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香港专题 (获评丙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香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香港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香港政治专题 (获评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香港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香港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有關候選人

由於現時選舉提名期未開始,任何人曾表示的參選立場只屬個人暫時的傾向,並非正式候選人,請勿直接將他們當為候選人並寫在候選人名單及選舉結果一欄,以免引起誤會。--Penguin Shido留言2016年3月6日 (日) 05:44 (UTC)[回复]

張掛模板說明

查該條目部分或大量重要字句,如:介紹個別政黨之立場或針對其之說明等,未見來源,考量其可能影響讀者視聽甚大,故張掛模板標示,特此說明。----Aotfs2013 (留言) 2016年7月18日 (一) 19:15 (UTC)[回复]

各行之間夾空白行

用點列式(維基代碼的*)時,各行之間不應夾空白行,見Help:列表#例3

數字差異

在13節「選舉總結」下13.1項「各黨派得票及議席變化比較」與13.2項「陣營總得票分布」這兩個表的數字何以有別,未見說明。過往幾次立法會選舉之陣營得票總計亦有同條目同時出現兩組相異數字之情況(泛民1 v. 建制1 / 泛民2 v. 建制2),究竟該以何者為準?歷次選舉之陣營判斷標準是否同一而可直接做縱向比較? -- WildCursive留言2016年9月6日 (二) 16:10 (UTC)[回复]

在「各黨派得票及議席變化比較」條目中,各建制派的得票率有多處錯誤,計算得票率的基數是2,144,293的有效票數?還是投票總數?「香港政研會」得票1,542,卻沒有得票率,「獨立身份」得票0,卻有3.78得票率,「創建力量」、「新界關注大聯盟」所得票數不同,得票率卻同是2.16。在地方直選的全部黨派總計,「變化」一欄怎可能是-21.1。

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有用戶不斷進行違反「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的編輯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Template:香港政黨本土派 (香港)等頁面,擅自把香港眾志小麗民主教室土地正義聯盟從本土派刪除…我呼籲那些用戶停止這些行為!UU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09:28 (UTC)[回复]

你好!關於本土派和自決派議員的政治陣營問題,我認為較適宜採用的字眼是本土自決派。
-- 明報頭版是採用本土自決 本土自決奪6席 立會三分
-- 第二篇報道中是採用"…標榜本土、自決和港獨派的候選人得票合共逾40萬(19%)…"青政揚言議會提港獨 泛民建制同憂行政立法關係更差
-- 蘋果日報的標題雖然是本土派奪6席 摑梁特一巴,但內文一直使用本土、自決派。
-- 東方日報的本土抬頭靠鎅泛民票一文雖然以本土為標題,但內文卻劃分了兩個派別:"…本土派合共取得三席,而自決派當選新界西的朱凱迪、港島區香港眾志羅冠聰,以及九龍西的劉小麗都以高票當選"
-- 網媒方面,香港01使用前途自決派 【立會選戰】非建制守住「關鍵少數」 保三分一議席有何重要?
-- 端傳媒則將自治派歸入泛民 本土自決派共得39萬選票,學者:民主自決成香港重要議程
就我綜合觀察,傳媒普遍使用"本土自決派"而非"本土派"概括熱普城、眾志聯盟及ALLinHK。因此我建議兩個方法其中一個:1. 另外設立自決派和本土自決派兩個條目,將本土派及自決派視為本土自決派的一個分支;2. 將本土派條目更名為本土自決派。
另外,姚松炎也是眾志聯盟的一員吧?

  • 我贊成 2. 改名,但無需加「 (香港)」,因為建議嘅名稱(見下方)為香港特有。至於姚松炎,香港絕大部份傳媒都只當他是「泛民主派」…UU留言2016年9月6日 (二) 16:36 (UTC)[回复]
插個嘴。不如改成泛民主派或本土派?然後各自加入相關的媒體來源,其他不得不分派的便加個註釋,有些媒體視他為泛民云云,有些媒體視作為本土云云。這樣,大家認為怎麼樣?或是改作非建制與建制,而不在強調是泛民還是本土。—AT 2016年9月6日 (二) 16:40 (UTC)[回复]
唔好用「非建制」(Non-establishment、Non-Beijing),而應該用「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Anti-Beijing),以排斥「中間派」(Middle-in-the-road groups)。UU留言2016年9月6日 (二) 16:44 (UTC)[回复]
再講多少少,「反建制」早已存在於民主派 (香港)。既然係咁,不如將本土派 (香港)改名為「泛本土派」或「本土及自決派」,好唔好?UU留言2016年9月6日 (二) 16:50 (UTC)[回复]

