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利綏號淺水炮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MS Vaterland
利绥 Li Sui
利绥 Risui
利綏號淺水炮艦
概觀
艦種巡邏艦
艦級青島級淺水炮艦德语Tsingtau-Klasse
製造廠 德意志帝國埃尔宾希肖造船厂英语Schichau-Werke
下訂1902年
動工1903年
下水1903年8月26日[1]
服役祖国:1904年5月28日建成服役
結局祖国:1917年由中国军队捕获
利绥(中华民国):1932年由日军捕获
利绥(满洲国):1945年8月22日由苏军捕获
技术数据
標準排水量祖国:168吨[1]
利绥:170吨[2]
滿載排水量祖国:280吨
全長158英尺(48.2米)[3]
全寬26.3英尺(8.0米)[3]
吃水2英尺(0.6米)[3]
燃料85吨
鍋爐燃煤锅炉2座
动力蒸汽机2台
2轴推进
功率1,300匹指示馬力(969千瓦特)
最高速度理论:13(24公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2,500海里(4,630公里)/15(28公里每小時)
乘員45人[3]
武器裝備祖国
88毫米30倍径艦炮英语8.8 cm SK L/30 naval gun1门
50毫米40倍径艦炮英语5 cm SK L/40 gun1门
機槍2门[4][註 1]
利绥(1929年):
4英寸(102毫米)4磅艦炮英语QF 4-inch naval gun Mk XIX1门
3英寸(76毫米)3磅艦炮英语QF 3-inch 20 cwt1门
機槍2门[2]
裝甲司令塔12毫米
水线8毫米[1]

利綏号浅水炮舰,原名祖国號[註 2](德語:SMS Vaterland),是一艘浅水炮舰,原为德國青島級淺水炮艦德语Tsingtau-Klasse的2号舰。本舰命运坎坷,屡易其主:建成后隶属于德意志帝國海軍德國東亞分艦隊,在中国内地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中国所俘获,以“利绥”之名加入中国海军,曾一度被苏军空袭击沉,复打捞修复继续使用。日本建立满洲国后,捕获了本舰,后又转交给满洲国,最终被苏军捕获。

本舰德国舰名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选择,用以提醒在华德国人勿忘祖国。中华民国捕获后,中文名“利绥”的拉丁转写在西方资料中有不同的写法:民国时期从中文而拼写为Li Sui,满洲国时期从日文而拼写为Risui[4]

设计和概述

本舰和姊妹舰青島號德语SMS Tsingtau类似,都是为了适应内河航行而设计,干舷极低。

本舰舰体及上层建筑共分为9段进行建造,各舱段依靠螺旋桨传动轴连接起来。动力装置为两台直立三段膨胀式蒸汽机。舰上还配备了一台额定67伏、5千瓦的发电机组。[4]

本舰1903年8月26日建成下水[1]。1904年2月由汉堡-美洲航运公司的汽轮比斯格拉维亚号(Bisgravia)运往中国,在上海重新组装好,1904年5月28日投入使用。

舰历

祖国号的模型

德国海军时期

祖国号在中国多次在长江及洞庭湖鄱阳湖等地执行任务。1905年12月18日上海一带发生暴动,德军派出祖国号、虎號德语SMS Tiger (1899)[註 3]两艘炮舰运载陆战队登陆进行行动。

1907年4月,祖国号前往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5月4日与英国云雀号(HMS Woodlark)、丘鹬号(HMS Woodcock),以及法国炮舰奥利号(Orly)会合。其后祖国号与云雀号一起到达正在发生骚乱的万县,期间祖国号救出了一名德国传教士。由于中国的局势日益动荡,德国海军部认为德国海军有必要在中国内陆长期保持存在,因此从1907年7月起祖国号一直在重庆一带逗留,时间长达22个月。1908年祖国号一度经岷江前往成都

1910年宜昌发生暴乱,5月祖国号一度前往当地,后返回上海进行维修。1911年动乱持续,祖国号、美洲虎號德语SMS Jaguar[註 3]大沽號德语SMS Taku[註 4]、鱼雷艇S-90号德语SMS S 90前往汉口,直到5月为止。同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祖国号再度来到汉口进行监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8月18日,祖国号在南京系留[6]。舰员们经陆路抵达青岛,加入辅助巡洋舰鸬鹚号德语SMS Cormoran (1909)[註 5],祖国号上仅留下少量人员作为警卫。其后德国海军将祖国号出售给一家私人空殼公司以试图保存舰艇,并将其改名为国父号(Landesvater[6]。本来德方想保留舰上武器,但英国驻华公使态度强硬,表示将会以英国军舰进行攻击,德方被迫拆除全部武装丢入长江[7]

中国海军时期

1917年中华民国对德宣战,随后捕获了国父号,并将其改名为“利绥”加入中华民国海军第二舰队。中国海军为利绥号重新配备了武器[7]

