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相
實相,漢傳佛教術語,最早源自鳩摩羅什,它被用來代表諸法真實的相貌,意同於真如、法性、法界等。
概論
實相一詞,源自於鳩摩羅什所譯佛經,包括《小品般若經》、《妙法蓮華經》、《中論》、《大智度論》等。現代佛教研究者埃堅納·拉冒特等人,對照梵文原本與鳩摩羅什漢譯本,發現實相並不是由單一梵名詞譯為漢文。他們發現它可以對應到幾個梵文單字,包括:
- Dharmatā,又譯為法性、法爾、法如是。
- Dharmadhatu,鳩摩羅什譯為法性,玄奘譯為法界。
- Tathatā,譯為如、真如;sarvadharmatathatā,又譯為諸法實相、一切法真如,它是個複合字,由Sarva(一切)、dharma(法)、tathatā(如,真如),所組成。
- Bhūta,又譯為實、真實;或是bhūtakoṭi,又譯為實際。
- Dharmasvabhava,又譯為法自性。
- Tattvasya laksana,又譯為真實相。
這幾個單字,鳩摩羅什並沒有統一譯為實相,而是根據其上下文來決定翻譯名稱,其共通點在於,這些名詞皆被用來形容諸法相互依存的緣起關係。
《妙法蓮華經》中有實相印[1]。天台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以諸法實相為一實相印,為大乘佛教的判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