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十八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十八界梵语Aṣṭādaśan dhātavaḥ),佛教术语,是一种(dhātu)的分类法,最为佛教论师所重视。将有情众生的世间法分成三大类别:六内界六外界六识界,代表世间法中最重要的十八种境界或者不同的功能。

概述

十八界分为六根界、六尘界和六识界:

  • 六根界:能见之根,名为眼界。能闻之根,名为耳界。能嗅之根,名为鼻界。能尝味之根,名为舌界。能觉触之根,名为身界。能觉知之根,名为意界。
  • 六尘界:眼所见一切色境,名为色界。耳所闻一切音声,名为声界。鼻所嗅一切香气,名为香界。 舌所尝一切诸味,名为味界。触即触著,身所觉冷暖细滑等触,名为触界。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 六识界(六转识):识依眼根而能见色,名眼识界。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识依意根而能区分辨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

十八界的体性:其中的六根中前五根,再加上五尘代表的是代表了物质层面的色法。其中的六识,再加上六根中的最后的意根及阿来耶识与六尘中的法尘则是代表了精神层面的心法。代表世间的十八界一一法─六根、六尘、六识,皆是因缘和合、生住异灭,因缘而生、因缘而灭,都是无常、苦、空、无我,非真实的法。

初始定义

杂阿含经·四五二经》等定义了十八界:

各宗派观点

部派佛教

大毘婆沙论》称:十八界中六识界是能依,六内界是所依,六外界是境界[1]。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都具有十八界,六识身无间已灭名意界[2]。十八界是为钝根者说[3]。十八中界略出少分施设六界,识界能生、四大种能养、空界能长有情色、无色身,结生入胎的作用,使之区别于取蕴[4]意根二十二根之一,它有二种含义:一、能续后有,二、自在随转,或自在令他随顺[5]

在《法蕴论》中,定义的意根合并了意界和意处的含义,意根也是心意识的合称[6]。在《品类论》中,定义了意界和与之含义一致的意处,定义意根是六识身[7]。在《大毘婆沙论》中,定义了意界,意处就是七心界即六识界和意界,而意根与意界同义[8];十八界实体有十七或十二个,要么去掉意界,要么去掉六识界而同于十二处[9]。在《舍利弗阿毘昙论》中,意界是知法念法之初心,意识界是不离彼境界之相似心[10]

瑜伽行唯识学派

瑜伽行唯识学派在其阿毘达磨体系中承袭了十八界理论,并将其“十一识”学说配入十八界中。无著摄大乘论[11]

眼等五内界对应“身识”,六识界对应“能受识”,意界与“身者识”、“受者识”二者的关系,有两种学说:

  • 世亲摄大乘论释》:“谓身、身者、受者识者:身,谓眼等五界。身者,谓染污意。能受者,谓意界。”
  • 无性摄大乘论无性释》:“谓身、身者、受者识者:如后当说,眼等六内界为性,如其所应。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识。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

此二释论之间的不同体现了唯识古学和唯识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导致了第七识阿陀那识还是末那识等诤论。汉传法相宗采用了无性论师的学说[12]。意界二分,其中“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即意根末那识,对应“受者识”;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对应“身者识”,即阿赖耶识[13]

如来藏学派

如来藏缘起宗的经论中,十八界等其性”即如来藏[14] [15]

