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植村吉明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植村吉明
植村 吉明(うえむら よしあき)
植村吉明
出生(1912-01-28)1912年1月28日
 大日本帝国兵庫縣
逝世1973年5月20日(1973歲—05—20)(61歲)
国籍 日本
母校京都大學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原子物理學
机构臺北帝國大學京都大學
论文17MeV,6.1MeVγ線の二,三物質による吸収係数の測定(1949)
博士導師荒勝文策

植村吉明(日语:植村 吉明うえむら よしあき Uemura Yoshiaki ?,1912年1月28日—1973年5月20日),日本兵庫縣人,為原子物理學家。他在日治臺灣接受中學教育,並在戰後成為京都大學理學部物理學博士。植村吉明曾任職於臺北帝國大學以及京都大學,並曾在臺灣參與臺北帝國大學物理學講座荒勝文策教授團隊於1934年完成的東亞首次原子核擊破實驗。植村吉明也曾參與重建戰後被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下令拆除的京都大學加速器,並對真空技術方面抱持著高度的興趣。1973年5月,植村吉明晉升正教授,但也在同月20日因病與世長辭,享壽61歲。逝世後,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特別出版《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報告》植村吉明特別紀念刊號,以紀念他的貢獻。

生平

早年

建成於1931年5月3日[1]臺北帝國大學理化學教室校舍,即臺大二號館,物理學講座即設於其中。現內有臺大物理文物廳,即為當年荒勝文策等人建造加速器處。
目前展示於臺大物理文物廳的考克饒夫-瓦耳頓型直線粒子加速器

植村吉明在1912年1月28日生於日本兵庫縣的一個小村莊中[2]。隨後,他與家人一同遷居到當時屬於日本領土的臺灣,並在該處接受教育。1929年,他從臺北的一間技職型高中畢業,並在同年至臺北帝國大學任職,加入了物理學講座教授荒勝文策的實驗團隊,成為其雇員,從此開啟了他的核物理研究生涯[2][3]

1932年4月《自然》雜誌裏有一篇論文專門描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西實驗室怎樣用考克饶夫-瓦尔顿加速器英语Cockcroft–Walton generator製造快速質子來促成鋰蛻變[4],該年也因此被稱作核物理的「奇蹟年」[2]。聽聞此消息之後,荒勝團隊立即投入物理學講座全部資源,建造直線粒子加速器以追試此實驗[5]:101[6]:574。當時日本本土另有兩個實驗室作同樣的原子核實驗:一個是東京理化的仁科芳雄研究團隊,另一個是大阪大學菊池正士研究團隊[7]。至於臺灣的研究團隊則是資源最少,設備最差,而且人是最少的[5]:106

1934年7月25日晚間[6]:578,荒勝團隊成功完成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8]。此為亞洲第一次,世界第二次成功實驗[a][9]:21。為了紀念實驗的成功,眾人推舉木村毅一之提案,決定在加速器下的水泥小屋的木製門上,由木村毅一用白色油漆留下此實驗成功的日期[6]:578。當時日本的物理學界為此實驗之成功感到震驚[5]:106。1935年,仁科芳雄赴臺聽取荒勝文策對該次實驗結果的報告之後,便邀請荒勝團隊成員回到京都帝國大學[b][5]:107。於是隔年植村吉明便隨荒勝文策與木村毅一二人一同轉任京都帝國大學[10]。他們也將加速器之主設備攜回日本內地,但留下了相關的次要設備,成為臺大日後重建該加速器的重要基礎[5]:121。至於臺北帝大物理學講座由專長於宇宙射線物理的河田末吉接手[5]:119[11]

京都大學時期

正在被拆除中的京都大學荒勝研究室加速器
1959年12月,正在實驗室改造迴旋加速器零件的植村吉明

1936年,植村吉明回到了京都帝國大學,並且在1939年10月成為研究助理,加入京都帝大化學研究所的荒勝實驗室[2][5]:107。他們也在京大建造了考克饒夫-瓦耳頓型加速器,該加速器可將粒子加速至約50萬電子伏特的能量[6]:575。除了利用加速器進行實驗,植村吉明也曾在荒勝文策的領導之下,協同木村毅一利用宇宙射線進行高能物理研究,並將其實驗結果發表至1937年8月的《自然》雜誌上[12]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京都帝國大學改名為京都大學。之後,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於該年9月28日下令禁止日本進行有關原子物理航空學的研究[5]:111,拆除荒勝研究室的迴旋加速器並將之傾倒入琵琶湖[13]。由於這造成許多研究資料的喪失,且該設施純為學術性用途,該次拆除行動被多位學者質疑有無其必要性,並引來了國際間的一陣撻伐[5]:116。1948年4月,植村吉明成為京大的講師,隨後並於1952年8月升任為助理教授[2]。1949年,植村吉明在荒勝文策的指導之下,進行關於17MeV與6.1MeV光子在不同物質下吸收係數的研究並發表論文,並於1951年7月以該篇論文得到了京都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5]:96[14]

