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融 (中书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融(467年—493年),字元长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中书令王僧达孙。南朝齐文学家,因试图拥立竟陵王萧子良继位失败,遭成功继位之萧昭业报复杀害。因曾任宁朔将军,世称王宁朔

生平

王融年轻时就很机敏聪慧,博学而且有文才。他最初获举为秀才,获晋安王萧子懋板命为南中郎行参军,但后来因公事免职。及后,竟陵王萧子良又板命王融为其司徒法曹行参军,后迁任太子舍人。王融祖先在晋宋年间曾位居高职,但其父王道琰仅官至庐陵内史,故王融才过二十岁就一直想复兴家门,故特别写下《求自试启》一文向齐武帝请求机会,齐武帝终让他改任秘书丞

永明五年(487年),时任侍中、尚书令、卫军将军兼领国子祭酒及丹阳尹的王融堂叔王俭获齐武帝加授开府仪同三司,王融就送了诗文及书卷过去,令王俭甚为惊奇,甚至向人笑说:“穰侯印绶岂可现在就解下了?”后王融改任丹阳丞,又转中书郎[1]

当时,北魏派使者向齐廷求取书本典籍,朝廷当时打算拒绝,王融却上疏提议准许,声称典籍中的汉人文化礼教能借此广传北方,不需军事力量就能北方人可归心齐廷;同时亦可分化北方崇尚汉文化的汉人及拒绝汉化的胡人,造成其国内纷争,那时举兵吞并就正如卞庄刺虎那样。齐武帝答复时也对其意见表示认同,更称许他上疏时论说详细周密,但最终却没有应允北魏所请。武帝在位晚期意图北伐,命令毛惠秀绘画《汉武北伐图》,并让王融主理其事。王融特意上疏称颂北伐,讨好齐武帝以求获取功名。

永明十一年(493年),北魏孝文帝宣称南侵[2],时为司徒、扬州刺史的竟陵王萧子良招募人手协助御敌,就板命了昔日僚属王融为宁朔将军、军主。王融在任子良僚属时就与萧衍沈约等共八人与子良交好,并称“竟陵八友”,后期王融更学习起骑马,遂因着其家族门第、文武才华及萧子良的权势广交宾客,不但招来大量拜访的人,更纠集了数百个有武干的江西流民为其效命。同年,齐武帝病重一度失去了气息,那时萧子良仍在殿伺奉医药而皇太孙萧昭业还未到来,王融一身戎装于中书省外阻止东宫车队进入,又命竟陵王兵众守住各门,更假作好遗诏,为的就是想先一步拥立萧子良继位。可是武帝不久苏醒,萧鸾则声称武帝有敕命召见他,领兵硬闯云龙门,并指挥部众让萧昭业登殿而扶出萧子良,随后宣布武帝遗诏以太孙继位,自己参预朝事。王融至此知萧子良不可能继位了,就脱下戎装回省,感叹地说一句:“公误我。”[3][4][5][6]。不过,王融这番动作就引来萧昭业的记恨,并令他在萧昭业即位后十多日便遭收捕到廷尉,御史中丞孔稚珪受指令上奏王融罪行,王融虽写《下狱答辞》驳斥其罪名,但还是在狱中被萧昭业下诏赐死,享年二十七岁。王融被捕后大量朋友及部曲都到北寺狱处询问其情况,而王融亦试图向萧子良求救,但子良不敢救援,萧鸾一直反对杀王融亦无效。王融临死前叹道:“若不是顾及年老的母亲,我就该说几句话。”意欲将萧昭业在皇太孙时期的一些过失翻出来[7]