注释

  1. ^ 大毘婆沙论》:“问:若十八界名有十八,体或十七,或十二者。云何建立十八界耶?答:以三事故,建立十八,一以所依,二以能依,三以境界。以所依故立六内界,谓眼界乃至意界。以能依故立六识界,谓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以境界故立六外界,谓色界乃至法界。问:若以所依、能依、境界,各有六故,立十八界有差别者,诸阿罗汉,最后念心,应非意界,依彼不能生后识故。答:彼亦是意界,依彼不能生后识者,非彼为障,但馀缘障故,后识不起。设后起者,亦作所依,如有馀缘不生芽等,岂沃壤地非芽等依。”
  2. ^ 大毘婆沙论》:“此十八界过去、未来、现在皆具。问:过去可有此十八界,以六识身无间已灭,名意界故。未来、现在如何亦有十八界耶?答:此十八界依相而立,三世各有十八界相,若未来、现在识无意界相者,过去识亦应无以相无转故。问:等无间缘未来未有,现在过去亦应不立,此既得立,意界应然。答:等无间缘依用而立,未来未有等无间法故,不可立等无间缘,设立于谁有此缘用。此十八界依相而立,未来虽无识所依用,而已有识可立所依,故此与彼不可为例。诸阿罗汉,最后念心,虽非等无间缘,而是意界,准此应知。”
  3. ^ 大毘婆沙论》:“问:佛为何等所化有情,说蕴、处、界,广略三法。答:……复次世尊所化有三种根,谓钝、中、利,为钝根者,说十八界。为中根者,说十二处。为利根者,说五蕴。……”
  4. ^ 大毗婆沙论》:“世尊施设十八界已,复于此中略出少分,施设六界。故此六界,十八界中,摄五界全、四界少分。五界全者,谓前五识界;四界少分者,谓色、触、意及意识界;此中空界,摄色界少分;地、水、火、风界,摄触界少分;识界摄意界、意识界少分,以此二界,通有漏、无漏,识界唯摄有漏分故。……复次,由此六界,能生、能养、能长有情色、无色身故,复施设。能生者,谓识界;能养者,谓地、水、火、风界;能长者,谓空界。复次,由此六界,能引、能持、能增有情色、无色身故,复施设。能引者,谓识界;能持者,谓地、水、火、风界;能增者,谓空界。复次,由此六界,是根本有情事,是遍行有情事,是无始有情事,是无分别、有分别有情事故,复施设。根本有情事者,谓欲、色界受生有情,从结生心乃至死有,无此六界无势用时。……”“问:蕴、取蕴、界有何差别?答:……复次、于有为法,施设蕴;于有漏法,施设取蕴;于有情数法,施设界。复次、蕴,有流转、还灭作用;取蕴,唯有流转作用;界,有结生入胎作用。”
  5. ^ 鞞婆沙论》:“意根二事为增上缘,一者、次生当来有,二者、自在。次生当来有者,如所说:‘阿难,若识不入母胎,宁名色膜渐厚不?阿难曰,不也,世尊。’是谓次生当来有也。自在者,如所说:‘比丘,心牵世间,心烦恼,心生自在。’”
    阿毘昙毘婆沙论》:“意根于二处,作威势缘胜,一、令未来有相续,二、自在令他随顺。令未来有相续者,如说:‘佛告阿难,若识不在母身,名色成迦罗罗不?答言,不也。’自在令他随顺者,如说:‘比丘当知,心能将世间,能生世间,若心生处,皆得自在。’”
    大毘婆沙论》:“意根于二处增上,一、能续后有,二、自在随转。能续后有者,如说:‘识若不托母胎,名色得成羯逻蓝不?不也,世尊。’自在随转者,如说:‘世间心所引,亦为心所劳,心若于彼生,皆自在随转。’”
    真谛世亲阿毘达磨俱舍释论》:“意根,于托后有相应,及随从自在中增上。此中后有相应者,如经言:‘是时乾闼婆,于二意中随一现前,或与欲相应,或与瞋相应。’随从者,如偈言:‘意引将世间,意转令变异,是意根一法,一切法随行。’”
    玄奘世亲阿毘达磨俱舍论》:“意根二者,谓能续后有,及自在随行。能续后有者,如契经言:‘时健达缚于一心内,随一现前,谓或爱俱,或恚俱等。’自在随行者,如契经言:‘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随行。’”
  6. ^ 法蕴论》:“云何意根?谓:
    • 意于法,已、正、当,及彼同分,是名意根。
    • 又、意增上发意识,于法,已、正、当了别,及彼同分,是名意根。
    • 又、意于法,已、正、当碍,及彼同分,是名意根。
    • 又、意于法,已、正、当行,及彼同分,是名意根。
    如是,过去、未来、现在诸所有意,名为意根,亦名所知,乃至等所证。此复云何?谓:心、意、识。或地狱,乃至或中有,或脩所成,所有名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谓:名意,名意处,名意界,名意根,名知,名道路,乃至名此岸。如是,意根是内处摄。”
  7. ^ 世友阿毘达磨品类足论》: “意界云何?谓:意于法,已、正、当了,及彼同分。法界云何?谓:法为意,已、正、当了。意识界云何?谓:意及法为缘,生意识,如是意为增上,法为所缘,于意所识法,诸已、正、当了别,及彼同分。”
    “意处云何?谓:意是法已、正、当能了,及彼同分。法处云何?谓:法是意已、正、当所了。”
    “心云何?谓:心、意、识。此复云何?谓:六识身,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识云何?谓:依意根,了别诸法。”“意根云何?谓:六识身。”
