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File:光复纪念亭-亭内石刻1.jpg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這個檔案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原始檔案(2,048 × 1,536 像素,檔案大小:1.17 MB,MIME 類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粵秀山上光復紀念石坊跋語

辛亥秋九武昌反正後一月吾粵遂舉義旂(旗),大好河山赫然光復甚盛世也。先是革命同志奉總理孫公命在港組織機闗(關)密謀舉義,粵督張鳴歧聞之聲言獨立㕥(以)圖抵拒,並𣣔(慾)戀棧仍握政權。僑港同志窥(窺)破其奸,於香港會議時楊同志西巖大聲疾呼:㕥(以)張爲殘殺七十二烈士之元𠒋(兇),何可忝任廣東都督。闔座和之。旋推舉港僑三十人與煜堂等隨同胡漢民同志晉省忝與諮議局大會議。港團提出意見,遂一致推戴胡公漢民為都督,宣布獨立。而粵局㕥(已)定時,則義軍雲集,清吏宵遁,庫藏如洗,饟稰告匱。僑港同志爰㕥(以)籌餉爲己任,即趁輪囬(回)港開會於舟中決議在香港設籌餉局,並公推楊西巖為正主席,鄧仲澤副之,林護、歐彬為司庫,余斌臣、伍耀庭爲司理,譚煥堂為參謀,餘如譚肇康、伍于簪、李文啟、姚樂臣、朱伯元、鄭幹生、吳東啟、胡鼎男、伍學熀、黃汪波、張兆蘭、譚亦僑、李幹廷、吳性初、朱佐中、譚教五、馮昌璉、黎榮洛、馮兆堃、麥性湖、冼志等皆局員也。即席籌議募捐方法,楊西巖則慨然曰,請自隗始。因而同聲相應,不半日已集得現金四十八萬餘元,登即僱港輪河南號運省繳庫。不逾月續籌得二百萬元先後解交省庫備用,于(於)是津滬各報宣傳殆徧(遍)。清廷㕥(以)民意所趨,大局已去,始有南北議和之舉。及南北統一,又解中央協欵(款)八十萬元。在負責籌捐者祇(只)求盡國民之義務,不知其他。而港僑之踊躍輸將已成鉅萬。除首次籌欵(款)四十八萬餘元已奉政府償還外,餘不過問,亦不受酬,誠足多也。今日者吾國統一實現固足㕥(以)慰。總理在天之靈亦可㕥(以)副港僑當日之望也。請諸政府得許建坊,爰贅數言永留紀念。

中華民國十七年十一月 日前廣東財政司司長李煜堂謹識
該照片的内容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单位。編號:
CNGD-020-177
日期
來源 自己的作品
作者 Kunwi

授權條款

我,本作品的著作權持有者,決定用以下授權條款發佈本作品:
w:zh:創用CC
姓名標示 相同方式分享
您可以自由:
  • 分享 – 複製、發佈和傳播本作品
  • 重新修改 – 創作演繹作品
惟需遵照下列條件:
  • 姓名標示 – 您必須指名出正確的製作者,和提供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表示是否有對內容上做出變更。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來行動,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授權條款是對您許可或是由您所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 如果您利用本素材進行再混合、轉換或創作,您必須基於如同原先的相同或兼容的條款,來分布您的貢獻成品。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曝光時間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0.02 秒鐘

焦距比數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2.8

焦距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3.599609375 公釐

ISO速度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64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使用者備⁠註
目前2013年9月26日 (四) 08:44於 2013年9月26日 (四) 08:44 版本的縮圖2,048 × 1,536(1.17 MB)KunwiUser created page with UploadWizard

下列頁面有用到此檔案:

全域檔案使用狀況

以下其他 wiki 使用了這個檔案: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