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奧·莫利納
馬里奧·莫利納 José Mario Molina-Pasquel Henríquez | |
---|---|
出生 | 墨西哥墨西哥城 | 1943年3月19日
逝世 | 2020年10月7日 墨西哥墨西哥城 | (77歲)
國籍 | 墨西哥 美國 |
母校 |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弗萊堡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知名於 | 研究CFCs對平流層臭氧層的威脅。 |
信仰 | 羅馬天主教,宗座科學院院士 |
獎項 | 泰勒環境成就獎(1983)、NASA傑出科學成就獎 (1989)、[2]諾貝爾化學獎(1995)、聯合國環境署笹川環境獎(1999)。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大氣化學 |
機構 |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 |
博士導師 | 喬治·C·皮蒙特爾 [1] |
何塞·馬里奧·莫利納·帕斯克爾-恩里克斯(西班牙語:José Mario Molina Pasquel y Henríquez,1943年3月19日—2020年10月7日)生於墨西哥墨西哥城,化學家,是發現南極臭氧洞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成功解釋了氯氟碳化合物(CFCs)破壞地球臭氧層的機理,因「他們對大氣化學的研究工作,特別是臭氧的形成與分解」,與弗蘭克·舍伍德·羅蘭、保羅·克魯岑共同獲得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同時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科學方面獎項的墨西哥人。
生平
莫利納的父親,羅柏托·莫利納·帕斯克爾(Roberto Molina Pasquel),是一位律師和外交官,曾任墨西哥駐埃塞俄比亞、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地的大使[1]。莫利納的母親是萊昂諾爾·恩里克斯·德·莫利納(Henríquez de Molina)。他在墨西哥城和瑞典完成了基礎學業,於1965年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獲得化工專業的學士學位,於1967年在西德弗萊堡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於1972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專業的博士。
當他於1974年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做博士後時,他與羅蘭合寫了一篇論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該論文強調了氯氟碳化合物對平流層臭氧層的威脅。[3]當時,CFCs被廣泛用作製冷劑和噴霧劑。科學界起初的冷淡促使他倆於1974年9月在大西洋城召開的美國化學協會的一次會議期間舉行了一個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他們號召全面禁止繼續排放CFCs到大氣中。許多科學家和生產廠商都懷疑他們的說法,因而一直無法達成共識以開始行動。直到197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了一個有關這個問題的評論報告,行動才得以開始。此後削減來自於冰箱和噴霧氣罐的CFCs的行動擴展到全球,他倆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在1974~2004年期間,他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等地做過研究工作和指導過研究生。他還擔任過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和地球大氣行星科學系的聯合教授。莫利納於2004年7月1日加入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化學和生物化學系(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以及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大氣科學中心。
莫利納是宗座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院士和墨西哥科學院院士。他是多個環境組織的委員會成員,以及許多科學委員會的成員,比如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公共政策委員會、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全球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和馬里奧·莫利納中心。他也已經收到超過18個榮譽學位。一顆小行星(9680 Molina)也以他的名字命名。[4]
馬里奧·莫利納與路易薩·譚·莫利納(Luisa Tan Molina)離婚後,於2006年2月與第二任妻子,瓜達盧佩·阿爾瓦雷斯(Guadalupe Álvarez),成婚。他的唯一的兒子是一位在波士頓工作的物理學家。[1]莫利納已經被美國候任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指定為管理環境事務的過渡小組的成員。
2020年10月7日,莫利納因心肌梗塞逝世,終年77歲。[5][6]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Molina, Mario. Autobiography. 諾貝爾基金會. 2007 [2008-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麻省理工學院. MIT's Mario Molina wins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discovery of ozone depletion. October 11, 1995 [2008-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9).
- ^ Mario Molina and FS Rowland. Stratospheric Sink for Chlorofluoromethanes: Chlorine Atom-Catalysed Destruction of Ozone. Nature 249: 810–2. 28 June 1974. doi:10.1038/249810a0.
- ^ 噴氣推進實驗室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9680 Molina (3557 P-L). [2008-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5).
- ^ Mario Molina, Mexico chemistry Nobel winner, dies at 77. ABC News. 2020-10-08 [2020-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8) (英語).
- ^ Mario Molina, ganador del Premio Nobel 1995, muere a causa de un infarto. El Universal. 2020-10-07 [2020-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8) (西班牙語).
外部連結
- (西班牙文)Centro Mario Molin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Hispanic Heritage Inter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