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模参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拉Curve

常模参照(又名評分曲線,俗稱為拉曲線、港式中文稱拉Curve[1][2][3][4][5])是一種教育界常用的評級方法,英式英語稱為marking on a curve美式英語稱為grading on a curve ,又稱為curved grading、bell curvinggrading curves)是以預先設定的常態分佈(即高斯分佈)形式評核學生的分數或等級[6]

術語「曲線」(Curve)是指以圖表形式展示常態分佈的概率密度的曲線大學常用的評級方法GPA便是使用常模参照來區分一級、二級及三級榮譽。而著名的香港中學會考(HKCEE)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KALE)便是採用拉Curve形式評分。

常模参照的其中一個方法是通過預先設定的百份比,來界定評分在一個區間之間的學生奪得相應的等級,亦可以通過這個方法來設定一個等級跟下一個等級的界線。假設在香港中學會考的數學科中,分別設有A、B、C、D、E、F及U共七個等級,而前5%的學生奪A,下10%的學生奪B,下15%學生奪C,下20%學生奪D,下40%學生奪E,最後10%學生奪F或U。如果滿分是100分,考生有10,000人,亦即前500名的學生可奪得A級。假如排第500名的學生的得分是89分,一個常見的處理方法是將89分設定為A跟B級的界線,奪得89分或以上便能獲得A級,因此在常模参照之後得到A級的學生不一定是剛好5%,在這個方法之下,奪得A級的學生有可能會大於5%。

常模参照的好處是避免學生因試卷的深淺而令表現不穩定,特別是在使用學分制的大學當中,如果第一學期的試卷比第二學期的簡單,那麼若採用水平參照的計分方法,有可能會對第二學期的學生不公平。而壞處則是顯然易見的,會造成考生們的直接競爭,有可能形式惡性對立關係,亦有可能因不同屆別的考生水平差異而無法評核出考生的真實水平。因此,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中便從常模参照改為水平參照,使得評級系統更具參考性。

參考資料

  1. ^ 5*5**「拉Curve」成績或受影響. www.takungpao.com.hk. [9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2. ^ 【英語筆欄】DSE評級睇水平 摘星方「拉curve」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9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3). 
  3. ^ 全民免費考DSE 學友社拆解DSE拉curve影響考生成績之謎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topick.hket.com. [9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4. ^ 【DSE免費考】自修生日校生齊拉curve? 教育局:同採用水平參照. 香港01. 1 March 2018 [9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5. ^ 拉曲線評成績,孰好孰壞?. 14 September 2016 [9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8). 
  6. ^ Roell, Kelly. What is Grading on a Curve?. About.com. [November 13,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