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茎钩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攀茎钩藤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龙胆目 Gentianales
科: 茜草科 Rubiaceae
属: 钩藤属 Uncaria
种:
攀茎钩藤 U. scandens
二名法
Uncaria scandens
(Sm.) Hutch.

攀茎钩藤学名Uncaria scandens)又名攀枝钩藤[1],俗名双钩藤、毛钩藤、钩藤、勾藤、鹰爪风、倒钩风等,[2][1]茜草科钩藤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广西云南南部及广东海南四川及西藏墨脱等地。[3][4]此外还分布于中南半岛及印度。[5]生于山地疏林下,在墨脱则生于海拔1300米的山坡阔叶林内。[3][1]

形态

大藤本,嫩枝四棱形,密被锈色短柔毛。叶纸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0-15厘米,宽5-7厘米,被糙伏毛,侧脉7-20对,有明显凹陷,脉腋窝陷有粘液毛。头状花序,单生叶腋或成单聚伞状排列,密生灰白色硬毛或短柔毛,花冠淡黄色,花冠管纤细,长8-10毫米,外被柔毛,花柱伸出冠喉外,长10-12毫米,柱头长纺锤形。花期夏季。果序近球形,小蒴果无柄,有宿存萼。[3][2]

药用

钩藤碱羟吲哚类生物碱。[6][7]攀茎钩藤在中药中被视为钩藤的混伪品。[8][9]但在壮药傣药藏药黎药民族药中均入药,此外也是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佤族、基诺族所习用的药材。[1]

攀茎钩藤在壮语中被称作Gaeuoenngaeu(扣温钩),壮医认为其可通火路通龙路、祛风毒、清热毒、消肿痛。[2]藏语中则称之为“穷代尔嘎布”(藏語ཁྱུང་སྡེར་དཀར་པོ威利转写khyung sder dkar po),藏药文献中称其“产于门隅地区,状如公鸡爪”[10]藏医中认为其带钩茎枝能清热毒。[7]在黎药中被称为“网紫盹”,全草煮水用于治疗小孩风湿。[5]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郑进; 张超,钱子刚主编;云南中医药大学编. 云南民族药大辞典 下.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1: 2584–2587. ISBN 978-7-5478-4138-9. 
  2. ^ 2.0 2.1 2.2 朱华; 戴忠华. 中国壮药图鉴 下. 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4: 363. ISBN 978-7-5551-1260-0. 
  3. ^ 3.0 3.1 3.2 攀茎钩藤 Uncaria scandens (Sm.) Hutch..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昆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简体中文)
  4. ^ 张传义. 现代实用中药速查.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03.07: 592–593. ISBN 7-5442-1289-0. 
  5. ^ 5.0 5.1 戴好富; 郑希龙,邢福武,梅文莉 主编. 黎族药志 第3册.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01: 192–130. ISBN 978-7-5046-6437-2. 
  6. ^ 王宗玉; 刘伦辉. 中国原料植物药. 昆明: 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02: 252. ISBN 7-5416-1580-3. 
  7. ^ 7.0 7.1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药物研究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藏药卷.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2: 370–371. ISBN 7-5323-6628-6. 
  8. ^ 刘宇婧. 中国岭南凉茶与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8.12: 160. ISBN 978-7-5641-8212-0. 
  9. ^ 高元泰; 陈玉良主编;王可贵,张荣强,张爱君等副主编. 全国基层医院中药鉴别和临床用药.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10: 243. ISBN 7-80089-306-5. 
  10. ^ 大丹增. 中国藏药材大全. 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6.04: 139–140. ISBN 978-7-80253-881-8.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