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不合作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不合作运动(英语:Non-cooperation movement);印地语असहयोग आन्दोलन),又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20—1922年和1930—1934年发生于英属印度全境,后来成为一些政治运动的模范。

一战结束后(1918年),英国印度的统治转趋严厉,反英运动随之兴起,要求独立自治的呼声高张。1919年3月的《罗拉特法》在审判中,剥夺了被告的权利。当时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在1919年3月21日《罗拉特法》颁布与1919年4月13日的阿姆利则惨案后撤回了对英国的支持[1][2],尽管几年后它被宣布为无效,英国人视为恐吓威胁,这一事件被印度则视为政治觉醒。

甘地首创呼吁以非暴力的不合作手段,抵制英国的统治。律师出身的圣雄甘地于1920年9月4日发起了不合作运动,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非暴力反抗运动。他要求印度人不纳税、不入公立学校、不到法庭、不入公职、不购买英货,并多次绝食。由此产生的公众集会和罢工导致尼赫鲁和他的父亲莫蒂拉尔·尼赫鲁于1921年12月6日被首次逮捕。[3]

不合作运动也非一路顺遂,其精髓在于所有人的一致,都绝对地坚持非暴力,正如尼赫鲁在自传中所描述的那样,在乔里乔拉事件发生后的1922年2月突然宣布结束。随后的运动是公民抗命退出印度运动等混合形式。1930年,为了展示抵制英货的决心,甘地再次号召群众焚烧英国工厂倾销给印度人民的衣物及公开制盐。甘地和平消极抵抗的方法,强大的当局却是束手无策,使当地的殖民政府近乎瘫痪,英国政府虽然动用了手段企图翻盘,但不断上升的维稳成本越来越让当局感到痛苦,使英国政府不得不颁布新宪法,让印度逐渐自治。二战结束后,印度独立成功,不过英国人留了心眼,因采取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手法,故随后还发生穆斯林印度教徒之间的印巴分治[4][5]至今,不合作运动的形式还受到讨论,有些人认为非暴力不应该影响到别人,但也有人认为要取得更大的成效才能获得成功[6]

起因

不合作运动是对英属印度政府的压制政策的反应,例如罗拉特法案和阿姆利则的贾利安瓦拉·巴格屠杀。

宣扬非暴力的甘地感到震惊。他对英国政府失去了一切信心,并宣布与“撒旦”政府合作“有罪”。甘地主张反求诸己,要被压迫的人民以不合作主义自救。甘地说,不合作运动使英人隐藏在各种圈套后面的暴力隔离起来,然后使人看清,单凭这暴力,英人一刻也不能控制住印度。爱因斯坦说:“后世很难想象这世界上曾经走过这样一位血肉之躯。”

甘地对英国绅士说: 我对人性的研究,敢云公平而正确,能拿我自己的弱点来剖析。我发现人常优于他所建立的制度。目前的合作,建筑在互不信赖及恐惧之上。诸君当能承认这不是正常的。像这个样子的制度,自然是专制魔王。诸君本当不会永远是外国剥削者。一千个印度人为一个英国人而活,这是何等黯淡的政策。

其他原因包括平民的经济困难,民族主义者将其归因于印度的财富流向英国,由于英国的工厂生产的商品替代了手工商品而使印度工匠破产,以及对一战时作为英军内印度士兵的死亡的不满。

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国会激进主义者)这样的早期政治领导人的呼吁被称为大型公开会议。他们导致政府混乱或受阻。英国人非常认真地对待他们,并将他囚禁在缅甸的曼德勒市。奇丹巴拉姆·皮莱英语V.O. Chidambaram Pillai(1872-1936年)被判处40年徒刑。不合作运动的旨在挑战殖民地的经济和权力结构,英国当局将被迫注意运动的要求。

提拉克、比平·钱德拉·帕尔英语Bipin Chandra Pal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安妮·贝赞特等人反对这一想法,全印度穆斯林联盟也批评了这个想法。但是,年轻一代的印度人支持甘地,印度国民大会党通过了他的计划。参加基拉法特运动以恢复哈里发的地位的印度穆斯林向不合作运动提供了支持。

著名的印地语作家,诗人,剧作家和新闻记者拉姆布里克什·贝尼普里英语Rambriksh Benipuri写道:

当我回想起1921年的不合作时代时,暴风雨的图像摆在我眼前。从我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我就目睹了无数运动,但是,我可以断言,没有其他运动能像不合作运动那样颠覆印度社会的基础。从最朴实的小屋到高处,从村庄到城市,到处都是响亮的回声。

不合作运动的完成

由于乔里-乔拉事件,不合作运动被暂停。尽管他单手制止了民族起义,但在1922年3月10日,甘地被捕。1922年3月18日,他因煽动而被判入狱六年。这导致了对该运动的镇压,随后逮捕了其他参与者。

尽管大多数国会领导人仍然坚决支持甘地,但一些人还是脱离了。莫逖拉尔·尼赫鲁奇塔兰詹·达斯英语Chittaranjan Das组建了自治党英语Swaraj,阿里兄弟批评了甘地。许多民族主义者认为,不应该因为孤立的暴力事件而停止不合作运动,主张两种手段兼施。不过当代历史学者认为,该运动主导下取得了成功,足以打破英国统治的基础。

参见

参考文献

  1. ^ Tharoor, Nehru: The Invention of India (2003) p.26-36
  2. ^ Wagner, Kim. Amritsar 1919 (2019) p.243. [202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6). 
  3. ^ 「不合作運動」? 向印度聖雄甘地學一課.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4. ^ 存档副本 (PDF).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16). 
  5. ^ 歷史上的今天》10月2日——印度聖雄甘地誕生 開啟「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5). 
  6. ^ 香港抗議:「不合作運動」在爭議中進行.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