|pages=240}}
  7. ^ {{Cite book|title=玄妙老和尚法彙|last=釋|first=釋玄妙|publisher=永明寺|year=民國84年(1995)6月|isbn=|location=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2段100巷22號|pages=515}}
  8. ^ {{Cite book|title=認識文化台北-取經40國長期紮根鄉梓文化第一本網路布施攝影撰文公益書|last=林|first=高志|publisher=林高志|year=2016 年7 月|isbn=978-957-43-3757-6|location=台北市|pages=367}}
  9. ^ {{Cite web|url=http://tb.hf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3%7Ctitle=華梵大學董事會%7Caccessdate=%7Cauthor=華梵大學董事會%7Cdate=%7Cpublisher=華梵大學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