  8. ^ 大毘婆沙论》:“问:意界云何?答:诸意于法,已、正、当了,及彼同分,是名意界。已了法者,谓:过去意界;正了法者,谓:现在意界,当了法者,谓:未来意界;及彼同分者,谓:未来毕竟不生意界,无有过去现在意界,是彼同分。心心所法,必托所缘方能起故,由此未来当生意界,亦必是同分。问:意界若缘十七界,起是同分不?答:亦是同分,如眼界等,有见等用,必是同分。意界亦尔,有了用者,即名同分。”
    “此十八界,即十二处故,应略之入十二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心界即意处,法界即法处。”
    “问:眼根云何?……眼如界中广说,乃至意根,说亦如是。”
  9. ^ 大毘婆沙论》:“问:此十八界名有十八,实体有几?答:此界实体,或有十七,或有十二。若说六识,便失意界,离六识身,无别意界,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实体十七。若说意界,便失六识,离此意界,无别六识,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实体十二。如名与体,名施设、体施设,名异相、体异相,名异性、体异性,名差别、体差别,名建立、体建立,名觉、体觉,应知亦尔。”
  10. ^ 舍利弗阿毘昙论》:“云何意根?意入,名意根。云何意根?识阴,名意根。云何意根?若心、意、识,六识身,七识界,名意根。
    • 云何意根?若识,过去、未来、现在,内、外,麁、细,卑、胜,远、近,是名意根。
    • 云何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云何眼识身?缘眼、缘色、缘明、缘思惟,以四缘识生,已生、今生、当生、不定,是名眼识身。云何耳、鼻、舌、身、意识身?缘意、缘法、缘思惟,以三缘识,已生、今生、当生、不定,名意识身,是名六识身。
    • 云何七识界?眼、耳、鼻、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云何眼识界?若识,眼根生,色境界,已生、今生、当生、不定,名眼识界。云何耳、鼻、舌、身识界?若识,身根生,触境界,已生、今生、当生、不定,名身识界。云何意界?意知法、念法,若初心,已生、今生、当生、不定,是名意界。云何意识界?若识相似,不离彼境界,及馀相似心识,已生、今生、当生、不定,名意识界,是名七识界。”
  11. ^ 北魏佛陀扇多无著摄大乘论》:“是中何者他性相?所有阿犁耶识种子中,虚妄分别所摄识。彼复何等?身与受用识,彼所受用识,受用识,时识,数识,方处差别、假意识,自他分别、善道恶道生灭识。是中所有身与受用识,及彼所用识,及受识、所有时、数、分别、假识者,彼语言习种子因生故;所有自他分别识,彼身见习种子因故;所有善道恶道生死者,彼为因缘习种子因故;此诸识一切尘、一切道烦恼所摄。……是中身与受用识等,六内眼等尘应知;彼所受用识者,六外尘色等应知;彼能受用识者,六种眼识等尘应知;此诸识馀识差别应知。”
  12. ^ 玄奘成唯识论》:“又相等四法、十一识等论,皆说为依他起摄故。”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十一识者,一身,二身者,三受者,四彼所受,五彼能受,六世,七数,八处,九言说,十自他别,十一善恶趣死生识。眼等五根,名身。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
  13. ^ 圆测解深密经疏》:“故《摄大乘》云。论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虗妄分别所摄诸识。……然此诸识有差别者。若依无性: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识;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解云:无性论意,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即是赖耶,名身者识;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即是末那,名受者识。若依世亲,与此相翻:第七末那,名身者识;第八赖耶,名受者识。故彼论云:身者,谓染污意;受者,谓意界。又此诸识,数有差别。若依《梁论》及《成唯识》,皆云十一;若依《摄大乘》,自有两文,前文十一,后文十二,谓开善趣恶趣死生识,以为二故,一善趣恶趣识,二死生识。故彼论云:业果异熟无数量故,所受死生无数量故。无性释云:善趣恶趣及与死生。解云:说故及言,故知十二;世亲不释,故为十一,于理无违。”
  14.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2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CBETA, T19, no. 945, p. 114, a15-25)
  15. ^ 《瑜伽师地论》卷96 :“又由无色意处所依所缘自类流转差别。当知建立有十八界。”(CBETA, T30, no. 1579, p. 850, a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