性格特征

  • 王融自负其门第及才干,图谋功名复兴家业,遂积极为仕途寻找机会,文才以外甚至兼涉武事。而他对自身期许极高,昔日担任萧子良的法曹参军时有次去拜访堂叔王僧佑,那时吴兴沈氏沈昭略亦在座,昭略不认识王融,故主动请王僧佑介绍。但王融却大为不满,说:“我和太阳一样在东边的扶桑汤谷出身,照耀天地,谁不认识,你竟问这道问题?”,沈昭略直说:“没听说过这种事,不管了,一起吃蛤蜊好了。”王融更说:“事物皆自然地依其种类分别聚在一起,就像你出身自东边一角,自然就爱吃这种东西。”[8]他更想三十岁就成为三公宰辅之位,任中书郎时曾在中书省值夜班时自叹:“如此寂寂无闻,让邓禹讥笑了。”正以邓禹二十四岁时就以东汉开国元勋官拜大司徒之事自况自己同样年纪只能当个中书郎。又一次王融出行时遇上朱雀桁开桁让水路通行,路人在其车前堆得水泄不通,他此时却搥打车厢壁感叹:“车前没有八人骑马开路,怎能称作丈夫呢。”[9][10]而这待遇是古代高官贵族出行专属的。后更图拥立交好的竟陵王萧子良,失败遭报复而遇害。
  • 王融有辩才,永明十一年(493年)就受指派负责招待北魏使者房景高宋弁。初见面之际二使先报称仰慕王融名作《曲水诗序》已久,希望能观赏一下,王融就让他们看。及后,宋弁在瑶池堂就将《曲水诗序》与司马相如的《封禅书》相比,说:“以前看司马相如的《封禅书》,看到汉武帝的德;如今看阁下的《曲水诗序》,看到齐王的盛世。”王融则谦逊道:“皇家的盛世昌明又怎应和汉武帝的作比较;而拙作就更惭愧了,远远及不上司马相如的。”不过,当时齐武帝对北魏带来作为礼物的良马之质素并不满意,命王融诘问道:“秦地以西及冀州以北都是盛产良马之地,但魏主献上的所谓良马,质素差得连劣马都称不上。这实在是名不符实。你们信誓旦旦但不时做不到,是不是再也养不到昔日的良驹了?”宋弁辩称:“我们不弄虚作假的,应该是马匹到了你们地方后水土不服。”王融就驳道:“周穆王开疆拓土,走遍天下,若果马匹会因所到地方而变质,那么为穆王驾车的造父恐怕有时也会弄翻车吧。”宋弁转而问:“你们为何如此殷切地想要千里马呀?”王融就答:“卿国既然有分马匹优劣,那就姑且去找良马出来吧。千里马到后,圣上会用来拉马车。”宋弁则说:“看你们的心意,肯定不是用来拉马车吧。”王融则说:“我们也是学习郭隗燕昭王所称买死马之骨以图良材到来的道理而已。”宋弁无法回答[11]
  • 王融以文才著称,作品兼有文章,清人宋长白写道:“迄今观其遗集,尽属琳琅锦绣,使天假之年,而老其才,徐、庾不得专美于后矣,惜哉!”[12], 著名的作品为《曲水诗序》,因词藻华丽而在当时已闻名。其诗作在南朝人锺嵘的《诗品》中与刘绘并评为下品,但称二人“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譬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卧龙。”[13],至明朝陆时雍更批评其诗“艳而浮薄,神色不真”甚至“语不成章”。但其实明清以后王融之诗作已获得较高评价,如王士禛认为其诗作该为中品,刘师培指出骈文之四六体亦在王融、谢朓作品代表的时代成熟,其二人亦开创了影响隋唐诗作的律体。[14]。现存有明朝张溥所辑《王宁朔集》录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收录大部分存世作品,而张溥亦在书中题辞中高度评价王融:“玄黄金石,斐然盈篇。即词涉比偶,而壮气不没。其焜耀一时,亦有繇也。”