原子物理學相關研究之外,植村吉明在這段期間也曾進行應用物理學方面的研究。1949年7月,植村吉明與柳父琢治為了改進鉛筆,曾經對鉛筆芯與紙張之間的摩擦係數做研究,比較各種結構的鉛筆芯在這方面之差異[15]。同年12月,他們二位更與吉田俊夫一同對黏土的性質做研究,比較其吸水性與可塑性[16]。到了1951年,他們三人更對黏土和矽石介電特性差異做分析比較[17]。另外,植村吉明也曾和木村毅一與山下佐明一起在1949年發表論文,介紹荒勝研究室的齒輪零件自動選擇裝置[18]

1951年,美國解禁日本核物理實驗,木村毅一隨後重建被拆除的核子物理研究室[6]:575[19],植村吉明也從隔年開始參與重建工程[2]。1956年京大加速器重建完成,植村吉明也在這段期間關注核物理技術的發展,尤其對真空技術方面抱持著高度的興趣[2]。直到1970年,京大加速器被拆除重組,植村吉明再度負責京大加速器的改良,並於1973年5月晉升正教授。然而同月20日植村吉明也因病逝世,享壽61歲[2]

身後

1974年1月,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特別以其刊物《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報告》出版植村吉明特別紀念刊號,以紀念植村吉明的貢獻[2]。在文中,水渡英二說「植村吉明教授是個具有意志力且具備溫暖人格的人。他被所有認識他的人所喜愛,他富有責任感而且被他的老少朋友所信任」,並認為他的一生是「自我犧牲的人生」[2]

到了2004年,臺大物理系決定重組加速器,並在次年由許雲基等人一同重建原子核實驗室成為臺大物理文物廳,於該年11月21日正式開幕[20][21][22]:151[23]。植村吉明的女婿森田恆雄以及孫女森田真理子等人也代表荒勝團隊的後代參與了物理文物廳開幕典禮[23]。森田真理子當天更特別穿著和服,並參與由許雲基主持的感恩祭典,一同上香祈福[23]

學術著作

  • 《小型易操作高速離子產生器的製作》,1935年[24]
  • 《特定輕元素被氫離子與氘離子撞擊的人工核遷變實驗研究(鋰-6與硼-11之兩種不同衰變路徑相對出現機率)》,1936年[25]
  • 《由宇宙射線引發的鉛中子釋出》,1937年[12]
  • 《具有線性放大器的計數器》,1940年[26]
  • 《製作光彈性試驗片凝膠》,1949年[27]
  • 《論鉛筆芯的摩擦係數與其易寫程度之關係》,1949年[15]
  • 《17MeV,6.1MeV的γ射線之多種物質吸收係數的測定》,1949年[14]
  • 《論17,6MeV的γ射線與Cu⁶³(γ・n)Cu⁶²之反應》,1949年[28]
  • 《黏土的研究(第2報)》,1949年[16]
  • 《齒輪零件的自動選擇裝置》,1949年[18]
  • 《從介電特性看黏土和矽石的差異》,1951年[17]
  • 《真空技術VI》,1958年[29]

參見

註釋

  1. ^ 該事件本末請詳見條目荒勝文策
  2. ^ 當時臺北帝大物理學講座成員多半是京都帝大校友[5]

