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院樂派
聖母院樂派是1160年至1250年之間以巴黎聖母院和鄰近地區的音樂家所形成的一種音樂流派,被認為是舊藝術時期音樂的代表。列歐寧和佩羅坦是聖母院樂派代表的作曲家,現代人從一位被稱為Anonymous IV的佚名英國學生的紀錄中了解這兩位作曲家,他將他們稱為「最佳的奧干農作曲家」並提到他們邊有一本《奧干農大全》(Magnus Liber Organi)。[1]
音樂在這個時期形成了六組三分法的節奏型,作品主要以奧干農為主,並從奧干農中具有第士坎特風格的克勞蘇拉樂段發展出經文歌,此外還有一種富有節奏律動感的康都曲。[2]
隨這節奏型的發明,在這個時期也發展出了有量記譜(musica mensurabilis)。[3]
音樂形式
奧干農
在列歐寧時期的奧干農以二聲部為主,其中低音部為節奏緩慢的長音素歌,而在上編寫一個第二聲部(duplum)。在一首奧干農中,通常會包含兩種不同風格的幾個段落,第一種是將低音部的素歌旋律拉長,並在第二聲部(高音聲部,即duplum)眾多音符對應,稱為純奧干農風格(organum purum);第二種稱為第士坎特風格,在這種風格中低音部素歌會使用節奏型,與律動活潑的第二聲部較為接近,這樣的段落稱為克勞蘇拉樂段。到了佩羅坦的時代,他的作品主要以三聲部為主 ,他在節奏運用上較為脫離節奏型,而在固定聲部的音符也較列歐寧來的短,且在純奧干農風格的段落便使用一些反覆的節奏。在第士坎特風格中也更為活潑。[2]
康都曲
聖母院樂派的作曲家也寫作一種各聲部律動一致,較富節奏感的祈禱行進聖歌(英文:)又稱康都曲。通常包含一到三個聲部,各聲部一致的節奏不同於當時主要的奧干農複音作品,在樂曲旋律上也不向奧干農使用素歌旋律,而是全曲都由作曲家創作,曲式上早期作品以反覆曲式(strophic)為主,1200年後開始出現 通作式的作品。康都一詞源自動詞conducere,可以表示引導、引導或護送,這種作品通常被用在人員行進中的伴奏。[2][4]
重要作曲家
- 巴黎的艾伯杜斯(Albertus Parisiensis, fl. 1146 – 1177)
- 列歐寧(Léonin, fl. 1150s — d. c.1201)
- 佩羅坦(Pérotin, c.1170 — c.1236)[2]
參考文獻
- ^ 何靜宜. 滿級分中西音樂史精要. 台中市: 古韻文化. 2014-5. ISBN 9789869054621.
- ^ 2.0 2.1 2.2 2.3 2.4 楊沛仁. 楊沛仁 , 編. 音樂史與欣賞. 臺北市: 美樂出版社. 2001-02-20. ISBN 9578442521 (中文).
- ^ Magnus liber. publications.cedarville.edu.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6).
- ^ Everist, Mark. Discovering Medieval Song: Latin Poetry and Music in the Conductu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280. ISBN 978110860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