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州 (唐朝)
(重定向自广州 (后唐))
唐朝贞观九年(635年)改显州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省泌阳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桐柏、社旗、方城、唐河等县地。天宝初改置淮安郡,乾元初复名唐州,天祐三年(906年)移治泌阳县(今河南省唐河县),后改名泌州。五代后唐改名广州,后晋改名泌州,后汉复名唐州。金朝时,户一万一千三十一。领四县、四镇:泌阳县(胡阳镇)、比阳县(羊棚镇)、湖阳县(罗渠镇)、桐柏县(许封镇)。元朝时,属南阳府,辖泌阳县。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废泌阳县入唐州,十三年(1380年)废唐州。
隋代行政区划变遷 | |||||||||
---|---|---|---|---|---|---|---|---|---|
区划 | 開皇元年 | 区划 | 大業3年 | ||||||
州 | 郢州 | 唐州 | 鄀州 | 基州 | 郡 | 竟陵郡 | |||
郡 | 石城郡 | 漢東郡 | 滶川郡 | 遂安郡 | 武寧郡 | 章山郡 | 上黄郡 | 县 | 長寿县 藍水县 滶川县 漢東县 清騰县 乐乡县 丰乡县 章山县 |
县 | 長寿县 | 藍水县 滶水县 上蔡县 |
滶川县 滶陂县 |
梁安县 | 乐乡县 武山县 |
丰乡县 | 禄麻县 |
唐朝唐州辖县 | |
---|---|
622年 | 枣阳县、舂陵县(废除清潭县) |
627年 | 枣阳县(湖阳县来属,废除舂陵县) |
635年 | 与显州合并,下辖比阳县(治所)、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方城县、枣阳县、湖阳县 |
636年 | 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方城县、湖阳县(枣阳县改属隋州) |
715年 | 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湖阳县(方城县改属仙州) |
725年 | 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湖阳县(增上马县) |
733年 | 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湖阳县、上马县(方城县来属) |
742年 | 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湖阳县、上马县(改为泌阳县)、方城县 |
769年 | 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湖阳县、泌阳县(方城县改属仙州) |
770年 | 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湖阳县、泌阳县(方城县来属) |
817年 | 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湖阳县、泌阳县、方城县(遂平县来属) |
821年 | 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湖阳县、泌阳县、方城县(遂平县改属蔡州) |
906年 | 泌阳县(改治)、比阳县、桐柏县、平氏县、慈丘县、湖阳县、方城县 |
- 唐朝唐州刺史
- 张德言(贞观年间)
- 郑福祥(贞观年间)
- 周仲隐(647年—649年)
- 乐彦玮(龙朔年间)
- 元义端(唐高宗时)
- 王千石(唐高宗、武后间)
- 王德玄(唐高宗、武后间)
- 皇甫乾遂(唐高宗、武后间)
- 李上善(690年)
- 李千里(天授年间)
- 魏正见(武周时)
- 韦铣(武周时)
- 高询(唐中宗时)
- 刘知柔(唐睿宗时)
- 侯莫陈起(开元前期)
- 白知节(725年)
- 窦希璬(开元年间)
- 李适之(开元年间)
- 高力牧(开元年间)
- 李如玉(开元年间)
- 李浦(开元末年)
- 张思鼎(739年)
- 淮安郡太守
- 崔晖(唐代宗时)
- 郑文简(大历年间)
- 刘子骞(建中年间)
- 薛翼(786年)
- 程志烈(贞元年间)
- 窦群(806年)
- 李道古(809年—811年)
- 浑镐(812年)
- 田秀诚(814年)
- 令狐通(815年)
- 高霞寓(815年—816年)
- 袁滋(816年)
- 阳旻(816年)
- 李进诚(817年)
- 令狐通(818年—819年)
- 桂仲武(819年)
- 韦彪(820年)
- 杨归厚(821年)
- 王翼(宝历、大和年间)
- 冯审(大和年间)
- 赵蕃(837年)
- 崔某(840年)
- 蒋係(会昌年间)
- 郑某(854年)
- 孟璲(大中年间)
- 杨戴(867年)
- 杨磻(871年)
- 赵匡凝(中和年间—892年)
- 赵匡璠(892年—898年)
- 孙审符(906年)
- 李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