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槽石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槽石棒,是一種帶有刻槽的棒狀石器,有時稱為樹皮布打棒或者石製印陶紋器連照美認為這類功能明確的稱呼並沒有相關考古資料證實,因此仍以有槽石棒的描述性稱呼[1]:109

有槽石棒包含用部(即拍打部分)及柄部(即持拿部分),用部多見有刻槽,有些是平行條狀的凹槽,有些則是交錯狀的刻劃紋路,屬於通體磨製、不帶鋒刃的石器。臺灣發現的數量不多,主要以東部及北部為主,例如臺北圓山遺址[2]大龍峒遺址[3]芝山岩遺址[4];臺中中冷遺址[5]河南路遺址[6];臺南國母山遺址南科遺址群[1]:120;屏東墾丁遺址;臺東的卑南遺址都蘭遺址鯉魚山遺址及東河遺址;宜蘭蘇澳新城遺址等,全臺灣可見分布,然個別遺址出土數量少。大多數以採集為主,由發掘出土的數量較少,因此與考古學文化之關聯或其堆積脈絡常不清楚,最大宗的發掘出土遺址為卑南遺址,約有26件[1]:126。其選用製作的材質包含砂岩、粉砂岩、板岩、泥岩、頁岩等,這些材質常理不耐連續錘擊[1]:113

根據考古出土有槽石棒的觀察,殘件多僅剩用部,斷裂於柄部與用部銜接處,顯示受力面應為用部,可大致推測其使用方式為拍打[3]。臺灣原住民族有樹皮部製作紀錄的為阿美族,然其紀錄以木製打棒為主[1]:113。而連照美依據卑南遺址出土紡輪及有槽石棒比例推論,卑南遺址的穿衣文化以捻線紡織為主,而非使用樹皮布[1]:130-131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連, 照美. 再論「有槽石棒」. 東亞考古學的再思——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散文集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3. 
  2. ^ 張, 光直. 圓山發掘對臺灣史前史研究之貢獻. 大陸雜誌. 1954, 9 (2): 36-41. 
  3. ^ 3.0 3.1 朱, 正宜; 邱, 水金等人. 大龍峒遺址搶救發掘及施工監看計畫成果報告. 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 2012 (中文(臺灣)). 
  4. ^ 夏, 麗芳 (编). 盧錫波先生收藏考古標本圖錄. 臺東: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4-04. ISBN 9570171472 (中文(臺灣)). 
  5. ^ 劉, 益昌. 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 臺灣: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2003-12-01. ISBN 9789570242348 (中文(臺灣)). 
  6. ^ 屈, 慧麗. 城市考古:隨筆與論述. 臺灣: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9-12-01. ISBN 9789860213010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