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马哈迪内阁
第三次马哈迪内阁 | |
---|---|
马来西亚第11届內閣 | |
建立日期 | 1986年8月11日 |
解散日期 | 1990年10月26日 |
组织与人物 | |
国家元首 | 苏丹马末·依斯干达(1986-1989) 苏丹阿兹兰沙(1989-1990) |
政府首脑 | 马哈迪·莫哈末 |
副政府首脑 | 嘉化·峇峇 |
成员总数 | 24名部长 27至31名副部长 |
执政党 | |
议会地位 | 国民阵线多数政府 148 / 177 |
反对党 | 民主行动党 泛马回教党 四六精神党(1987年6月起) 沙巴团结党(1990年7月起) |
反对党领袖 | 林吉祥 |
历史 | |
选举 | 1986年马来西亚大选 |
卸任选举 | 1990年马来西亚大选 |
议会任期 | 第7届国会 |
前任 | 第二次马哈迪内阁 |
继任 | 第四次马哈迪内阁 |
第三次马哈迪内阁(馬來語:Kabinet Mahathir Ketiga;英語:Third Mahathir cabinet)是马来西亚第11届內閣,由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所领导,在1986年第7届大选之后组成。本次内阁于1986年8月11日宣誓就职,任职到第8届大选之后1990年10月26日新内阁成立为止。
1987年期间由于巫统党争加剧,马哈迪革除了以东姑拉沙里为首的多名部长。
原班阁员(1986-1987)
1986年8月2日大选后,除了首相马哈迪于翌日宣誓就职,新的内阁成员于8月11日宣誓就职。
一开始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一职空缺,由副首相嘉化·峇峇代理,直到10月27日才由原任财政部副部长黄俊杰接任,并由陆垠佑接任财政部副部长职,莱利杰菲里则出任新增设的新闻部副部长,还有奥苏苏甘出任工程部第二副部长。[1][2][3]
1986年10月27日的内阁如下[3]。
部长
职务 | 姓名 | 党籍 | 所在议席 | ||
---|---|---|---|---|---|
首相 内政部长 司法部长 |
马哈迪·莫哈末 | 巫统 | 古邦巴素 | ||
副首相 国家及乡村发展部长 |
嘉化·峇峇 | 巫统 | 野新 | ||
财政部长 | 达因·再努丁 | 巫统 | 㐷莫 | ||
国防部长 | 阿都拉·巴达威 | 巫统 | 甲拋峇底 | ||
贸易及工业部长 | 东姑拉沙里 | 巫统 | 话望生 | ||
教育部长 | 安华·依布拉欣 | 巫统 | 峇东埔 | ||
土地及地方发展部长 | 苏莱曼道勿 | 土保党 | 柏特拉再也 | ||
交通部长 | 林良实 | 马华公会 | 拉美士 | ||
农业部长 | 山努西祖尼 | 巫统 | 尤仑-浮罗交怡 | ||
卫生部长 | 陈声新 | 马华公会 | 文冬 | ||
联邦直辖区部长 | 阿布哈山奥马 | 巫统 | 瓜拉雪兰莪 | ||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 | 黄俊杰 | 马华公会 | 巴生 | ||
外交部长 | 莱士雅丁 | 巫统 | 日叻务 | ||
劳工部长 | 李金狮 | 马华公会 | 乌鲁冷岳 | ||
公共企业部长 | 拉菲达阿兹 | 巫统 | 江沙 | ||
工程部长 | 三美威鲁 | 国大党 | 和丰 | ||
科学工艺及环境部长 | 杨国斯 | 人联党 | 巴达旺 | ||
能源、电迅及邮政部长 | 廖莫宜 | 达雅党 | 加拿逸 | ||
原产业部长 | 林敬益 | 民政党 | 木威 | ||
社会福利部长 | 沙里尔阿都沙末 | 巫统 | 新山 | ||
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 | 纳吉·阿都拉萨 | 巫统 | 北根 | ||
新闻部长 | 东姑阿末礼道丁 | 巫统 | 哥打峇鲁 | ||
首相署部长 | 卡西达卡丹 | 沙统 | 仙本那 | ||
首相署部长 | 阿都阿吉阿末 | 巫统 | 丰盛港 |
副部长