我認為1的方案比較好,因為一方面自決派只是本土派其中一個主張,例如熱普城主張永續基本法,根本和自決沒有關係;另一方面,雖然朱凱迪等提出香港前途自決,但他並不反對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和本土派 (香港)的性質不同。"摘自本土派條目:本土派在社會和政治層面的立場都與中間派和泛民主派存在分歧[1],例如給予褔利予居港未滿七年的香港新移民的立場,對港中關係的理解,以及思考六四慘案的角度(部分泛民主派主張爭取香港民主的同時必須認同大中華主義及關注中國的民主及人權狀況,本土派認為香港沒有責任及義務推動中國民主)。部分人權組織認為本土派的主張和要求涉及歧視。"
我認為香港傳媒事實上並沒有清楚理解本土派和自決派的分別。
另外,署名及日期是否可以用維基語法打出來?先謝

署名及日期可以用~~~~打出。香港嘅傳媒除咗由中共控制之外,都係俾肥佬黎、大班、蕭生嗰班人控制哂,所以我一時都諗唔到本土派同自決派嘅分別。但就言論嚟講,ALLinHK既有「本土」嘅元素,亦有「自決」嘅元素,所以2的方案比較好,但改名後個條目要大執…

熱普城主張永續基本法,和自決有得大的關係,因為熱普城就是想利用地方選區的立法會補選結果來作出「自決」。UU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10:43 (UTC)[回复]

個人認為本土派本身個意識形態係將香港從中國政權之中分離,而自決派嘅目標係係香港與中國之間建立明顯嘅自治關係,但係香港係始終從屬於中國之下,所以我覺得兩個派別係唔可以混為一談。-- Momocalbee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11:36 (UTC)[回复]
問題始終是傳媒把它們混為一談,而「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原則。所以我在本土派 (香港)加上兩段文字:

而「青年新政」縮沙提倡自決咋,咁又係唔係「泛民」呢?而且你混淆咗「自決」同「自治」嘅意思,呢兩個詞語嘅意思都已經响「本土派 (香港)」解釋咗,無必要另外創立條目。UU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11:46 (UTC)[回复]

其實本土派 (香港)並不完全等於香港獨立運動支持者,就好似泛綠並不完全等於台灣獨立運動支持者;港獨、台獨皆稱獨派UU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11:51 (UTC)[回复]

其實有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建立一個自決派條目,將眾志聯盟3人歸類為自決派,保留本土派條目即可,何必將兩組風馬牛不相及的派別放在一起呢? 你經常說傳媒,我舉的例子明確說明,傳媒多數利用的字眼是本土自決派,而非本土派,那就不能簡單的將自決派3人歸類為本土派。直至目前為止條目的名稱仍然是本土派(香港)而非本土自決派。 而且不單止是新移民政策,連是否支持平反六四等基本政治立場兩派都不一樣,基本上除了香港眾志支持香港自決和青年新政支持的是民族自決之外,兩個派系根本沒有共通點,為甚麼要放在一起? Henry W. Y. Siu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12:58 (UTC)[回复]

你不如創造兩個條目ALLinHK熱普城啦,而家本土派 (香港)創立嘅目的係羅列相關相職,以及讓公眾知道相關理念。而且ALLinHK內的組織也被批評為無綱領,與香港眾志小麗民主教室土地正義聯盟的情況類似。UU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13:05 (UTC)[回复]

問題是事實上傳媒使用的是本土、自決派。將自決派歸入本土派違反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原則。Henry W. Y. Siu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13:08 (UTC)[回复]

而且你加入的兩段文字剛剛又被lovely animals刪除了Henry W. Y. Siu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13:11 (UTC)[回复]

  • 希望可以將討論納入香港專題內,因為分類不止涉及此條目,更涉及眾多條目。另外「建制派、泛民主派及本土派」為一主流媒體分類,「自決派及獨派」為另一分類,眾志小麗及青政本民前兩方都有在Facebook自述。至於「自決派歸入本土派」可用陳云的城邦論引證,而港大學生會著有香港民族論一書,也只是提倡自決的本土派,何來原創研究一說?摩卡·賀昇 2016年9月7日 (三) 13:45 (UTC)[回复]
      • 本人著有「香港本土派政治人物系列」現時已有四個作品,馮敬恩陳浩天游蕙禎陳澤滔,全都是支持獨立人士,我也想寫非獨立的本土派。一時手痕寫了周永勤,也可以促進大家思考的。周永勤對討論港獨持開放態度,極力反對地產霸權,更會參與左翼遊行,又被迫退出競選,但他卻是新自由主義的自由黨黨員,是親中共的建制派。有些時候他可能在光譜走得很遠,但他卻留在某個陣營內。在美國政治會更明顯,兩大黨會變成都代表由最左到最右,再由最右到最左。政治陣營分類,不是他立場類近什麼陣營,而是他在那裡掛上名號。掛上名號的事情還是參考二手資料為主。摩卡·賀昇 2016年9月7日 (三) 14:06 (UTC)[回复]

