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尊敬的丹斯里
罗思仁
 沙巴第二任首席部长
任期
1965年—1967年
君主沙巴州元首邦基兰阿末拉菲
前任莫哈末·法·史蒂芬
继任慕斯达法·哈仑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
山打根
任期
1959年9月11日 (1959-09-11)—1974年7月31日 (1974-07-31)
继任林培河国阵
多数票2,643(1969)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
加雅
任期
1974年11月4日 (1974-11-04)—1978年6月12日 (1978-06-12)
个人资料
性别男性
别名Peter Lo Su Yin(身份证名字)
出生(1923-05-19)1923年5月19日
英属北婆罗洲山打根
逝世2020年1月1日(2020歲—01—01)(96歲)
馬來西亞沙巴亞庇KPJ沙巴专科医院
墓地馬來西亞沙巴山打根
籍贯客家人
国籍 马来西亚
政党 國陣
沙华公会(1962-1976)
儿女4
职业政治人物
宗教信仰基督

丹斯里罗思仁(1923年5月9日—2020年1月1日),马来西亚政治人物,為马来西亚沙巴州第一位华裔首席部长(1964–1967)。1961年,他创立沙巴联合党,并当选为笫一任主席。次年,该党与沙巴民主党合并,名为沙巴民族党。1964年,沙巴民族党与北婆罗洲华人公会合并,改称为沙巴华人公会,罗思仁被推选为沙巴华人公会总会长。罗思仁还曾担任过山打根市政局议员兼副主席(1958–1961)、北婆罗洲立法会议议员(1961–1963)及不管部部长(1964)。自马来西亚成立后,罗思仁还担任了15年的国会议员(1963–1978)。[1]

背景

罗思仁在1923年5月19日于北婆罗洲山打根出生,祖籍中國广东河源龙川紫市。年幼时,罗思仁先后到山打根圣玛丽小学及新加坡圣安东尼学院就读。在考获高级剑桥文凭后,罗思仁编赴纽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法律系深造。罗思仁于1956年毕业后,到位于山打根的缎劳尔申与墨敬苏(Donaldson & Burkinshaw,现称为敦升)律师楼工作。隔年,罗思仁在山打根创立律帅楼(Syarikat Guaman Peter Lo & Co),执律师业。[1]

政治生涯

1958年,罗思仁被委任为山打根市政局议员,并当上该局的副主席,任期三年。1961年,罗思仁创立沙巴联合党,并当选为第一任主席。同年,他还担任北婆罗洲立法会议议员。适逢马来亚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推行“大马来西亚计划”,希望马来亚与北婆罗洲砂拉越新加坡汶莱合并,成立为一个国家马来西亚。罗思仁领导的沙巴联合党的成员多为华裔商人和自由职业者,对于“大马计划”的建议,因担心当地华人的权益受到影响而持反对立场。次年,沙巴联合党与沙巴民主党合并,易名为沙巴民族党,由沙巴民主党领袖陈彼得担任主席。两党合并后,罗思仁对于最初反对“大马计划”建议的立场有所改变,并依随沙巴民族党的主张,支持加入马来西亚,但必须以英语为国家语言,反对马来特权,要求与砂拉越、汶莱联合实行自治,只有国防与外交权中马来西亚中央政府掌握。

1962年12月,北婆罗洲迎来第一次选举,选举制度规定先进行地方和市议会选举,然后由选举团从中选议员选出国会议员与州会议员。当时,罗思仁被委任为立法会委员,直到马来西亚成立。之后,他当选为国会议员,出任沙巴州联盟宪法及司法小组委员会执行委员。虽然马来西亚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但“大马计划”的建议因土地权的问题,引起邻国印尼菲律宾不满。当马来西亚正式成立,次日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宣布与马来西亚断交,关系陷入紧张状态,甚至准备开战。1964年,在苏联英国澳洲纽西兰等国及美国国会政策影响下,美国政府派出罗伯特肯尼迪进行调停,并在泰国曼谷进行“三方会谈”,以期促成印度尼西亚停火。9月,由内政部部长依斯迈·阿都拉曼率领的马来西亚代表团前往曼谷进行会谈,罗思仁为该代表团成员之一,但未成功改善马来西亚与印尼及菲律宾之间的关系。

