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香蘇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味香蘇散
源自《醫學心悟》
剂型散劑
组成
紫蘇葉5克
陳皮4克
香附4克
甘草 炙2.5克
荊芥3克
秦艽3克
防風3克
蔓荊子3克
川芎1.5克
生薑3片
功用
外感風寒,兼有氣滯證

加味香蘇散為一中醫方劑名稱,溫辛解表劑。以現代的話語來說,主要治療於感冒以及因感冒所伴隨的一些症狀,如頭痛、咳嗽、流鼻涕、鼻血以及腸胃脹氣等徵候。

主治

外感風寒,兼有氣滯證。頭痛項強,鼻塞流涕、或流鼻血,身體疼痛,發熱惡寒或惡風,無汗,胸脘痞悶,苔薄白,脈浮。[1]

方劑組成

紫蘇葉(5克)、陳皮(4克)、香附(4克)、甘草炙(2.5克)、荊芥(3克)、秦艽(3克)、防風(3克)、蔓荊子 (3克)、川芎(1.5克)、生薑三片。

出處

本方出自《醫學心悟》卷二,該書對於本方之用法,有如下之陳述:[註 1]

  • 霜降以後,天令嚴寒,感之而即病者,正傷寒也。其症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身體痛。但脈浮緊、無汗為傷寒;脈浮緩、有汗為傷風。寒用麻黃湯,風用桂枝湯。予以「加味香蘇散」代之,隨手而愈。
  • 衄者,鼻中出血也。寒氣初客於經,則血凝滯而不行,何得有衄?今見衄者,是寒邪將散,榮血周流,病當解也。古人謂血為紅汗是也。然衄症亦有表裏之殊,寒邪在經,頭痛發熱而衄者,表也,宜微汗之,「加味香蘇散」主之。[2]

辨症要點

  1. 本方用於傷寒或傷風之症,故有發熱惡寒、脈浮緊、無汗之傷寒症或是惡寒、脈浮緩、有汗之傷風症。其亦伴隨著有頭項痛、腰背緊、或全身痠痛之症狀。
  2. 若流鼻血係因寒邪所致者,亦可用本方。

方義

  • 紫蘇葉、荊芥可以發汗
  • 防風、秦艽、蔓荊子可以袪濕止痛
  • 香附、陳皮調和胃氣,治療腹脹
  • 川芎活血
  • 生薑助發汗
  • 甘草和中

註釋

  1. ^ 《醫學心悟》為清代雍正時期名醫程國彭之著作,全書五卷及附錄《外科十法》一卷。

參考資料

  1. ^ A+醫學百科:加味香蘇散詞條.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2. ^ 《醫學心悟》。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