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楊梅錫福宮-楊梅錫福宮03-開.jpg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這個文件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文件(3,500 × 2,333像素,文件大小:1.17 MB,MIME类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臺灣):楊梅錫福宮,位在楊梅壢街,地址在楊梅區紅梅里大華街172-1號。相傳為先民為祈求生活平安,自中崙溪南三元宮(在新竹縣新豐鄉)迎回三官大帝奉祀,並建立巡祀制度。到嘉慶13年(1808)因巡祀制度諸多不便,遂由地方人士集資倡議建廟,並由「諸協和」墾號捐地13甲,將福德祠改建並更名為「三界廟」。 明治28年(1895)遭日軍占為營舍,翌年地方人士發起改建,未完工又被充當楊梅壢警察署廳舍使用,直到明治37年(1904)返還,但已不堪使用。大正元年(1912),地方賢達以福德祀財產支出,遷地於伯公山山麓。大正5年(1917)竣工更名「錫福宮」。昭和16年(1941)遭一精神病患縱火致廟宇全毀,被改為日軍軍用稻草袋供應處。直到戰後才再度重建。宮內同祀觀音佛祖、天上聖母、註生娘娘、神農大帝、文昌帝君、關帝聖君、福德正神、地藏王等。錫福宮設有管理委員會,委員由信徒代表大會選出,再相互推舉出主任委員,負責宮內各項事務處理。祭祀範圍範圍包括舊名楊梅壢、水尾、大平山下、崩陂、秀才窩、水流東等區域,即今楊梅區紅梅、梅江、梅新、楊梅、水美、永寧、大平及東流里等8個里。信徒多以女性、老年及務農居民為主。除定期在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實施三官誕祭典外。農曆8月15日中秋時,實施祭祀活動及演劇。
来源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61656&IndexCode=Culture_Place
作者 創作者:林煒舒。貢獻者:桃園市政府
相机位置24° 54′ 24.58″ 北, 121° 08′ 33.78″ 东 Kartographer map based on OpenStreetMap.在以下服务上查看本图像和附近其他图像: OpenStreetMapinfo

许可协议

w:zh:知识共享
署名
本文件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3.0 台湾许可协议授权。
您可以自由地:
  • 共享 – 复制、发行并传播本作品
  • 修改 – 改编作品
惟须遵守下列条件:
  • 署名 – 您必须对作品进行署名,提供授权条款的链接,并说明是否对原始内容进行了更改。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来署名,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许可人认可您或您的使用。

说明

添加一行文字以描述该文件所表现的内容

此文件中描述的项目

描繪內容

知识共享署名3.0台湾 简体中文(已转写)

24°54'24.581"N, 121°8'33.778"E

曝光时间 简体中文(已转写)

0.0125

焦距 简体中文(已转写)

72 毫米

image/jpeg

文件历史

点击某个日期/时间查看对应时刻的文件。

日期/时间缩⁠略⁠图大小用户备注
当前2022年4月13日 (三) 05:512022年4月13日 (三) 05:51版本的缩略图3,500 × 2,333(1.17 MB)Muyueh Bot

以下2个页面使用本文件:

全域文件用途

以下其他wiki使用此文件:

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