1918年5月,北京政府海军部视察[註 6]王崇文前往黑龙江、松花江进行勘察,并着手准备在哈尔滨成立江防司令部。海军内同意从第二舰队中选调炮舰江亨号、利捷号(原德国海军水獭号德语SMS Otter (1909))和利绥号,以及武装拖轮利川号北上[8]。利捷号、利绥号是平底船,吃水又浅,而路途遥远,恐遭风浪,于是两舰在江南造船所进行改装,用木板和水泥加高船舷,再在舱面用木板箍成半圆筒形;另外选派1,000多吨的运输舰靖安号进行拖带[9]

出发日期选定为风浪较小的夏末秋初,从上海前往东北,穿过俄罗斯驶回中国境内。1919年7月21日,舰队从吴淞口出发,以靖安号舰长甘联璈为队长,历10余天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旧称海参崴)。8月24日舰队出港,抵达库页岛的一个小港湾。白俄事前拆除了航标,又禁止当地领港员进行引导,舰队被迫困在当地10多天。当地华侨集资购买食品、补给送往舰队处,并协助聘请领港员,舰队9月中旬方才抵达尼古拉耶夫斯克(中文旧称庙街)。此后靖安号自行返航回国,舰队指挥改为江亨号舰长陈世英海军中校继续前进[9]。但舰队在前往哈巴罗夫斯克(中文旧称伯力)时,遭到白俄高梅科夫少将的炮兵袭击,被迫退回尼古拉耶夫斯克。中国政府与白俄当局进行交涉无果,舰队只能滞留当地过冬[10]

1920年初,红军游击队攻入尼古拉耶夫斯克,旋即与当地留守的日本干涉军发生战斗。日军拼死抵抗,装备不足的游击队转而求助于滞留的中国舰队,借用舰炮及炮弹若干,此即廟街事件(日方称尼港事件)[10]。此事震动日本国内,日本方面指责利绥号直接参与了战斗,对日本兵营进行炮击[11],北京政府否认这一指控[註 7]。4月解冻后日本海军军舰包围了中国舰队,而中国军舰一边戒备,一边也做好了自沉的准备[12]。双方僵持不下时,10月红军在远东取得重大进展,日军只能撤退至哈尔滨,中国舰队总算得以继续前进[13]。江防舰队到达后对各舰负责的航段进行了分配,其中利绥号巡防佳木斯至三姓的河道[14]

1922年,奉系与北洋中央政府的关系日趋紧张,而此时江防舰队已欠饷10个月、靠典当库存衣物勉强维持运作。第一次直奉戰爭爆发前,东北军总参谋杨宇霆游说吉黑江防司令公署少将司令王崇文,后者只好归顺奉系,成为了奉系的东北海军的一部分。[15]

1925年冬,原江防司令公署参谋长、兼利绥号舰长尹祖荫出任江防舰队司令。[16]

1927年,奉系趁着控制了北京政府之利,将原东北海防舰队、东北江防舰队以及原渤海舰队组建为海军联合舰队。利绥号在名义上重归北京政府中央海军。[17]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易帜。利绥号名义上成为南京政府海军的一部分。[18]

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10月12日05:30苏联阿穆尔河区舰队9艘军舰(旗舰雪儿诺夫号、列宁号、杜洛斯基号、克拉士诺芝纳锦号、别得诺达号以及另外4艘武装舰艇。另一说为红色东方号、孙中山号、列宁号、红旗号等数舰[7])对驻扎在同江的利绥号、利捷号等中国军舰发动攻击。9时苏联空军发起了空袭。苏联军舰迅速命中利绥号,摧毁了舰艏火炮,6人当场战死。利绥号奋力还击,但并未对苏军舰艇造成太大损伤。交战中苏军击沉中国海军4艘舰艇、捕获1艘,利绥号在付出惨重人员伤亡后脱离战斗撤至富锦。10月下旬苏军再次进行空袭,将利绥号击沉。[7][19]

1930-1931年期间,东北军陆续打捞起江防舰队损失的各舰,并在哈尔滨进行修理[20]。利绥号可能就是在这段时间被打捞出水,并进行修复。

结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策划成立了满洲国[7]。1932年2月3日,日军进攻哈尔滨,江防舰队派出炮队上岸支援,但哈尔滨还是在2月5日失守。江防舰队因江面封冻,无法退避,因此在2月15日集体向日军投降。利绥号也在此列[註 8]。3月1日满洲国成立,5月28日江防舰队改名为满洲国海军江防舰队[21]

利绥号在江防舰队投降时所有武器都已经被拆除,怀疑可能是江防舰队官兵在投降前就拆走了武器交给了抗日武装。日本将利绥号拖到哈尔滨进行修理并重新武装,配备77毫米炮1门、76毫米高射炮1门、7.7毫米机枪1挺,作为江防舰队成立之初火力最强的军舰,担任江防舰队旗舰。同时日方又在主甲板中部舷侧安装装甲舷墙,以防范陆地上的射击[21]

