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朝圻(1847年6月6日—1928年11月4日),名顯,號受海,四川省嘉定府威遠縣新店區新和鄉大壩口人,清朝政治人物、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同進士出身。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64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1]

事略[2][3][4]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六月六日生於新店區新和鄉大壩口老宅,祖籍福建長汀,清康熙六十年(1717年)遷居四川威遠,其祖輩遷川後,初以鹽業起家,繼以耕讀傳家。其王父文鑒公以明經進士顯。他少有奇稟,動承祖訓,好讀書,能兼記,且重氣節,剛直不阿;年十八即下筆千言,其才駿之氣為人所稱道。
  •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年)入縣學。翌年,歲試時,南皮張之洞任蜀提學使,按臨嘉定,榜求諸生著述時,即抱所著《小隱山房文集》二十餘卷自告於南皮先生之門,香濤亦頗賢之,拔補學宮弟子。
  • 光緒八年壬午(1882年)在四川鄉試中得中舉人,後四上公車不第。光緒二十一年,投身公車上書活動,並又上書都察院代奏,其言詞切直,輒洋洋數千言,痛陳當世劉弊,提出抗簽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等主張,書上三日,被擱置不決。遂義憤填膺復上萬言書,力求朝廷決斷。提出選樞臣、擇統帥、一事權、罷奸人、破資格、簡精銳,裕軍餉等七大要目,斷言和議與西巡均非善策。同年,中進士。在廷對朝考時,力陳時事,侃侃不撓屈,當奉旨以知縣分發山東即用。
  • 山東巡撫李秉衡委襄折議,繼任巡撫張汝梅委充發審。李、張均傾心倚重,視為奇才。在他依次候官于山東時,巡撫李秉衡委查福山知縣康鴻逵煙台海防得失案時,他無所阿附,在當時當地的吏治軍政的改觀中有良好影響;會朝廷詔向內外臣屬致國家富強之策時,他代李秉衡所草疏奏中說,富強之道不外實事求是,明賞罰以勵人才、禁貪污以固人心、誅叛逆以存紀綱而已。若夫舉辦鐵路、礦務為富強之基,如臣工之所議者,則必俟吾國學校呂明、教成法立、能制機器、辨礦質而後舉行之,庶無乏才僨事之虞。今不精其學、習其器,徒效法歐美,使吾田野平庸之流,參與其間,竊恐富強之效未見,而貧弱已伏於目前矣。對此,李秉衡視之為探本窮源之論。
  • 1898年正月九日,巡撫張汝梅派他為撫院收審詞訟兼府縣發審時,首向消弭命案、盜案之策,他答以消弭命案、盜案,重在育人重才。人才之興,則在於廣辦學堂,變科舉、停捐納,嚴保舉、而溯其發端則在改官制、裁冗員,洋洋數千言,為變法維新提出了綱領性意見。是年五月五日,朝廷果然通令:廢八股而改試策論。同月二十二日,又令飭北京、河北省各府州縣設立大、中、小學校。同年六月六日,又頒發馮桂芬議,謂所言之改官制、汰冗員,停官例、易胥吏,用鄉官、免迴避、厚養廉,飭各部院聽候旨意行事,由是他愈是感激言事;六月二十日,他又請用銀本位,鑄銀幣抵制外幣以免利源外溢,六月二十九日,他建議傳訊僚屬,開誠布公講求一省興革事宜,民生利弊、中外治略而因以考核其賢能,從而考察其過錯,七月十三日,他歷陳河工學堂財政辦法;同月十五日,建議裁汰定員,言光緒帝勵精圖治、百度維新,建議舉辦武備農工商礦學堂,理論與實踐結合,並謂老師宿儒稍拘成見尚難稱職,任用買官者擔負重任,必以其不學無術而行事舛錯,他之此一意見,一時傳遍山東,遂有改官而去者,其聲名亦由此而愈顯著,七月二十八日,朝廷遂下令:著藩、皋、道、府專摺奏事,州縣官由督撫原封呈遞,毋得稍事阻格,如敢違抗,一經發覺,即將該省地方官嚴行懲辦。」於是,他益發衷誠,晝夜繕具萬言書,在明是非,嚴賞罰.選督撫、定官制,勤考察、提耗羨,裁寺廟,昭民信等方面痛陳當時利弊。
