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清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議指古代鄉里、學校對時政的批評而發展形成的社會輿論。屬於現代中國學生運動史的先身之一。東漢末年,強宗豪族官吏名士太學生,以風謠品題的形式,臧否人物,褒獎同類,攻訐宦官,譏議時政,品核公卿[1],其言論被稱為「鄉里之音」、「學中之語」、「時人之論」,又稱「公議」,以郭林宗許劭賈彪為代表,「並與李膺陳蕃王暢更相褒重」,是以「天下言拔士者,咸稱許、郭」[2]。例如冀州名士崔烈「因傅母入錢五百萬,得為司徒」,於是聲譽大減[3]

黨錮之禍後,清議力量遭到了沉重的打擊[4],轉為空論名理的清談,但評論官吏、時政的風氣並未消失。三國魏曹羲《至公論》:「厲清議以督俗,明是非以宣教者,吾未見其功也。」[5]明末東林書院的宗旨在議政不在論學[6],參加東林議政的很多是朝廷命官,在中央和地方有盤根錯節的勢力。顧炎武日知錄·清議》:「天下風俗最壞之地清議尚存,猶足以維持一二,至於清議亡,而干戈至矣。」

註釋

  1. ^ 《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2. ^ 《後漢書》卷六八《許劭傳》
  3. ^ 《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
  4. ^ 《後漢書·黨錮列傳》:「凡黨事始自甘陵、汝南,成於李膺、張儉,海內塗炭,二十餘年,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
  5. ^ 藝文類聚》卷二二引三國魏曹羲 《至公論》
  6. ^ 黃宗羲《明儒學案·顧憲成》說:「故會中亦多裁量人物,訾議國政。亦冀執政者聞而藥之也。天下君子以清議歸於東林,廟堂亦有畏忌。」

參考資料

  • 《中國歷史大辭典》(音序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