參考資料

  1.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紀事 (PDF). 臺大校史館. 2012-11-13 [2015-02-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9-03) (中文(臺灣)).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水渡英二. The Late Professor Yoshiaki UEMURA, Cover & Contents; 故 植村吉明教授略歴. 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報告 (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 1974-07-25, 52 (1) [2016-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3.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4. ^ Beam time — the Cockcroft-Walton accelerator. lookingback. nature. [2015-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7) (英语).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張幸真. 台灣知識社群的轉變-以台北帝國大學物理講座到台灣大學物理系為例: 20. 2003-07-31 [201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8) (中文(臺灣)). 
  6. ^ 6.0 6.1 6.2 6.3 6.4 鄭伯昆. 台大核子物理實驗室 (四) 有關的日本科學家. 物理雙月刊 (臺北市: 中華民國物理學會). 2008年10月, 3 (5): 574~580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6) (中文(臺灣)). 
  7. ^ 日本の原子力研究開発の課題 (PDF). 井上 信.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7-16) (日语). 
  8. ^ 二次大戰對科學地位的影響 (PDF). [2014-12-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7-01) (中文(臺灣)). 
  9. ^ 臺灣物理史數位典藏計畫 (PDF).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7-03-29 [2015-01-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6-28) (中文(臺灣)). 
  10. ^ 劉廣定. 史實再探──六十年前臺灣大學完成的我國第一個核分裂實驗 (PDF). 科學史通訊. 2009年3月, 32 [2014-11-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1-22) (中文(臺灣)). 
  11. ^ 劉廣定. 初探民國 34~37 年的中國核子科學. 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刊. 2006年12月, (10): 7–10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中文(臺灣)). 
  12. ^ 12.0 12.1 B. ARAKATSU; K. KIMURA; Y. UEMURA. Expulsion of Neutrons from Lead by Cosmic Rays (PDF). Nature (Macmillan Publishers). 1937-08-14, 140 (3537): 277–278 [2015-03-05] (英语). 
  13. ^ 湯川秀樹の遺伝子(1)(2). 日経ネット関西. 2008年1月 (日语). 
  14. ^ 14.0 14.1 植村吉明; 清水榮; 安見眞次郞; 佐治淑夫. 17MeV,6.1MeVγ線の二,三物質による吸収係数の測定 (PDF). 京都大学化研講演集 (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 1949-12-20, 19: 21–22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日语). 
  15. ^ 15.0 15.1 植村吉明; 柳父琢治. 鉛筆芯の摩擦係數より見たる書き味に就て (PDF). 京都大学化研講演集 (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 1949-07-05, 18: 84–85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日语). 
  16. ^ 16.0 16.1 柳父琢治; 吉田俊夫; 植村吉明. 粘土の硏究(第2報) (PDF). 京都大学化研講演集 (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 1949-12-20, 19: 29–30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日语). 
  17. ^ 17.0 17.1 植村吉明; 柳父琢治; 吉田俊夫. 誘電的性質よりみた粘土および珪石の差異について. 地質文献データベース (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地質調査総合センター). 1951, (11): 98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日语). 
  18. ^ 18.0 18.1 木村毅一; 植村吉明; 山下佐明. ローラーチェイン部品の自動撰別裝置 (PDF). 京都大学化研講演集 (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 1949-12-20, 19: 32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日语). 
  19. ^ 故 木村毅一先生追悼記念特集号 (PDF). 原子炉實驗所だより. [2014-11-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2-04) (日语). 
  20. ^ 臺大物理文物廳 原子核物理 人物歷史. 臺大物理文物廳. [2015-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中文(臺灣)). 
  21. ^ 原子核物理實驗室. 臺大物理文物廳. [2014-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中文(臺灣)). 
  22. ^ 劉子銘; 楊松翰; 蔡明達; 劉建甫. Hi! NTU 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0年4月 [2014-12-03]. ISBN 978-986-02-286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中文(臺灣)). 
  23. ^ 23.0 23.1 23.2 臺灣科學史新典範的開端~原子核物理歷史的傳承-臺大物理文物廳開幕典禮11月21日隆重揭幕. 國立臺灣大學.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24. ^ 荒勝文策; 木村毅一; 植村吉明. 高速度イオン發生に用ふる小型にして操作容易なる高壓電源の作製. 応用物理 (The Japan Society of Applied Physics). 1935, 4 (6)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日语). 
  25. ^ B. ARAKATSU, K. KIMURA;Y. UEMURA.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Artificial Transmutation of Certain Light Elements Bombarded by Ions of Hydrogen and Heavy Hydrogen. Ⅰ.(The Relative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Two Alternative Types of Disintegration of 3Li6 and of 5B11).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紀要 MEMOIRS OF THE FACULTY OF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1936-07-30, 18 (03(物理學第8號)): 23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7) (英语). 需付费查阅
  26. ^ 木村毅一; 植村吉明. A Counting Instrument with Linear Amplifier. Kyoto Imp. Univ. Coll. Sci. Mem. sec. A. 2016-03-08, 23 (1): 1–6 (英语). 
  27. ^ 植村吉明. ゼラチンゼリーの光彈性試驗片製作について. 京都大学化研講演集 (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 1949-03-05, 17: 100–119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日语). 
  28. ^ 清水榮; 植村吉明; 石割隆太郞; 佐治淑夫; 武藤二郞. 17,6Mev γ線によるCu⁶³(γ・n)Cu⁶²反應に就て (PDF). 京都大学化研講演集 (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 1949-12-20, 19: 23–24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日语). 
  29. ^ 植村吉明; 藤永敦; 後藤正之; 道島正美. 真空技術VI. Journal of the Mass Spectrometry Society of Japan (日本質量分析学会). 1958, (11): 100–119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日语).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