1964年,沙巴民族党与北婆罗洲华人公会合并,改称为沙巴华人公会,罗思仁则被推选为沙巴华人公会总会长。同年9月,罗思仁被调派到吉隆坡担任不管部部长。12月,沙巴州首席部长法史蒂芬及沙巴州州元首慕斯达法关系闹僵。最终,由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裁决,在沙巴州议会进行选举前,慕斯达法仍旧担任州元首一职,法史蒂芬则到吉隆坡担任沙巴事务的联邦部长,沙巴州首席部长一职则由罗思仁取代。1965年,罗思仁以沙巴州首席部长身份主待东南亚通信电缆计划(South East Asia Communication Cable, SEACOM)。此计划为提升沙巴的通讯设备,使沙巴与马来半岛的人民得以联系。当时,罗思仁身兼国会议员,1965年11月的国会,他曾批评中央政府征收营业税和保护税,有如一双锋利的剪刀,将沙巴这只绵羊剪至全裸,其言论深获商人与民众的赞许。

1967年,沙巴举行州选举,当时罗思仁为沙巴华人公会争取到六个席位。但在选举的过程中,罗思仁所领导的沙巴华人公会面对一群独立人士的对抗,而关昭明则是五名独立人士的主要财务资助人。这主要是罗思仁在早前曾与关昭明发生争执,后来没有提名他为上议员,而将此职位给了沙巴华人公会的代表。这些独立人士利用关昭明控制的报纸《婆罗洲时报》对沙巴华人公会进行攻击,当中还批评沙巴华人公会的领袖丧失了作为华人社会代言人的权利。同时,独立人士还以宪法保障条约《二十点协议》打击罗思仁。当时,还列出三点说明罗思仁未兑现之前许下的诺言,此即罗思仁曾向公众保证在终其政治生涯前,他都要以捍卫《二十点协议》为本。这三点为:一、利用政府资金修建回教堂,而国外基督教传教士却很难获得入境证,这与《二十点协议》中伊斯兰教不是沙巴官方宗教有异;二、税收并未像规定的那样逐步增加,而是迅速增加;三、《二十点协议》规定在独立后沙巴的教育体制在十年内应保持不变,但教育体制已经出现不少变化。同时,《婆罗洲时报》还公布罗思仁与彭德聪控制木业公司的股份,而且还详细报导了罗思仁在担任首席部长后,与邱锡洲的木材采伐契约不断增加。最终,罗思仁在伊罗普拉州议席中以1,496张多数票败给独立人士叶伯良,因而卸下沙巴州首席部长一职。

虽然罗思仁在沙巴州选举败选,但并未影响其政途。他在国会选举中还是获胜,并继续担任国会议员。至于在国会中所讨论过的课题,包括马来西亚与俄罗斯在经济与技术合作协议、修订《劳工会条例》、马来西亚与中国外交关系、股票行条例草案等等。1978年,罗思仁退出政坛,故有较多时间参与会馆活动。期间,罗思仁还曾任过沙巴州客属公会山打根分会理事长。[2]

逝世

2020年1月1日晚,罗思仁在亚庇的KPJ沙巴专科医院逝世,享寿96岁。[3]逝世后,罗思仁的灵堂设于福禄寿殡仪馆以供民众瞻仰。罗思仁共遗留下4名子女,安息弥撒于1月6日早上在天主教圣心堂举行。[4]

封衔

1983年9月,罗思仁获沙巴州元首封赐太平局绅勋衔。

2007年5月12日,罗思仁获国家元首封赐团结勋章。[1]

  •  马来西亚 :
    • 效忠领袖勋章(PSM)- 丹斯里 (1996)[5]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Malaysia: Who’s Who Constitution Government & Politics, Edition 2011, Page 1129, Kusuya Management Sdn Bhd, Kuala Lumpur 2011, ISBN 978-983-9624-07-6
  2. ^ 何启良主编, 阮消作. 罗思仁. 马来西亚华人人物志 第三卷. : 970–973. 
  3. ^ Ex-Sabah CM Peter Lo passes away. Daily Express. 2 January 2020 [2 Jan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4. ^ 沙巴首名华裔首长·罗思仁逝世享寿96岁. 星洲网. 2020-01-202 [202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5. ^ Semakan Penerima Darjah Kebesaran, Bintang dan Pingat.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