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岫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岫雲
曲艺家
国籍 中華民國
籍贯河南省臨潁
出生 (1923-09-26) 1923年9月26日100歲)
 中華民國河南省臨潁縣
职业演員
语言國語
配偶李久濤
活跃年代1953年至今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奖项
198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第1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1994年美國紐約亞洲傑出藝人獎


2011年河南省鄭州市豫劇藝術終身成就獎

張岫雲(1923年9月26日),河南临颍人,台灣豫劇表演藝術家,臺灣豫劇團开创者,为豫剧台湾生根与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被誉为“臺湾豫剧皇太后”。

生平

張岫雲生長在河南省临颍县崗張村,從小學習豫劇表演藝術,8歲拜著名乾旦高保泰為師,藝名萬麗雲(又作萬里雲),1940年代即在河南嶄露頭角,1946年在鄭州演出《汾河灣》被京劇藝術家馬連良讚譽後迅速走紅。[1]

與丈夫李久濤中華民國國軍的部隊上以藝術工作給軍方服務,因戰亂隨黄杰部隊撤到越南,後又辗转越南南部富国岛。困於法軍管轄區的張岫雲,在當時政工團支持下,找來喜歡演戲的杜倩筠、琴師趙逕高,演出《秦雪梅》中「觀文」一折戲,後成立新生豫劇團,獲封「豫劇皇后」。1952年進級改組,改名為中州豫劇團,屬留越國軍管訓總隊管理。[2]

隨部隊遷移到臺灣,張岫雲仍活躍於豫劇舞臺。1953年黄杰部隊撤退到臺灣,原中州豫劇團成員在中華民國國防部支持下,同年9月25日成立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她在臺灣演出的第一齣戲是《販馬記》,與空軍大鵬豫劇團毛蘭花是1950年代臺灣最活躍的兩位名伶。她的代表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天門陣》、《秦雪梅弔孝》、《刀劈楊藩》、《陰陽河》(又名《李瑞蓮打水》)、《洛陽橋》、《抱琵琶》、《平遼東》等。[3]

為了培育後輩及劇團永續經營,張岫雲亦投入心力。1959年起,開辦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學生班,她擔任教師,培養了王海玲劉海燕等學生。1965年,丈夫李久濤因病逝世,張岫雲接任丈夫的副隊長職務。同年,國防部討論軍中各劇團的整併,張岫雲四處遊說,獲得國防部長蔣經國同意予以保留,隨後逐漸淡出團務。1968年退休。[3]

張岫雲退休後,仍從事教育工作及演戲。1972年受豫劇改進會邀請義務教戲,1982年於國光藝校豫劇科當專職教師。1979年於臺北市政府第一屆戲劇季主演《對花槍》。1993年在劉海燕的安排下回河南,與安陽市豫劇團演出《秦雪梅弔孝》。1985年,河南同鄉會理監事聯誼會上,張岫雲晉封為「豫劇皇太后」,她的學生王海玲則封為「豫劇皇后」。[3]

張岫雲亦曾參與電影、微電影演出。電影包括:2013年於《親愛的奶奶》中飾演奶奶,導演是瞿友寧;2017年於《神秘家族》中飾演老奶奶。2016年高雄電影節公益短片,於導演練建宏執導的微電影《小孩不在家》,飾演100歲人瑞玉蘭奶奶。[4]

獎項

1985年得到中華民國教育部第1屆民族藝術薪傳獎。1994年獲得美國紐約亞洲傑出藝人獎。2011年在河南省郑州市獲得豫剧艺术终身成就奖[5][6]

參見

參考資料

  1. ^ 方, 靜琦. 台灣豫劇近半世紀,張岫雲舞台風華六十年. PAR 表演藝術雜誌. 2000-03 [2023-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7). 
  2. ^ 王海玲. 臺灣豫劇表演形式發展研究.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2018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3. ^ 3.0 3.1 3.2 陳芳,嚴立模. 台灣豫劇五十年圖志. : 26. ISBN 9-570-14932-9. 
  4. ^ 關懷銀髮族 友邦人壽贊助拍攝《小孩不在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時電子報 2016年11月11日
  5. ^ 梁夢竹. 90歲奶奶張岫雲 大銀幕首度秀演技. 大紀元. 2012-10-12 [202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6. ^ 鄭曜昌. 國光劇團豫劇隊之發展與經營 (PDF).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2003-06 [2023-1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