1939年2月,满洲国江防舰队不再受日本海军指导,而改由关东军进行率领,改名为江上军编入陆军[22]。利绥号作为江上军较大的舰艇编入江防艇队序列内[23]。这之后数年间利绥号的记载比较模糊而且颇有矛盾之处:根据Weyers手册的记载,利绥号直到1943-1944年都依然列在满洲国海军军舰籍内;但根据Hildebrand等作者的叙述,利绥号在大概1942年时就已经闲置了。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关东军及满洲国军队迅速败退。8月17日,江上军残余舰艇集中到哈尔滨附近,时任江上军司令曹秉森下令全部换上民国国旗。20日苏军进入哈尔滨。24日苏军下令江上军所有人员集结进行训话,乘此机会派兵占领了所有舰只。25日苏军将曹秉森等高级军官作为战犯押解至哈巴罗夫斯克,并解散了江上军[24]。此后利绥号的记录欠奉。有网络来源称苏联将利绥号改名为北京号(TS Pekin),但并无此后的叙述[25]

注释

脚注

  1. ^ Weyer的《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系列均记载为1门88毫米炮,1门50毫米,及两门额外的50毫米炮。疑为轻武器记载有误,此处从《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记载。
  2. ^ 译名参考自《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5]
  3. ^ 3.0 3.1 译名参考自《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5]
  4. ^ 译名参考自《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5]
  5. ^ 译名参考自《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5]
  6. ^ “视察”为北洋政府官职名。
  7. ^ 中国方面一直只承认借出炮弹给红军,否认直接参与战斗。后双方和解时,北京政府的官方声明只承认“借给白俄军的火炮不小心落入赤党之手”。详见廟街事件,及日本干涉西伯利亚#庙街事件
  8. ^ 根据Richard Wright所著《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157页,日军实际上捕获的是利捷号,但错误登记成了利绥号。因此说与中文出版物不符,正文内未予采信。

引用

  1. ^ 1.0 1.1 1.2 1.3 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 1912, p. 12
  2. ^ 2.0 2.1 #近代中国海军,781页
  3. ^ 3.0 3.1 3.2 3.3 Richard Wright,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p. 139
  4. ^ 4.0 4.1 4.2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 Bd. I, p. 171
  5. ^ 5.0 5.1 5.2 5.3 章騫(2013年),第91页
  6. ^ 6.0 6.1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 Bd. I, p. 172
  7. ^ 7.0 7.1 7.2 7.3 7.4 #萨沙,民国海军“利绥”号
  8. ^ #近代中国海军,776页
  9. ^ 9.0 9.1 #近代中国海军,777页
  10. ^ 10.0 10.1 #近代中国海军,778页
  11. ^ 『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9年』第一冊下巻、pp. 773-774
  12. ^ #近代中国海军,779页
  13. ^ #近代中国海军,780页
  14. ^ #近代中国海军,781页
  15. ^ #近代中国海军,782页
  16. ^ #近代中国海军,783页
  17. ^ #近代中国海军,788页
  18. ^ #近代中国海军,794页
  19. ^ #近代中国海军,883-885页
  20. ^ #近代中国海军,885页
  21. ^ 21.0 21.1 陈悦,北境虚兵,51页
  22. ^ 陈悦,北境虚兵,58页
  23. ^ 陈悦,北境虚兵,60页
  24. ^ 陈悦,北境虚兵,62页
  25. ^ 存档副本. [2018-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参考文献

  • Richard Wright.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London: Chatham Publishing. 2000. 
  • Bruno Weyer. 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 XIII Jahrgang 1912 - Mit teilweiser Benutzung amtlicher Quellen. München: J.F. Lehmann's V. 1912. 
  • Alexander Bredt (Hg.). Weyers 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 XXXIV. Jahrgang, 1940. München / Berlin 1940, 3. Neuauflage München 1980: J.F. Lehmann's V. 1940. 
  • Alexander Bredt (Hg.). Weyers 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 XXXVI. Jahrgang, 1943/44. München 1944, 3. Neuauflage Bonn 1996: J.F. Lehmann's V. 1944. 
  • Albert Röhr, Hans-Otto Steinmetz Hans H. Hildebrand.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d. VI. Koehler Verlagsgesellschaft. 1982. 
  • Erich Gröner, Dieter Jung, Martin Maass.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d. I.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82. ISBN 3-7637-4800-8. 
  • Cord Eberspächer. Die deutsche Yangtse-Patrouille. Deutsche Kanonenbootpolitik in China im Zeitalter des Imperialismus 1900-1914. Bochum. 2004. 
  • Meister, Jürg. Die Marine von Mandschukuo 1931-1945. Marine-Rundschau. 1981: 148–156. 
  • 海军司令部《近代中国海军》编辑部 (编). 近代中国海军. 海潮出版社. 1994. ISBN 978-7-80054-589-4. 
  • 陈悦. 北境虚兵:伪满洲国江防部队的军舰. 现代舰船. 2013, (1月B刊). 
  • 章騫. 無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全史.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474-0541-3 (中文).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