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調交響曲 (比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大調交響曲
比才作品
创作1855年,​169年前​(1855
樂章4

C大調交響曲乔治·比才的早期創作,該作品「顯示一名17歲學生在旋律、主題和配器等面向的傑出才能」。[1]比才在1855年10月29日,也就是17歲生日後四天開始寫作這首交響曲,整個寫作進程則大約費時一個月。[2]當時比才仍是巴黎音樂院的學生,向夏尔·古诺學習作曲,這首C大調交響曲明顯是課程需要的習作作品。作品完成後沒有演奏或者發表的計畫,在比才生前也從未演出,僅有部分素材被使用在他處。[3]比才的書信往來內容中,沒有提及C大調交響曲,他的傳記作者對此也不知情。比才過世後,吉納維芙·阿萊維英语Geneviève Halévy將這首交響曲(連同其他許多作品手稿)交給雷纳尔多·哈恩,後者再將這些稿件轉交給巴黎音樂院的圖書館保存。1933年,讓·尚塔瓦納英语Jean Chantavoine發現了這些手稿,傳記作者D·C·帕克(Douglas Charles Parker)經手後,引起了指揮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的注意。[4][5]1935年2月26日,魏因加特納在瑞士巴塞尔指揮了這首作品的正式首演。[6]

作品的演後反應甚佳,許多人以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序曲比擬之,二位作曲家在各自相近的年齡完成了自己的傑作。C大調交響曲旋即成為各管弦樂團的常備曲目之一。[7]1937年伦敦爱乐乐团錄製了全曲錄音(瓦爾特·戈爾英语Walter Goehr指揮)。[8]

背景

古諾的影響

咸認此交響曲是比才學生階段的習作作品,當時他受到古諾的影響甚深,後者在五〇年代的作品,包括《莎孚》(Sapho,1851年)、《尤利西斯》(Ulysses,1852年),以及D大調第1號交響曲(1855年)等,於比才都是顯著的啟示。[1][9][10]1855年,在古諾的指導下,比才完成了三首作品,分別是歌劇《醫生之家》(La maison du docteur)、一首序曲、一首交響曲(即是此曲)。[1]古諾的D大調交響曲則是在一年前開始創作,1854年年末完成,受到當時聽眾的歡迎。[11]隔年古諾的交響曲在巴黎演出了8次之多。[11]比才為古諾交響曲編寫了雙鋼琴的改編版本,而改編的工作則顯然對筆才自己的交響曲有了潛移默化的影響。[1][12]部分人認為,正是因為體認到作品間的相似程度,使比才決定不發表自己的交響曲。[4][13]

霍華德·沙內特(Howard Shanet)認為,比才「沿用了古諾交響曲中所有顯著的特色」。[14]這些相似度極高的段落,顯示比才是有意識地對古諾致敬。改編古諾交響曲的過程中,比才也可以對古諾的配器法細節多加研究,這點加深了兩者作品的連結,也促進了比才作品的清晰程度。對此,比才也歸功於古諾。[15]

上述的特點與精神,在比才交響曲的四個樂章都能得見。不過特別是在中間(第二、第三)樂章當中,不論是曲式、節奏和旋律線,都有更為明顯的相似之處。[16]

臆測

由於比才本人幾乎從未提起這首交響曲,各種猜測於是油然而生。1938年的一份出版商資料顯示,

Choudens擁有比才這首小交響曲的所有權,卻從未發表,原因是比才本人的反對。[...]

沙內特則反對上述意見,他認為比才僅是因為與古諾作品間的近似,使他對自己的交響曲有所保留。

古諾的成功,或許化為了比才在寫作上的靈感,但也促使他決定隱藏自己的作品。當時古諾仍是法國最出名的作曲家,比才借用了前者的樂思(也是情理之內)。

值得一說的是,交響曲在當時(19世紀)的法國並不是流行的樂種,他們更重視大編制的劇場或歌劇創作。古諾便曾表示,作曲家要想出名,「只有寫作歌劇一途」。[17]這個風氣也被帶入巴黎音樂院當中,音樂院的學生多認為交響曲僅是練習用途,是奪獎(例如羅馬大獎)的過程,卻不是最重要的一種。[18]朱利安·蒂爾索英语Julien Tiersot在1903年的紀錄:

交響曲在19世紀的法國樂界被視為學術習作,是「通往羅馬的一站」。將交響曲寫好,是年輕作曲家爭取認同的必經過程,不過評委們對於交響曲的價值並不真正認同。[...]

相對而言,组曲(交響組曲)似乎更受到法國作曲家的關注,比才的《羅馬交響曲英语Roma Symphony (Bizet)》便是一例。[19]《羅馬交響曲》是比才多年累積而成的創作,直到他1875年過世為止,都在持續修改。這首交響曲相較C大調交響曲更有份量,不過卻沒有得到太多肯定。[1]

重見天日

一般認為D·C·帕克是將這首C大調交響曲發掘,重新使大眾注意的主要人物,實際上音樂學學者讓·尚塔瓦納在1933年期刊《吟遊詩人》(Le Ménestrel)文章,公布了自己的發現。帕克進而將此曲引導至指揮費利克斯·魏因加特納處,後者於1935年指揮演出(瑞士,巴塞爾),受到好評。同年,環球將作品付梓。[5]

出版後,C大調交響曲開始被廣泛演出。音樂學學者John W. Klein參加了倫敦方面的首演,認為這首作品「迷人」且「優美」,他的評論被廣泛接受認可。[7]許多學者也認可這首交響曲的優點,其足以與年輕的海頓莫扎特、孟德爾頌、舒曼羅西尼貝多芬比擬。