父母

注释

  1. ^ 《南齐书·王融传》:从叔俭,初有仪同之授,融赠诗及书,俭甚奇惮之,笑谓人曰:“穰侯印讵便可解?”寻迁丹阳丞,中书郎。
  2. ^ 《南齐书·魏虏传》:是后(元)宏亦欲南侵徐、豫,于淮、泗间大积马刍。(永明)十一年,遣露布并上书,称当南寇。世祖发扬、徐州民丁,广设召募。
  3. ^ 《南齐书·王融传》:世祖疾笃暂绝,子良在殿内,太孙未入,融戎服绛衫,于中书省阁口断东宫仗不得进,欲立子良。上既苏,太孙入殿,朝事委高宗。融知子良不得立,乃释服还省。叹曰:“公误我。”
  4. ^ 《资治通鉴·卷138》:戊寅,上疾亟,暂绝;太孙未入,内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王融欲矫诏立子良,诏草已立。萧衍谓范云曰︰“道路籍籍,皆云将有非常之举。王元长非济世才,视其败也。”云曰︰“忧国家者,惟有王中书耳。”衍曰︰“忧国,欲为周、召邪,欲为竖刁邪?”云不敢答。及太孙来,王融戎服绛衫,于中书省阁口断东宫仗不得进。顷之,上复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以朝事委尚书左仆射西昌侯鸾。俄而上殂,融处分以子良兵禁诸门。鸾闻之,急驰至云龙门,不得进,鸾曰︰“有敕召我!”排之而入,奉太孙登殿,命左右扶出子良;指麾部署,音响如锺,殿中无不从命。融知不遂,释服还省。
  5. ^ 《魏书·卷86》:赜遇疾暂绝,其子竟陵王子良在殿内,昭业未入。中书郎王融戎服于中书省阖口断东宫仗不得进,欲立子良。赜既苏,昭业入殿。融知子良不得立,乃释服还省。
  6. ^ 《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 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P.218-224
  7. ^ 《南齐书·王融传》:诏于狱赐死。时年二十七。临死叹曰:“我若不为百岁老母,当吐一言。”融意欲指斥帝在东宫时过失也。融被收,朋友部曲参问北寺,相继于道。融请救于子良,子良忧惧不敢救。
  8. ^ 《南史·卷二十一》:初为司徒法曹,诣王僧佑,因遇沈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融曰:“物以群分,方以类聚,君长东隅,居然应嗜此族。”其高自标置如此。
  9. ^ 《南齐书·王融传》:融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直中书省,夜叹曰:“邓禹笑人。”行逢大开,喧湫不得进。又叹曰:“车前无八驺卒,何得称为丈夫!”
  10. ^ 《南史·卷二十一》:及为中书郎,尝抚案叹曰:“为尔寂寂,邓禹笑人。”行遇朱雀桁开,路人填塞,乃捶车壁曰:“车中乃可无七尺,车前岂可乏八驺。”
  11. ^ 《南齐书·王融传》:上以融才辩,十一年,使兼主客,接虏使房景高、宋弁。弁见融年少,问主客年几?融曰:“五十之年,久逾其半。”因问:“在朝闻主客作《曲水诗序》。”景高又云:“在北闻主客此制,胜于颜延年,实愿一见。”融乃示之。后日,宋弁于瑶池堂谓融曰:“昔观相如《封禅》,以知汉武之德;今览王生《诗序》,用见齐王之盛。”融曰:“皇家盛明,岂直比踪汉武;更惭鄙制,无以远匹相如。”上以虏献马不称,使融问曰:“秦西冀北,实多骏骥。而魏主所献良马,乃驽骀之不若。求名检事,殊为未孚。将旦旦信誓,有时而爽,𬳶𬳶之牧,不能复嗣?”宋弁曰:“不容虚伪之名,当是不习土地。”融曰:“周穆马迹遍于天下,若骐骥之性,因地而迁,则造父之策,有时而踬。”弁曰:“王主客何为懃懃于千里?”融曰:“卿国既异其优劣,聊复相访。若千里日至,圣上当驾鼓车。”弁曰:“向意既须,必不能驾鼓车也。”融曰:“买死马之骨,亦以郭隗之故。”弁不能答。
  12. ^ 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二十八》〈凤凰池〉
  13. ^ 锺嵘《诗品》
  14. ^ 《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 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P.237-247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齐书·卷47》,出自萧子显南齐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