(!)意見

  • 泛民主派」的名稱來源當然是因為這些團體都支持民主改革與民主制度,尤其是相對於附和扈從獨裁政權者。這名稱於雨傘革命前後已不再能含括絕大多數支持民主改革與制度的香港人民及團體是因為組織內外開始反省其原始路線之正確性及有效性,但選擇內部改造(如2012年的毛孟靜范國威等)、出走(碎片化)、或不加入而另闢途徑(學民思潮學苑雨傘革命等團體)者依然支持民主改革與民主制度,或者說他們更強烈支持能反映並解決港中矛盾衝突、壓倒虛空缺地氣之中國民族主義的民主改革與制度。所以將「本土」、「自決」等詞與「民主」完全劃分開來,在邏輯上或有些矛盾且誤導。所以,我建議可至少從這次香港選舉開始用「傳統泛民」或「傳統民主派」來指稱雨傘革命前成立的民主派政黨,以免被誤解並強調其較老式保守思維,也有許多來源支持。
非建制派 > 泛民主派 > 傳統泛民(傳統民主派)。而雨傘革命前的傳統泛民又分為溫和泛民(溫和民主派)與激進泛民(激進民主派)。
  • 學理來說,
本土強調在地優先、香港優先,關心在地優於外在或外來者。
自治是指包括人事、財經、法制、警政、教育、選舉、交通、文化、環境、衛生、移民等具香港內政性質者應歸香港人民自管自理。
獨立就享有完整主權,強調的是方向與結果,支持一切能達成香港獨立的方式。
自決強調的是過程在民,尊重一切僅由合格合法香港在地公民一人一票真普選公民投票做出的民主選擇,可能自願被捅、或主張自治、當然也包括支持回歸英國或完全獨立。
所以本土派或未必100%主張自決/自治/獨立,但主張自決/自治/獨立即均屬落實本土理念。本土 ≧ 自決 + 自治 + 獨立。
以上這些概念雖不等同,但有相關或重疊。
  • 然而,香港實情或未必與學理相對應,譬如有人可能支持自決卻又不便反對讓外來人口享有香港福利(但自決理應亦包括香港人民有權否決外來人口享有香港福利)。而且,在香港現時缺乏言論與參政自由的情況下,只好改用「你懂的」文字方式處理。所以我覺得以「本土自決派」泛稱主張本土and/or自決/自治/獨立者尚稱合理。
  • 民主派、本土派 、自決派、自治派、獨立派、勇武派等都支持香港核心價值,彼此並不全然互斥,但取徑有所不同。雖未必能找出最理想的分類,但雨傘革命後或自本次選舉後,在建制派/親中派外,可分為「傳統泛民傳統民主派)」與「本土自決派」兩大派,這兩者均屬香港民主陣營(雖然有人認為其中混有「左膠」)。香港政黨/政團的大分類不宜碎片化,但可在主張部分另外細分,畢竟有些著重主權政體層次,有些著重日常事務層次。至於哪個政黨/政團該歸哪一派,香港維友應該更清楚。
-- WildCursive留言2016年9月7日 (三) 17:57 (UTC)[回复]
  • (!)意見針對上方其中一位維基人(未有留下簽名)的說法:「香港政黨/政團的大分類不宜碎片化。」本人認為維基百科是讓讀者能清晰理解事實的百科全書,現在事實和充分理據證明「民主自決派」和右翼「本土派」以及「泛民主派」各派別的共通點和特徵均存極大差異下,維基百科就理應分開說明之。維基百科並非自行組合所謂「政治大分類」的平台,而是基於客觀事實和理據闡述名詞定義的網站。而據閣下所說「該歸哪一派」,並非由維基人主觀意識下決定。現時縱然三派組成新陣營,該陣營亦會產生新條目說明之,也正如「本土派」下也存有各政黨的條目說明之一樣,而非據主觀理念改動百科全書條目的定義。-- 2016年10月2日 (日) 00:48 (UTC)[回复]