  • 光緒二十五年己亥五月十五日,巡撫毓賢派他核查河工,自濼口至利津海口南北兩岸千餘里,皆逐段詳勘,毫無遺漏,致是年河堤鞏固,人民未遭水患。同年十月十日,他又奉命調查沂州府七縣蝗災,下車訪問,無村不至,抵莒州,知州錢心潤以責押報災人民,被控,他據實詳報,有「平生讀《孟子》有司莫告之章,今不幸竟遇其人」之語,藩司張安圃嘗為同官誦之,謂為「不愧讀孟書人」。
  •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毓賢以辦理教案不善去官,而由袁世凱繼任山東巡撫。當時朝政日非,群臣諱莫如深,義和團力量擴展,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兩宮西巡,閏八月三日,他又上書藩司,言「自帝病錮以來,母后臨朝,權奸弄柄,時以廢立為心,大肆排外,禍及宗社,乘輿播遷,雖殺若輩於市朝,不足以謝我先皇於地下,為今之計,列強既據有京師,以討亂為名,必無廢然自返之理,代願內外大距,善治筐篚,遣使犒師,請其助我迎立今上,誅鋤首惡,然後依法從事,則名義出自中朝,尤為國有人焉。不然,變生中道,何以維繫人心」。藩司張汝梅得書驚懼,囑濟南知府盧昌貽大力勸告,謂「方今宦途,傾軋成風,讒人之言足畏,豈可授人以柄」。他則不以為然。袁世凱繼鋶賢任山東巡撫後,他雖洞察其奸,亦不畏權勢而上書,請袁兵「勤王討賊」,直趨晉省,掩其不備,以除「君側」之惡,迎光緒帝回京實行一切「新法」。袁世凱得書大怒,並謂濟南知府盧昌貽曰:「如此,是赤我族也」.關東起兵討卓(董卓)乃漢曹操事也,林竟以操況我乎?」,令下濟南府,責以「位卑言高」、「荒謬亂為」、「遇事生風」,應「罷官登簡」。濟南府知府盧昌貽欲以奴子竊名開脫其罪,他則憤然曰:「國家興亡大事,委罪奴子,竊為士大大羞矣!」,遂罷官去職,寓居上海,館於廣東回鄉會,並應英國浸禮教傳教土李提摩太之請,撰寫《五洲教案紀略》、《歐州百名人傳》。書成之時,乃山西教案事發之日。
  •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西人為山西教案索賠命價,晉撫岑春煊電告全權大臣李鴻章,請西人簡派夙有交於晉者去北京會談,英、美公使委派美籍教土李提摩太去北京談判。李鴻章即電告全權代表、晉撫岑春煊,囑其約他同行。初議之中,李提摩太以兩人因案喪命者一百五十餘人,應賠償命價銀一百五十萬兩。晉撫岑春煊苦於賠款甚鉅,請他出面屢為晉人辨解,始達成協議而賠款五十萬兩,分十年償付,用以創辦山西大學堂,期滿交還晉人自辦,並由雙方簽約結案,當他剛返滬八月之時,李提摩太即電晉撫索取當年「罰金」五萬兩匯滬購圖書儀器。岑以興立學堂為晉省奉旨應辦事務,請求減讓賠款並免去「罰」字。李提摩太恃强恣意責斥晉撫違約曰:“款即不交,罰又不認,學堂事且不提,人命案作何了結”。岑大恐,又邀洋務總辦沈敦和電請他從中關說,復派知縣周之驤至滬敦請他出面與李提摩太從新具草,不以口舌爭。他特以「開辦」易“罰”字,屢出示李提摩太,李提摩太未提出異議。約成之後,電達兩江總督及江蘇巡撫,借海關道鈐印合約結案。當時西人橫加壓力,諸大臣極端恐懼,束手無策以對,邀功幸賞者,莫置一啄,而他卻以談笑出之,終得收回賠款以興辦學堂。當其自山西歸,取道山左,曾語盧昌貽曰:「朝圻天生一副傲骨,自負絕代奇才,在魯數年,竟無知我者。今別矣,何以教我?」語甚氣憤。他在調和教案結束後重入北京,目睹京城凄涼之景象而傷感不已,因賦七律兩首,其中之一為:『愛國方無愧國民,身經九死一生地,小試牛刀和教案,周宗宮室傷禾黍,忠君尤不算忠臣。成功千秋萬古人。屢批鱗甲凌尊宸。忿懣填膺總未伸。』
  • 1910年冬,他挈眷歸里,抵成都,閒遊武侯祠,撫今追昔深有感觸,當撰刻楹聯贈送武侯祠曰:『天下事尚可為哉?當兩宮西狩,我曾請勤王討賊,同深大清,恨孺子不足與謀,銜壁輸繒傷國體,古之人亦足悲矣!憶三顧南陽,公早言伐魏聯吳,共扶炎漢,惜先帝竟忘斯語,託孤寄命碑臣心。』,留成都期間曾應友人約在尊經書院主講《春秋》。
