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餘慶堂

坐标24°56′03″N 121°17′15″E / 24.934041°N 121.287434°E / 24.934041; 121.28743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德餘慶堂
位置桃園市八德區建國路168號
建成时间1936年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祠堂
评定时间2019年9月25日
詳細登錄資料

八德餘慶堂,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八德區邱姓祠堂,風格為日式洋房,1936年完工,二戰時作為日軍飛行第13戰隊隊員的宿舍,列歷史建築

歷史

由來

入口

世居於八德的邱姓一族祖籍詔安秀篆[1],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邱強芝帶兩兒子從大溪登岸再至八塊厝定居[2]。邱強芝與邱漢明、邱日培、邱理臣都是同姓的詔安人,皆在乾隆初葉時到八塊厝開墾[3]。另外有從南靖縣來的邱如海起初也居住八塊厝,但是兒子邱培蘭日後遷居宜蘭,成為當地邱氏的始祖[4]

據邱強芝長子後代邱文華表示,大正十二年(1923年),十三、四世為紀念並未到臺灣的第四世邱蓮塘建立了餘慶堂,是八德7座邱氏祠堂輩分最高的[2]。餘慶堂管理員邱榮吉表示,此祠堂原先兼作佃農的宿舍,原先是土埆厝[1]冬至時,族人會在此祭祖、報告帳目、撥祭祀金[2]。離餘慶堂不遠處,便是邱氏家族的餘慶居[1]

1930年代,餘慶堂管理人邱昌福向族人邱長庚提議翻修,並委由邱長庚胞弟邱鴻光協助[1]。受日本教育影響的邱鴻光與建築師,將餘慶堂改建為日式洋房形式,成為今貌[1][5]。建築師薛琴分析此建物風格,認為雖為台灣師傅建立,但許多細節與工法屬於日式,不被歸類為閩、客建築,如黑瓦使用技術性較高的還原燒以增耐候性與肅穆感、裝設透氣用的老虎窗、窗戶採取上拉開闔設計等[1]

近代

背側

1936年餘慶堂翻修完成後,因與原居住在此的佃農發生糾紛,便由時任大湳公學校校長的邱創忠出面調解,邱創忠因此遷入此祠堂作管理員[1]

二戰期間,餘慶堂受日軍徵用,作為陸軍飛行戰隊隊隊長駐所、戰機疏散區通訊指揮中心[6]。右側空間作為醫務室[1]。邱創忠次子為邱垂宇[1],他回憶日軍飛機曾停在家背側[7]。他說「誠」特別攻擊隊隊員住到餘慶堂的家裡期間,隊長山本薰中尉也僅23歲,其餘隊友都很年輕[8]。對於被徵用的原因,祭祀公業邱蓮塘代表邱仁政解釋,這是因餘慶堂離八塊厝飛行場僅大約2公里、周圍有大片竹林可躲空襲、加上日式風格、與邱創忠身為地方仕紳[1]。二戰後,邱家將建物收回當祠堂[6]。邱垂宇至高三決定報考中華民國空軍官校時,母親還以借住家中的特攻隊員從未歸來為由反對[7]

1976年後,八德鄉陸續設立工廠,農村景物消失[3]。後來由邱文華作餘慶堂管理員,晚年從事八德地區的文史工作[2]。邱家主動將此祠堂提報並列為歷史建築[1]。2019年9月25日,餘慶堂因建築風格、日軍徵用與反映邱姓家族在八德的歷史等理由,公告為歷史建築[6]。2020年8月14日至9月30日,餘慶堂展出前空軍桃園基地相關文史資料,由邱垂宇以黑蝙蝠中隊退役身分解說[8]

參考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董昱. 大城小事 》桃園八德餘慶堂 黑瓦綠牆的優雅 【大城小事 》桃園八德餘慶堂 黑瓦綠牆的優雅】. 民報. 2020-07-30 [2024-05-20]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邱文華、曹欽榮. 【重生與愛】系列五 戰地歸來 七年牢災 ― 邱景耀訪談紀錄(下). 民報. 2014-12-22 [2024-05-20] (中文(臺灣)). 
  3. ^ 3.0 3.1 劉愛生. 【改制縣轄市倒數計時】八德鄉要升級了. 聯合報. 1994-12-30 (中文(臺灣)). 
  4. ^ 王秋霖. 掌印契約 見證土地交易史. 中國時報. 2006-12-21 (中文(臺灣)). 
  5. ^ 許倬勛. (桃園)歷史建築餘慶堂 修復活化擬作故事館. 自由時報. 2023-01-05 [2024-05-20] (中文(臺灣)). 
  6. ^ 6.0 6.1 6.2 蔡依珍. 桃園八德餘慶堂通過文資審議 將設故事館. 中國時報. 2023-01-05 [2024-05-20] (中文(臺灣)). 
  7. ^ 7.0 7.1 郭政芬. 追飛機少年!黑蝙蝠中隊教官邱垂宇「一生奉獻給飛行」. 聯合報. 2023-09-17 [2024-05-20] (中文(臺灣)). 
  8. ^ 8.0 8.1 蔡依珍. 空軍桃園基地展9旬飛行教官說活歷史. 中時電子報. 2020-08-16 [2024-05-20]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