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教新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公教一村甲型住宅,1948年

南京公教新村为1946年国民政府南京建造的五处机关学校职员宿舍,由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均由简易材料快速建造而成,具有临时应急性。现绝大部分建筑已不存,仅有公教一村作为地名尚在使用。

历史

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随政府迁回的公教人员(公务员、教师)家属达43万多人,加之抗战期间大量民房被毁,因而出现住房紧张的局面。行政院因此成立中央还都机关房屋配建委员会[1],在市区蓝家庄、大方巷等处建造了五处宿舍区以供机关学校人员居住,合成“公教新村”,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2]

公教新村总建筑面积达37000平方米,可供近1000户居住,各处新村根据地块地形单独规划。其简易宿舍主要分为甲、乙两种房型。甲型宿舍平面呈放射状,中央的六边形建筑内为楼梯、公用浴室厕所,四周为外廊,连接五栋宿舍(其中一栋底层为食堂厨房),每栋20户;乙型宿舍一梯两户,每栋8户,每户单独设厨房、卫生间,居住面积分别为27平方米、39.5平方米。所有宿舍均为二层,砖柱承重,内外墙体采用竹笆或板条抹灰墙(1960年代后逐步改为砖承重墙混凝土楼板结构),底层地板以下由龙骨承托架空,与地面相隔,并开透气孔,用以防潮。其设计满足投资少、用料简单、建造快的要求[2]。各村按建成时间先后以一至五顺序命名,村内甲型住宅以天干排序,命名为甲字楼、乙字楼等,乙型住宅以地支排序,命名为子字楼、丑字楼等。房屋外观美观大方,楼间空地种植柏树作为点缀,各村设有服务社,为住户提供清洁、水电、邮政等生活服务,1948年5月后由各村住户组织自治会接管[1]

公教新村住宅建成后仅允许租给政府机关职员、学校教员居住,甲型宿舍月租3万元法币,乙型宿舍月租6万或8万元法币。中央还都机关房屋配建委员会采用抽签方式,由政府一二级机关(如院、部、会)比例抽签,各机关再就中签号数由该机关职员抽签分配。1947年11月16日,乙种住户开始迁入,同月29日,甲种住户开始迁入。据当时《中央日报》报道,能够住进新村的公教人员,不到全体公教人员的1/134[1]

公教新村1960年代曾经过加固改造,但因其应急性建筑的性质,加之居住密度远高于原设计,房屋老化较快,此后陆续拆除。现仅公教二村尚存两栋乙型住宅,公教一村作为地名尚在使用[1]

各村状况

公教一村位于鸡鸣寺蓝家庄附近,考试院路(现北京东路)北侧、考试院(现南京市人民政府)东侧,分东西二部,1947年10月各有甲型住宅90户,乙型住宅24户。现仍为南京市级机关职工宿舍区,小区主路基本保持原格局,但原有建筑已全部拆除,其中西北角甲型宿舍楼拆除于文革时期,东北角甲型宿舍楼拆除于约1990年代初[3]。现存建筑建于1980年代以后。为该村配套设立的蓝家庄国民小学现为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1]

公教二村位于南京城西的水佐岗回龙桥,有甲型住宅90户,乙型住宅40户。原地名已废,并入回龙桥8号和6号小区。现回龙桥6号院尚存两栋乙型住宅楼,为公教新村最后遗存[1]

公教三村位于广州路青岛路路口,分甲乙两部,分别位于广州路南侧和青岛路西侧,有甲型住宅5幢90户,乙型住宅12幢96户,现已拆除,原地名已废,原址现为青岛路2号小区、广州路99号海苑大厦[1]

公教四村位于中山北路、鼓楼二条巷、渊声巷之间,分为南村和北村两部分,南北各有甲型住宅5幢90户,现已拆除,原地名已废,原址现为中山北路45号怡华酒店、中山北路49号江苏机械大厦[1]

公教五村位于南京城南马府街,有甲型住宅5幢90户,乙型住宅6幢48户。1969年曾以马府街61号门牌改名六一村,后恢复原名。现已拆除,原地名已废,原址现为马府新村西部区域[1]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陆晖, 南京曾有五个公教新村, 南京史志, no. 2021年第3期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22-02-17], ISSN 1009-85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2. ^ 2.0 2.1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 (编). 《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3. ^ 散落在南京城里的神秘UFO,竟然是民国大师设计的教师宿舍楼. 腾讯网. 2019-11-04 [2022-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