  •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在威遠鳳翔書院講學,並在威遠縣高等小學堂講授經史。同時,在鳳翔台廟宣布關聖人罪狀為:『荊州不失,蜀國不亡』。令諸人毀其神像,以懲其罪,並興學校教化當時當地學子。該廟主持不服,上告敗訴,遂持刀在熊華堂伏擊於他,以其擋護恰當,只傷其口唇。該廟主持懼於殺人之罪,而自首服法。
  • 宣統元年已酉,朝廷啟用舊員,他又改官江南,兩江總督委修江蘇通志併兼任江蘇圖書館總辦。
  • 辛亥革命後,於民國元年,任南京內務部圖書局長。隨即告老還鄉,朝夕以鑽研藏書為樂。在其鄉居的年月中,每語涉往事,則談笑風生,鋒棱銳氣不減當年。他曾斷言:「袁世凱既篡大清,必叛民國」。
  • 1915年2月,袁世凱在日、英支持下,公然恢復君主制,自稱「中華帝國皇帝」,下詔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準備於元旦登極。他在忿恨中秉筆為護國軍草檄討袁,宣布袁世凱十大罪行,辭嚴義正,時人贊之為陳琳、駱賓王和當代林孟子。因他在1901年奉命調和山西教案時,晉撫岑春煊及張安圃等同僚在稱讚他的語詞中有「朝圻服膺孟子,樂其道而忘人之勢」之語。
  • 1928年11月前,他飲食少進,四肢乏力,自知不起,但坦然自適,親友省視時,曾順口占律自娛曰:『一病終宵苦不眠,百年功過從頭數,自此身心歸大化,死生夢幻尋常事,枕衾輾轉困堪憐。千古文章歷劫傳。將來耆舊列前編,回首青山跨鶴旋』。同年之前,他曾撰春聯以明志曰:『恥為五斗米折腰,甘為一封書罷職,彭澤功名飛鳥倦,昌黎忠直鱷魚知』。11月4日病逝,終年八十一歲,葬於老宅附近小隱山麓與繼氏劉夫人同墓。
  • 原配李氏夫人早逝,繼娶洪氏、曾氏、任氏,劉氏等夫人,共育子七:長搏九、次扶九均早卒,再次夢九、錫九、福九,又次麟九殤逝,最幼龍九,共育女十二:其六夭折,余均聘於士族

參考文獻

  1.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七):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五月。辛未朔。……○引见新科进士。得旨……安文澜、黄瑞兰、刘庆骐、曹邦彦、周凤鸣、方朝治、曹甡孙、黎敬元、刘廷珍、郑宗郇、李景祥、王绳武、董观瀛、崔登瀛、彭锡蕃、崔保龄、李乐善、赵家蕙、邱炳萱、都守仁、朱远绶、刘德全、林朝圻、桂福、王从礼、潘宜经、瑞徵、张仲儒、恒善、李发宜、李庆霖、邹增祜、张存谐、林振光、高如恂、朱远缮、豫咸、刘辉、陈侃、韩克敬、杨瑞鳣、陈桢、杨云卿、爱兴阿、黄葆初、杨道钧、刘兴东、胡鉴莹、张凤台、张致安、何荣烈、孔庆堮、戴光、姜良材、邢骧、马如鉴、周丙荣、淩洪才、蓝镛、杨书勋、张锡鸿、杨允文、林宗奇、王桂枝、黄世泽、张庚铭、高暄阳、陈继洋、秦献祥、王树人、陈养源、刘国良、张之锐、李体仁、米穜、张志轩、王志昂、张俶兰、余际春、王曜南、鲍俊卿、边三益、詹恺、胡调元、丁良佐、吕继纯、周捷三、张受中、赵炳麟、陈扆、石长祜、陈永昌、石寅恭、林向滋、文俊、吴江澂、陈模、张朴、德锐、俱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
  2. ^ 「四川舉人林朝圻等呈文」,《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清光緒朝 中日交涉史料選輯 全》
  3. ^ 「清進士林朝圻事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威遠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威遠文史資料選輯 第8輯》,1990年12月第1版.第22-28頁
  4. ^ 『參加「公車上書」的請進士林朝圻先生事略』,毛建威,《內江文史資料選輯 第3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內江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88,第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