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管仲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哲学专题 (获评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哲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哲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传记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加“政治家”--Elb 00:00 2005年11月24日 (UTC)

暫时将部分关于女閭的内容转移到讨论页

因部分内容叙述语气与百科全书不尽相符,且参考来源标注不清,故暫时将部分关于女閭的内容转移到讨论页。--Mountain (留言) 2008年3月1日 (六) 18:53 (UTC)[回复]

 據現代學者研究,管仲實行“女閭”制,其目的有四:
 
 第一,為國家增加收入,置女市收男子錢入官,即后世所謂“花粉稅”、“花粉捐”。
 所以清朝的褚學稼說︰“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花粉錢之始也。” 
 
 第二,緩和社會矛盾,即一方面不要使許多男子有無處發洩性欲的苦惱,另一方面使大量女奴隸得以適當安置。
 如《韓非子·外儲》說︰“桓公見民行年七十而無妻,以告管仲。對曰︰‘臣聞上有積財,則民必匱乏;宮中有怨艾,
 則民有老而無妻者。’桓公曰︰‘善。’令于宮中女子未嘗御者出嫁之,乃令男子年二十而室,女子年十五而嫁。”
 這一來,使社會上有些男子無妻的矛盾緩和了。同時,當時桓公稱霸,在征戰中俘獲他國女子很多,
 國內還有些罪犯女奴隸,把她們安置在妓女中,可進一步解決社會上一部分人的需要。
 
 第三,吸引游士。當時各國諸侯爭雄,齊國要稱霸,必須網羅人才,用游談之士,管子相齊,已開布衣卿相之局,
 可是這些游士大都是生活放蕩不羈的人,喜愛婦人與醇酒,于是開設妓院就成了吸引他們的一種手段。
 燕太子丹也有類似的做法,他為了招攬人才,吸引游士,挑了一批美女安置在旅館中,每有賓客經過,
 就派這些美女招待、侍宿。 
 
 第四,供齊桓公娛樂。齊桓公好色,宮中的妻外家玩膩了,還要出來尋求刺激。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說︰“桓公之伯也,內事屬鮑叔,外事屬管仲,被發而御婦人,日游于市”,就說明了齊桓公好冶游。
 管仲創設妓院也有投齊桓公所好的成分。 
 
 管仲創設妓院以後,各國紛紛仿效。對有些國家來說,還利用妓女來制服強國,亡其宗社,
 妓女的力量真比十萬雄兵還大。后世的所謂“美人計”、“色情間諜”,可能源出于此。 
 
 管仲設立市妓和妓院,對后世中國公共制度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他的影響下,春秋各國紛紛效仿,完全可以想像,
 當時的妓院肯定不像日后那樣畏首畏尾,而是在管仲丞相的翼庇之下,光明正大地經營。
 后世的封建統治者也從此讓娼妓制度獲得合法地位。

維護了華夏文化?

孔子的原文沒有說明管仲維護了華夏文化,有關的觀點是原創研究吧。--Kittyhawk2(談♥) 2010年4月27日 (二) 13:50 (UTC)[回复]

  • 剛剛在修改中看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個字面是服式,引伸是指管仲為人無禮。這一句要再引伸遠一點,也沒有文化研究之意味。把孔子的說法變成文化研究的根據,拉得去遠了。--Kittyhawk2(談♥) 2010年4月27日 (二) 14:06 (UTC)[回复]
被发左衽你以为是服式、无礼?懂不懂“华夏”就是服章和礼仪的意思?”, 《尚书》:“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被发左衽”,与传统的服章、礼仪完全相背,叫什么华夏?

http://hanyu.iciba.com/wiki/index.php?doc-view-219055

“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含落后、不开化意。”

稍微懂一点国学常识再来编辑。—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5月10日 (一) 03:10 (UTC)[回复]

那麼,《春秋左传正义》中的「華夏」,與當今理解的「華夏文化」(不只時代的差別,而是多了「文化」兩字,差別也很大)完全是兩回事吧。另外,你說話的態度也娼狂了。--Kittyhawk2(談♥) 2011年6月11日 (六) 06:34 (UTC)[回复]

疑问:生者方针和齐国下卿

1、为何管仲的条目有生者方针的要求?他又不是在世人物。

2、管仲为下卿的史料出处虽然对,但是显然是断章取义了。左氏春秋写得是春秋时代,“王”必然是周王,且此时实际是周襄王时叔带叛乱,齐国支持襄王,于是周襄王以功欲以上卿礼褒奖而管仲辞之,改以下卿——管仲受的是周的下卿,不是齐的下卿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