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深圳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圳河
深圳河是香港与深圳的界河(图左),中央道路为深圳滨河大道
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羅湖區福田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北區落馬洲河套地區元朗區
流域
水系珠江三角洲
源頭牛尾嶺
 • 位置深圳市羅湖區鹽田區龍崗區交界
河口深圳灣
 • 位置深圳蛇口半島香港元朗平原海域
 • 海拔0
流域面積312.5平方公里(120.7平方英里)
城市深圳 香港
地標羅湖橋落馬洲大橋米埔自然護理區
本貌
長度37公里(23英里)
特徵
左岸支流蓮塘河 梧桐河 平原河
右岸支流沙灣河 布吉河 福田河 新洲河 皇崗河
2005年7月的港深邊界,中間的深圳河分隔開香港和深圳
從深圳羅湖口岸遠眺深圳河,圖左為深圳罗湖区,圖右為香港沙嶺
福田口岸西侧的深圳河,桥梁右侧为香港落马洲支线管制站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附圖中的深圳河,一度成為中英邊境界线

深圳河(英語:Sham Chun RiverShumchun RiverShenzhen River)又稱羅溪明溪滘水,隸屬珠江三角洲水系,發源於梧桐山,流經深圳市區和香港,自東北向西南流入深圳灣,出伶仃洋。其中下游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深圳市之間,是香港與中國內地界河。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前,深圳河河床即屬原英屬香港之管轄範圍[1]香港回歸後中心線以北劃歸深圳市管轄。羅湖橋福田口岸邊境大樓等等均橫跨於深圳河之上。此外,此邊界還有與之相連的沙頭角河以及中英街

深圳河史稱罗溪、明溪、滘水,自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起官方改為「深圳河」作為英國租借香港新界地區99年時期界限之界河,深圳河同時也是香港最長的河流。冷戰時期,曾有大批中國居民經由深圳河逃港,因此也被喻為「中國柏林牆[2][3][來源可靠?]東方柏林牆[來源請求]

地理

深圳河通常是指沙湾河莲塘河汇合处——“三岔河”以下河段,深圳河干流上游一说为沙湾河,发源於牛尾岭(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甘坑以北处),一说为莲塘河,发源于梧桐山南伯公坳(位于罗湖区与盐田区交界附近,與沙頭角河幾乎是同一發源點);由東北向西南流入深圳灣,出伶仃洋,全長37公里,流域面積為312.5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1%,水系分布呈扇形;其中深圳一側占六成,主要包括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横岗镇平湖镇罗湖区,香港一侧占四成,主要是香港的渔农区。主要支流有深圳一側的布吉河福田河皇岗河新洲河[4]香港一側的梧桐河平原河[5][6][7]

气候

深圳河流域屬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雨量豐沛而集中。4至10月份為汛期,其中4至6月份為前汛期,後汛期為7至9月份。主要受災害性颱風及熱帶低壓槽影響,常伴有暴雨和暴風潮,加之城市化面積逐渐增加,使其具有產流快、滙流时間短的特點。風暴潮也會使深圳灣潮位抬高,導致深圳河宣泄不暢,兩岸發生洪水災害。

治理

1980年代开始,深圳特区成立后城市发展,上千座工厂在深圳侧建起,百万人口涌入原本只有30万人口的区域,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自1995年起,深港两地开始着手治理深圳河,2000年后,深圳河历经3期河道治理,泄洪能力提高,深圳再未发生过大的洪涝灾害。 「深圳河治理工程」由香港渠務署深圳市水务局共同承担。基本分為三期,主要目標是改善香港北區每逢雨季的水浸情況,其次是改善水質。第一、二及三期工程分別於1997年、2000年及2006年完成,前三期[註 1]將原有長約18公里的深圳河拉直、擴闊和挖深為13.5公里的新河道,大幅度地提高了從平原河口至后海灣一段深圳河的防洪能力,從而紓緩深圳河兩岸,包括元朗區和北區的水浸問題[8]。因為河道拉直,兩地交換了部份土地,當中包括在皇崗口岸東面原來的曲流落馬洲河套區)劃入香港境內[9]

為配合莲塘口岸香園圍管制站發展,香港政府已开始规划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工程將會改善深圳河上游及蓮塘/香園圍口岸一帶的排洪能力使其能滿足新口岸的防洪標準,另外,河道治理工程需要遷移現有相關聯的邊界路及邊界保安設施。[10]香港政府已經撥款約4億港元於2012年3月展開前期工程,重置4.3公里邊境巡邏路,以配合往後的河道改善計劃;工程預計於2017年完成,屆時河段的防洪能力將會提升至可以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第4期工程治理約4.5公里長的相關河段,採用生態河道的設計概念,以修復和保護現有生態環境作為主要考慮,盡量保留天然河床和河道的自然走向,並且於河岸進行綠化,從而提高深圳河的生態價值[11]

2013年8月3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發展局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協議書,委託深圳市治理深圳河辦公室管理和監督治理深圳河第4期工程的首份河道工程合約。第四期餘下的工程合約預計於同年年底批出。

注释

  1. ^ 第一期,拉直落馬洲河曲及料壆河曲;第二期,將料壆河曲至河口的餘下段落擴闊和挖深;第三期,將料壆河曲上游至平原河匯流處的段落擴闊和挖深。

参考资料

  1. ^ 李鴻章; 許應騤; 竇納樂. 链接至维基文库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维基文库. 順天府: 大清國; 大英國. 1898-06-09 (中文). 
  2. ^ 任仲夷力挽“中國柏林墻”不倒/余以為. 博訊新聞網. 2009-11-22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中文). 
  3. ^ 20190619_深圳經濟特區是被大逃港逼出來的?中國柏林牆的故事,逃港的大陸人和無路可逃的香港人. 江峰時刻. [201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4. ^ 今年1至5月深圳河水质达1982年来最好水平. 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2020-06-16 [2023-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5). 
  5. ^ 深圳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办公室. 第一章 绪论 1.1 深圳河湾的历史. 深圳河湾水系 水质改善策略研究 (PDF).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年3月: 12 [2023-08-15]. ISBN 978-7-03-01863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15). 
  6. ^ 深圳河治理工程. 香港渠務署. 2014-07-23 [2015-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中文(繁體)). 
  7. ^ 丁时照. 深圳河:弯弯南流向大海. 深圳商报. 2008-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24日) (中文(简体)). 
  8. ^ 深圳河治理完工130萬人免水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汇报. 2007-04-25(繁體中文)
  9. ^ 治理深圳河第三期工程 - 環境影響評估. 香港环境保护署. [202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5). 
  10. ^ 渠務署 治理深圳河第IV期工程 工程項目簡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渠務署(繁體中文)
  11. ^ 深圳河四期工程預計2017年完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星島日報》 201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