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才
朱良才 | |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 |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政治委員 | |
任期 1955年4月 - 1958年10月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別名 | 原名朱姓明 字少時 號振聲 |
出生 | 大清湖南省汝城縣外沙村 | 1900年9月27日
逝世 | 1989年2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 (88歲)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配偶 | 李開芬[1] |
兒女 | 兒子:朱庶民、朱新春 女兒:朱筱秋[2] |
親屬 | 父親朱邦藩 長兄朱姓敏 次兄朱姓成 |
專業 | 軍人 |
宗教信仰 | 社會主義 共產主義 |
學歷
| |
著作
|
朱良才(1900年9月27日—1989年2月22日),原名朱姓明,字少時,號振聲,湖南汝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
朱良才參加過湘南起義,曾任紅四軍連黨代表、紅一方面軍第三軍九師政治委員,紅十五軍政治委員,紅軍總衛生部政治委員,紅三十一軍政治部主任,紅三十軍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參與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政大學政治委員,華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等職。
生平
早期革命生涯
生於湖南省汝城縣外沙村一個富裕農民家庭。自幼讀私塾,14歲考入縣立高等小學。高小畢業後考入衡陽誠德中學,開始接受新思想。誠德中學畢業後回鄉創辦新式學堂。1925年起,朱良才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參加鄉農民協會,被推選為農民協會組織委員。192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7年中國國民黨清黨後被捕,被營救出獄後,參與組織秘密農會。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1月,朱良才參加湘南起義,後跟隨朱德、陳毅到達井岡山。此後,任紅四軍軍部秘書、第31團1營1連黨代表、中共永興縣區黨委書記,紅四軍第三十一團一營營部書記、連政治委員,參加黃洋界戰鬥[3]。1929年,朱良才率部隨毛、朱進軍贛南、閩西,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任第三縱隊七支隊政治委員,參加古田會議。次年,朱良才被任命為紅一方面軍第九師政委,參與第一、二次反圍剿戰役,並在戰爭中右臂負傷。1932年初,朱良才任紅五軍團第十五軍政治委員,參加贛州戰役、漳州戰役和水口戰役[4]。
1934年,朱良才任紅三十四師政治部主任,跟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長征途中,朱良才改任紅軍總衛生部政治委員兼野戰醫院政治委員,1935年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後,調任紅四方面軍工作,任紅三十一軍政治部主任。後因不肯執行張國燾反對毛澤東的路線而遭打壓,改任金川軍區司令員[5]、紅四方面軍教導團團長兼政治委員。1936年隨西路軍西征,任紅三十軍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6]。西路軍失敗後,朱良才孤身一人沿途乞討36天回到陝北[7][8]。之後被任命為援西軍政治部組織部長。
抗日戰爭與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秘書長,負責營救西路軍失散人員。1938年春,朱良才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此後調至晉察冀軍區,任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9],與陳漫遠組織三分區軍民反擊日軍掃蕩。1939年秋,朱良才調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參與組織政治工作,並宣傳「狼牙山五壯士」、「民兵英雄李勇」、「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等典型[4]。
抗日戰爭結束後,朱良才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10]。1946年1月,擔任晉察冀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兼副政委。1948年5月,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負責培養中共軍政幹部[11]。1949年8月,朱良才調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華北軍政大學政委[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4年2月,朱良才升任華北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4月,華北軍區改稱北京軍區,朱良才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12]。同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朱良才因健康原因主動離開領導崗位。1962年朱良才曾被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3]。
曾任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第1至5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2至5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其作品《朱德的扁擔》被收進中國大陸小學課本[14]。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9歲[4]。
參考資料
- ^ 朱新春;朱筱秋;兵者. 朱良才画传.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6: 173 (中文(簡體)).
- ^ 蒲德生. 开国上将与夫人. 北京: 中華網. 2010-03-24 [2015-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2).
- ^ 永远的丰碑. 人民出版社. 2006: 62. ISBN 978-7-01-005416-2.
- ^ 4.0 4.1 4.2 4.3 朱良才.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中文(簡體)).
- ^ 張明金、劉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40號: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0: 47. ISBN 978-7-5033-2252-5.
- ^ 董漢河. 西路军沉浮录.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5: 165. ISBN 978-7-226-01530-8.
- ^ 成銘郝; 永光朱.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回忆录卷. 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7: 239. ISBN 978-7-226-03614-3.
- ^ 红军西路军失败后哪位将领沿途乞讨36天只身返回陕北?. 新華網. 2014-11-21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中文(簡體)).
- ^ 軍事科學院軍事圖書館.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 449. ISBN 7801373154. 第十卷(下) (中文(簡體)).
- ^ 張文杰;郭輝. 中国革命战争纪实·抗日战争·八路军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7: 781. ISBN 978-7-01-005024-9.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湘籍将领. 湖南出版社. 1992: 58.
- ^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5: 116. ISBN 7-80137-800-8.
- ^ 張品興; 劉佑生. 現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3: 164.
- ^ 吳昆文. 你知道《朱德的扁担》一文的作者是谁吗?. 雲南信息報. 2013-12-29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 ||
---|---|---|
新頭銜 |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政治委員 1955年4月-1958年10月 |
繼任: 賴傳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