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狀物
在行星地質學中,冕狀物(Corona,複數形 coronae)是行星表面的一種卵形結構。這種結構出現在金星和天王星的衛星天衛五。此種地形可能是由地表下熱物質上湧形成。
金星上的冕狀物
金星上的冕狀物是類似皇冠的大型(直徑通常是數百公里)火山活動地質特徵。
冕狀物首先是在1983年由金星15號和金星16號的合成孔徑雷達影像中確認,而這些區域有部分過去被認為是撞擊坑。
一般認為冕狀物是因為金星地函中的羽狀熱物質向上推動金星外殼,形成圓頂狀結構,之後中心崩潰,且岩漿冷卻並從側面流出,留下皇冠狀結構:冕狀物。
金星上最大的冕狀物是阿爾忒彌斯冕狀物,直徑2100公里。
天衛五上的冕狀物
天王星衛星天衛五上的這種卵形結構相對於其體積是相當大的。可能是由貫入作用形成:高溫冰的上升[1]。
注釋
- ^ R., Pappalardo; Greeley, R. Structural evidence for reorientation of Miranda about a paleo-pole. In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 Twenty-Four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Part 3: N-Z: 1111–1112. 1993 [2006-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