1937年11月26日,倫敦愛樂樂團在瓦爾特·戈爾指揮下錄製了此曲。[8]

分析

本曲使用雙管配器,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可簡記為2 2 2 2—4 2 0 0—tmp—str。[20]形式為四樂章體,其中第一、第四樂章採奏鳴曲式。

  1. 生動的快板(Allegro vivo)
  2. 慢板(Adagio)
  3. 詼諧曲,活潑的快板(Scherzo. Allegro vivace)
  4. 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

第一樂章

比才在第一樂章的開首(全體齊奏和弦)和結束句的手法與古諾類似,更有直接引用古諾素材的情節(e.g. 第86小節、141小節起,見圖)。

第二樂章

這個樂章與古諾D大調交響曲的第二樂章相當相似,二首作品在發展部都有一段小賦格,手法也各自近似,包括輕聲(sotto voce)和斷奏等,句法(句長)也接近。此外,第一主題各自在再現部由弦樂演奏,使人回想起賦格和發展段。

第三樂章

在速度、曲趣上和古諾相差不少,不過比才仍然在自己的第三樂章中段引用了古諾的素材。使用了相似的配器,例如以木管樂器為主體,弦樂則是和聲等。

第四樂章

比才在結束的樂句仿效古諾的手法,在音樂建築的角度來說,結構感與古諾相當近似。

最後,比才和古諾二人使用的樂隊也幾乎相同:規模小,不使用短笛、豎琴和長號等樂器。[21]

在上述的特點以外,一般仍然認為比才一方有較高的評價,在和聲語言和旋律上尤有獨到之處。比才的作品見光之後,古諾的交響曲便乏人問津,漸漸從音樂會現場和錄音選擇中淡出。[22]

衍生作品

參考資料

參照
  1. ^ 1.0 1.1 1.2 1.3 1.4 Macdonald 2009. 需註冊
  2. ^ "The manuscript of Bizet's symphony is marked: "begun October 29, 1855; finished November [number illegible] 1855." Shanet 1958,第470頁.
  3. ^ Shanet 1958,第461–2頁.
  4. ^ 4.0 4.1 Dean 1975.
  5. ^ 5.0 5.1 Shanet 1958,第461頁.
  6. ^ Parker 1926.
  7. ^ 7.0 7.1 Klein, John W.; Parker, Douglas Charles; Russell, John F., "Bizet's Symphony" (Correspondence), The Musical Times, February 1936, 77 (116): 115, JSTOR 919013, doi:10.2307/919013 
  8. ^ 8.0 8.1 CHARM (Centre for the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Recorded Music). London, Studio No. 1, Abbey Road for HM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Wright 1993,第32–3頁.
  10. ^ Curtiss & Bizet 1950,第405頁.
  11. ^ 11.0 11.1 Huebner, Steven, Gounod, Charles-Françoi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2009-05-15 [2010-04-03] . 需註冊
  12. ^ Wright 1993,第33頁.
  13. ^ Shanet 1958,第473–6頁.
  14. ^ Shanet 1958,第463頁.
  15. ^ Wright 1993,第32頁.
  16. ^ Shanet 1958,第463–70頁.
  17. ^ Shanet 1958,第472頁.
  18. ^ Hart 2006,第239–40頁.
  19. ^ Tiersot 1903,第396頁. "Bizet semble être le premier qui ait écrit en ce genre. L'on a encore exécuté de lui cette année, parmi la serie des symphonies françaises, une oeuvre intitulé Roma. Est-ce bien une symphonie? A considérer le seul style, on en peut déjà douter. Le doute se change en certitude négative lorsqu'on examine de près les éléments de la composition."
  20.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66. ISBN 0-8108-3228-3. 
  21. ^ Shanet 1958,第471頁.
  22. ^ Robert 1981,第184ff.頁.
文獻
  • Curtiss, Mina; Bizet, Georges, Unpublished Letters by Georges Bizet, The Musical Quarter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uly 1950, 36 (3): 375–409, JSTOR 739910, doi:10.1093/mq/XXXVI.3.375 
  • Dean, Winton, Bizet's Self-borrowings, Music & Letters, 1960, 41 (3): 231–244, doi:10.1093/ml/41.3.238 
  • Dean, Winton, Bizet, Master musicians series 3rd, London: Dent, 1975, ISBN 978-0-460-03163-9 
  • Flynn, Timothy, Jennifer C. Post , 编, Charles François Gounod: a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guide, Routledge music bibliographi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ISBN 978-0-415-97351-9 
  • Hart, Brian, Vincent D'Ind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nch Symphony, Music & Lett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87 (2): 237–261, ISSN 1477-4631, doi:10.1093/ml/gci231 
  • Macdonald, Hugh, Bizet, George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2009-05-15 [2010-04-03] . 需註冊
  • Parker, Douglas Charles, Bizet: His Life and Work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1926, ISBN 978-0-7812-9050-0 
  • Robert, Frédéric, Georges Bizet: l'homme et son oeuvre : liste complète des oeuvres, discographie, Collection Ressources 127, Geneva: Slatkine: 100–101 & "Discography" (184ff), 1981, ISBN 978-2-05-000195-4 (法语) 
  • Shanet, Howard, Bizet's Suppressed Symphony, The Musical Quarterly, 1958, 44 (4): 461–476, doi:10.1093/mq/XLIV.4.461 
  • Tiersot, Julien, La Symphonie en France, Zeitschrift der Internationalen Musik-Gesellschaft, 1903, 3 (10): 391–402 [2010-04-04] (法语) 
  • Wright, Lesley A., Gounod and Bizet: A study in musical paternity, Journal of Musicological Research, 1993, 13 (1): 31–48, doi:10.1080/01411899308574683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