民主自決派本來就是泛民

  • 我認為自決派與本土派不應混為一談。自決派有些政綱與本土派有出入,反而與泛民主派更接近(香港眾志支持平反六四、劉小麗支持無審查全民退休保障),可見將自決派放在本土派並不合適。--Billytanghh 勿通互煮 2016年9月8日 (四) 03:06 (UTC)[回复]
  • 朱凱迪和劉小麗都不是把港獨自決作爲主打項目的人。前者關心環保、保育和土地正義議題,後者關注小販權益、性別議題和全民退保。他們一向都不是自決以達成港獨的熱心推動者。在政治光譜上,他們是屬於左翼人士,與以右翼論述的青年新政和熱血公民南轅北轍,根本不是同路人。他們提出的自決,內涵不明。我懷疑,他們理解的自決和其他幾位都有不同,其潛台詞不是要港獨。拋開兩人的獨立身份,依據他們的社運背景,我認為這兩位的立場和泛民頗為相似,劉小麗思想上類似關注弱勢群體的工黨;朱凱迪提出的「民主自決」,主張人民有權決定新界發展模式,其理念大概和社區自治類似。兩人的行為模式上可能類似激進民主派。他們在對待中央的態度上與傳統泛民的差別,可能只是缺乏議員經驗的原因所致。眾志除了年紀之外,就和傳統泛民分別不大。在媒體上不斷呼籲支持眾志的名人,原先都是泛民的擁護者。眾志現在打出的自決口號,儘管在形式上保留了港獨的選項,但結合其他言行(比如很多人都認爲黃之鋒是大中華膠),實際支持的是類似公民黨主張的「内部自決」,而不是港獨。所以,朱凱迪、劉小麗和羅冠聰歸為「民主自決派」,而和熱普城及青年新政的「港獨自決派」相區分。「民主自決派」,更應該把他們放在泛民的集團之中。[1]Marxistfounder留言2016年9月19日 (一) 10:13 (UTC)[回复]
  • (!)意見:首先,對此議題,本人認為「自決派」應獨自成立新條目,並分別在「本土派」及「泛民主派」兩項條目均加入說明「自決派」會被香港其中一部分人歸入該派別的爭議部分。理據如下:

是次主要爭議點在於「民主自決派」應處於「本土派」還是「泛民主派」條目,此爭議點亦源自社會中右翼「本土派」對左翼「民主自決派」未有大力推動本土運動的批評。然而,個人認為樓上諸位忽略了「民主自決派」本身其實可以、也理應獨立成新條目,因其符合了以下條件: 1. 「民主自決派」的定位存在諸多爭議(正如是次討論); 2. 其一向強調「自決」(香港人自我決定)、「自主」(自主權,即一個理性個體有能力作出成熟的、不被脅迫的決定),只主張香港人有決定香港治權走向的權利(其未有指自身對香港治權去向的立場),而非右翼「本土派」所強調的「制憲」、「自治」、「主權獨立」、「治權轉至英、台」等清晰立場。 3. 承上,縱使「民主自決派」中,其中一部分人士(如朱凱廸)同為本土社會運動領袖,但基於整個「民主自決派」各黨的共通點僅為主張香港人有決定香港治權走向的權利,與右翼「本土派」相距甚遠,此派別應與右翼「本土派」分開。 4. 雖然其主張與右翼「本土派」存在差別,但是其同樣未有符合傳統「泛民主派」共通點:高舉「大中華主義」,因此其也不應直接歸入「泛民主派」條目。

綜合以上理據,「民主自決派」其實有其獨立的特徵,與右翼「本土派」和「泛民主派」均存在分別,本人(&)建議將「自決派」(►)重定向至新條目,並在「本土派」和「泛民主派」條目分別加入述說自決派被部分人歸入該派的爭議部分。

-- 2016年10月2日 (日) 00:23 (UTC)[回复]

若果「民主自決派」不能歸納為「本土派」,那麼「自治派」也不應歸納為「本土派」,因為「民主自決派」和「自治派」皆較為親泛民。UU留言2016年10月6日 (四) 12:00 (UTC)[回复]

「非建制派」一詞有欠中立

我建議用較中立的名稱去稱呼本土自決派、泛民主派和中間派,或其縮寫:本土自決和泛民,以示公正。Keith留言2016年9月17日 (六) 12:31 (UTC)[回复]

  • 請勿把「中間派」與「泛民主派」、「本土派」相提並論。根本「泛民主派」和「本土派」可以合稱「自決民主」或「自由民主」,簡稱「自民」,以與「保皇」相對。「自決」、「自由」與「保守」相對,而「民主」與「皇權」相對。UU留言2016年9月17日 (六) 15:46 (UTC)[回复]

本土自決派

本土自決派是用作概括本土派及自決派當選議員的稱呼,香港眾志、小麗民主教室和土地正義聯盟在很多香港政治相關條目里都被算作本土自決派,現時有大量編輯者多次就個人對本土派和自決派定義的觀點修改條目內容。在此情況下,「本土和自決派」的存在可有助化解此類爭端,所以左翼「自決派」、右翼「本土派」皆能歸類為「本土和自決派」。--123.203.100.51留言2016年10月26日 (三) 14:58 (UTC)[回复]

  1. ^ 立會板塊分析:西環化成趨勢 本土派被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