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板齒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板齒犀屬

板齿犀属
化石时期:晚中新世-晚更新世
7–0.035 Ma
西伯利亞板齒犀 E. sibiricum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科: 犀科 Rhinocerotidae
亚科: 板齒犀亞科 Elasmotheriinae
属: 板齿犀属 Elasmotherium
J. Fischer, 1808
模式種
Elasmotherium sibiricum
  • 西伯利亞板齒犀
    E. sibiricum (模式種)
  • 高加索板齒犀
    E. caucasicum
  • 哈氏板齒犀
    E. chaprovicum
  • 斐氏板齒犀
    E. peii
  • 原始板齒犀
    E. primigenium

板齒犀屬學名Elasmotherium)是一類已经灭绝的大型犀牛,生存於中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晚期的歐亞大陸,約於35,000年前滅絕,為板齒犀亞科英语Elasmotheriinae下生存年代最晚的演化支[1]

板齒犀屬的平均高約2米及長5米,前額上有長達2米的角,估計重達5噸。牠的腳較其他犀牛長,適合躍步,姿勢有點像,有可能善於奔跑。牠的牙齒像現今的馬,可以吃矮小的植物。牠於上新世晚期的中亞出現,在東歐生存至更新世中期,其起源可能是中華板齒犀

最近期的物種西伯利亞板齒犀,分佈在更新世的俄羅斯南部、烏克蘭摩爾多瓦古板齒犀裴氏板齒犀生活在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的中國東部,估計於約1600萬年前消失。俄羅斯最古老的板齒犀物種是生存在上新世晚期黑海高加索板齒犀

描述及古生物學

像獨角獸的板齒犀模擬圖。
板齒犀(淺灰)與人類及其他犀牛的體型大小比較。其他犀牛分別為:巨犀(深灰)、白犀牛(紅)、印度犀牛(青)、黑犀牛(黃)、蘇門答臘犀牛(綠)

板齒犀的形態特徵產生了兩個有關牠們出現及棲息地的假說。第一個是較為廣泛接受,指板齒犀是大型的長毛動物,前額有大角,但是卻未曾發現這角的化石。而基於牠們幼長的四肢,估計是生活在廣闊的草原。另一個則基於板齒犀的牙齒頭顱骨形態,指牠同時也是生活在河岸帶群落生境。因為板齒犀沒有犬齒及發展完好的外側突,顯示牠們的頭部會向外側移動,可能是來吃草的。另外牠的齒列亦是高冠齒,顯示其食物中有礦物顆粒,而這些顆粒往往都在濕潤泥土的植物中找得到。

目前已知的西伯利亞板齒犀體長可達 4.5米(15英尺),肩高超過 2米(6英尺7英寸);而根據一枚大小遠大於西伯利亞板齒犀的高加索板齒犀臼齒化石,高加索板齒犀的體長至少可達 5米(16英尺),體重估計約 3.6—4.5公噸(4—5短噸)[2]。兩種板齒犀都是犀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趨近猛犸象而遠大於披毛犀[3][4]。足為蹄行,前肢較後肢長,均具 3 趾及殘遺的第五掌骨[5]

滅絕

板齒犀屬最初被認為是約於200,000年前滅絕[1],但是發現於哈薩克巴甫洛達爾州的西伯利亞板齒犀顱骨碎片顯示牠們約於36,000–35,000年前仍生存於西西伯利亞平原[1],在西伯利亞的Smelovskaya和Batpak洞穴中,也曾發現地層年代約50,000年前的板齒犀遺骸,推測是由掠食者拖入洞穴中的[6]

這個時間時值第四紀滅絕事件,在該時期許多體重重於45公斤的大型哺乳動物均走向滅絕。此時恰好氣候逐漸變的寒冷,使得草與其他植披逐漸被苔蘚地衣取代,加上人類的遷入[1],推測這就導致了板齒犀屬的滅絕。

逸聞

一般相信板齒犀已經滅絕,但是根據瑞典百科全書科學作家維利·萊(Willy Ley)所述,板齒犀有可能生存至俄羅斯鄂溫克族的傳說出現。另外,中世紀阿瑪德·伊本法德蘭(Ibn Fadlan)亦記載了一種像板齒犀的動物。

一些人指其實獨角獸傳說其實就是未滅絕的板齒犀,因為板齒犀的形態與獨角獸的描述相似。

圖庫

復原圖

化石

參見

參考

  1. ^ 1.0 1.1 1.2 1.3 Kosintsev, P.; Mitchell, K. J.; Devièse, T.; van der Plicht, J.; Kuitems, M.; Petrova, E.; Tikhonov, A.; Higham, T.; Comeskey, D.; Turney, C.; Cooper, A.; van Kolfschoten, T.; Stuart, A. J.; Lister, A. M. Evolution and extinction of the giant rhinoceros Elasmotherium sibiricum sheds light on late Quaternary megafaunal extinctions.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9, 3 (1): 31–38 [2024-08-10]. Bibcode:2018NatEE...3...31K. PMID 30478308. S2CID 53726338. doi:10.1038/s41559-018-0722-0. hdl:11370/78889dd1-9d08-40f1-99a4-0e93c72fccf3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7). 
  2. ^ Zhegallo 2005,第20–21頁
  3. ^ Cerdeño, Esperanza; Nieto, Manuel. Changes in Western European Rhinocerotidae related to climatic variations (PDF). Palaeo. 1995, 114 (114): 328. doi:10.1016/0031-0182(94)00085-M. 
  4. ^ Cerdeño 1998,第25頁
  5. ^ Belyaeva, E.I. About the Hyroideum, Sternum and Metacarpale V Bones of Elasmotherium sibiricum Fischer (Rhinocerotidae) (PDF). Journal of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 1977, 20: 10–15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6. ^ Kosintsev, Pavel. Relict Mammal Species of the Middle Pleistocene in Late Pleistocene Fauna of the Western Siberia South. Titov, V.V.; Tesakov, A.S. (编). Quaternary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the Southern Russia: connections between Europe, Africa and Asia: Abstra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QUA-SEQS Conference (Rostov-on-Don, June 21–26, 2010) (PDF). Rostov-on-Don: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 2010: 78–79 [26 March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8 September 2010).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