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號弦樂四重奏 (舒伯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14號弦樂四重奏
舒伯特作品
手稿攝像,藏於紐約摩根圖書館
其他名称《死與少女》
調性D小調
创作1824年3月
樂章4
配器弦樂四重奏
首演
日期1833年3月12日
位置柏林

D小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德語:Der Tod und das Mädchen),目錄第810號,是弗朗茨·舒伯特的室內樂晚期重點作品之一。[1]起草於1824年,當時舒伯特大病初癒,死亡的陰影攫獲了他,作曲家回望自己1817年的同名歌曲《死與少女》(目錄第531號),並將其中的元素使用在四重奏的第二樂章當中。

背景

舒伯特在1823年的大半時間裡,都在與自身的病症抗爭。一些學者認為,第三期梅毒的症狀,使他必須在5月時住院療養。[2]此外舒伯特的經濟拮据,與迪亞貝利的出版合約沒有為他帶來收入,歌劇《費拉布拉斯英语Fierrabras (opera)》是一場失敗,對此他自述:[3]

試想你的健康不再好轉,凡事都往壞處發展⋯⋯對美的事物提不起勁,不斷自問,是否還有比我更不快樂的人。
1825年的舒伯特,威廉·奧古斯都·里德英语Wilhelm August Rieder

令人震驚的是,即使身處這樣的生活景況,舒伯特仍然筆耕不綴。《美丽的磨坊女》曲集(目錄第795號)、F大調八重奏(目錄第803號)等都出自這個時期,持續為維也納的沙龍音樂圈貫注活水。[4]

1824年3月,《死與少女》四重奏完成。[5]承前所述,舒伯特使用了歌曲《死與少女》的元素,包括原曲的節奏型(以鋼琴奏出,典型的送葬進行曲節奏),以及死神向少女道出的最後幾句歌詞(在我懷裡,安穩地睡吧。)等,都顯示出此刻的舒伯特深深被死亡所觸動。

首演

《死與少女》四重奏並沒有在舒伯特生前公開地被演奏。1826年1月,舒伯特曾親自參與作品的演出(他演奏中提琴)。[6]2月1日,在約瑟夫·巴爾特(Joseph Barth)家中也做了演出,但這些都是非正式的演出紀錄。

伊格納茲·舒龐吉英语Ignaz Schuppanzigh為首的四重奏,曾在作曲家弗朗茨·拉克納英语Franz Lachner家中演奏此曲。舒龐吉是當代領銜的小提琴家,本身也首演了貝多芬和舒伯特的四重奏作品,他對於《死與少女》則沒有好評。

出版

1831年,在舒伯特逝世三年後,《死與少女》才由迪亞貝利出版。[7][註 1]

分析

《死與少女》,汉斯·巴尔东·格里恩繪,1517年

舒伯特多數的弦樂四重奏作品,都是少年時期所作。這些早期四重奏作品所採的筆法,更為接近海頓時期的習慣,即以第一小提琴負責大部分的旋律。這點在C小調四重奏(1820年,目錄第703號)、《蘿莎蒙德》四重奏英语String Quartet No. 13 (Schubert)(1824年,目錄第804號)等晚期的創作中有所改觀,聲部之間的配比被調整為相近,互動因此精采許多,這個特性也延伸至此曲。另外,《死與少女》四重奏在音樂主題上的凝聚性,如何以一個樂念貫徹全曲四個樂章,則顯然是受到貝多芬的影響。華爾特·W·科貝特(Walter W. Cobbett)則是認為,舒伯特晚期作品的價值,在於其藝術性。「不再只是為了習作或委託而寫作,這些作品也不是以取悅友人為目的,而是其內心世界的寫照。」[8]

除了明顯與死亡議題連結的第二樂章之外,《死與少女》第一樂章懾人的四聲部齊奏,調性(D小調)的選擇,邁向失控的第四樂章塔朗泰拉等,都是致使作品膾炙人口的特點。




約克賽德四重奏團(Yorkside Quartet)演奏,2008年於耶魯大學

播放这些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體幫助

《死與少女》是傳統的四樂章體:

  1. 快板(Allegro)
  2. 流動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3. 詼諧曲,甚快板(Allegro molto)
  4. 急板(Presto)

第一樂章

在14個小節長的強力序奏中,使用鮮明的三連音節奏型,確立了整個樂章的主調。次要主題轉往F大調,抒情且柔和許多。尾奏段是令人不安的平靜,之後序奏的元素以更加猛烈的姿態再返,卻在終點前嘎然而止。樂章最後逐漸緩慢的節奏,可說是再明顯不過的譬喻。

第二樂章

主題與變奏形式,主題段使用歌曲《死與少女》的鋼琴節奏型,長-短-短的節奏與其寓意已有前例(貝多芬第7號交響曲)。第一變奏段與第二變奏段分由第一小提琴、大提琴擔任旋律,第三變奏段為全體齊奏,第四變奏段轉為G大調,藉以製造第五變奏段的對比性。主題在樂章的最後再返,在平靜當中結束。

第三樂章

由舒伯特的記譜,可以知道這是一闕典型的貝多芬式詼諧曲,不宜以過慢的速度演出。如同前篇,第三樂章的中段亦轉往大調,句構儼然有蘭德勒(Ländler)歌曲之風。

第四樂章


拍子的塔朗泰拉舞曲,採迴旋奏鳴曲式。科貝特稱此一樂章「死亡之舞」。[9]

錄音推薦

改編

《死與少女》四重奏受到當代音樂家和演奏家的推崇,改編應運而生:

衍生作品

軼事

  • 《死與少女》四重奏在探險家弗里乔夫·南森的葬禮上被演奏,取代了相關人士的致詞。

註釋

  1. ^ 亦有來源顯示,出版者為車爾尼(J. Czerny)。
  2. ^ 雖馬勒僅完成第二樂章的改編工作,一般仍以「馬勒版」稱呼之。其他樂章的改編工作則由大衛·馬修斯(David Matthews)及唐納·米契爾(Donald Mitchell)在1984年續寫完成,同年5月6日在卡內基廳首次完整演出。此版樂譜由懷恩貝格(Weinberger)於1984年出版。

參考資料

參照
  1. ^ Rothwell, Jessie. String Quartet No. 14 Death and the Maiden.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Association. [2017-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3). 
  2. ^ Brown 1982,第38頁.
  3. ^ Einstein 1947,第88頁.
  4. ^ Brown 1982,第106–158頁.
  5. ^ Brown 1982,第41頁.
  6. ^ Berger 2001,第183頁.
  7. ^ Brown 1982,第72頁.
  8. ^ Cobbett 1929,v. II, p. 357.
  9. ^ Cobbett 1929,v. II, p. 359.
  10. ^ 經典·傳承 音樂會樂曲解說.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文獻

延伸閱讀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