第一次改组(1987-1988)
1987年4月24日,在巫统党选中,马哈迪在巫统全国代表大会的全国主席选举中以微差抵御住了时任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拉沙里的挑战,但随即双方就是否操纵党选问题争执不下。
1987年5月7日,马哈迪革除了以原任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拉沙里为首派系的内阁职务,包括了国防部长阿都拉·巴达威、社会福利部长沙里尔阿都沙末以及首相署部长阿都阿吉阿末;被解除职务的副部长则有交通部副部长拉末奥斯曼和能源、电迅及邮政部副部长再纳阿比丁辛。[4][5]
1987年5月20日内阁进一步大幅改组,原任外交部长莱士雅丁离职,由原任直辖区部长阿布哈山奥马接任,直辖区部则并入首相署;原任新闻部长东姑阿末礼道丁调任国防部长,莫哈末拉末则出任新闻部长;原公共企业部长拉菲达阿兹出任贸易及工业部长,公共企业部长一职则由原任房地部第一副部长娜霞奥玛接任;从原有的文化、青年及体育部分出来的文化、艺术及旅游部长新职务则由原任财政部第一副部长沙巴鲁丁仄担任;原工程部副部长慕斯达法莫哈末升迁为社会福利部长;原首相署副部长莫哈末尤索夫诺升迁首相署部长。[4][5]
副部长方面:拉惹阿里芬·拉惹苏莱曼及苏莱曼莫哈末出任首相署副部长;廖麦克取代布江乌里斯成为教育部第二副部长;阿里雅斯阿里取代拉西锡阿末成为原产业部副部长;原农业部第一副部长罗哈温调任工程部副部长;原土地及地方发展部副部长莫哈末卡欣阿末调任农业部第一副部长;卡立尤努斯出任土地及地方发展部副部长;阿都干尼·奥斯曼出任能源、电迅及邮政部副部长;查丽哈依斯迈出任交通部副部长;莫哈末法立阿里芬出任财政部第一副部长;胡先阿末出任房地部第一副部长;刘贤镇则出任新增设的科学、工艺及环境部副部长。[4][5]
职务 | 姓名 | 党籍 | 所在议席 | ||
---|---|---|---|---|---|
首相 内政部长 司法部长 |
马哈迪·莫哈末 | 巫统 | 古邦巴素 | ||
副首相 国家及乡村发展部长 |
嘉化·峇峇 | 巫统 | 野新 | ||
财政部长 | 达因·再努丁 | 巫统 | 㐷莫 | ||
国防部长 | 东姑阿末礼道丁 | 巫统 | 哥打峇鲁 | ||
贸易及工业部长 | 拉菲达 | 巫统 | 江沙 | ||
教育部长 | 安华·依布拉欣 | 巫统 | 峇东埔 | ||
土地及地方发展部长 | 苏莱曼道勿 | 土保党 | 柏特拉再也 | ||
交通部长 | 林良实 | 马华公会 | 拉美士 | ||
农业部长 | 山努西祖尼 | 巫统 | 尤仑-浮罗交怡 | ||
卫生部长 | 陈声新 | 马华公会 | 文冬 | ||
文化、艺术及旅游部长 | 沙巴鲁丁仄 | 巫统 | 淡马鲁 | ||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 | 黄俊杰 | 马华公会 | 巴生 | ||
外交部长 | 阿布哈山奥马 | 巫统 | 瓜拉雪兰莪 | ||
劳工部长 | 李金狮 | 马华公会 | 乌鲁冷岳 | ||
公共企业部长 | 娜霞奥玛 | 巫统 | 瓜拉庇劳 | ||
工程部长 | 三美威鲁 | 国大党 | 和丰 | ||
科学工艺及环境部长 | 杨国斯 | 人联党 | 巴达旺 | ||
能源、电迅及邮政部长 | 廖莫宜 | 达雅党 | 加拿逸 | ||
原产业部长 | 林敬益 | 民政党 | 木威 | ||
社会福利部长 | 慕斯达法莫哈末 | 巫统 | 四加亭 | ||
青年及体育部长 | 纳吉·阿都拉萨 | 巫统 | 北根 | ||
新闻部长 | 莫哈末拉末 | 巫统 | 埔来 | ||
首相署部长 | 卡西达卡丹 | 沙统 | 仙本那 | ||
首相署部长 | 莫哈末尤索夫诺 | 巫统 | 士兆 |
副部长
第二次改组(1988-1989)
1988年2月4日,吉隆坡高等法庭就巫统的党选争议下判,指由于部分党员注册无效导致党选无效,而宣判巫统成为非法组织。
面对此判决,马哈迪以巫统在国会的最大党地位消失,包括自身首相地位的合法性成疑,因此暂停首相职务以专注于巫统党务,并委托国阵第二大党马华公会总会长即时任交通部长林良实代理首相职务,直至新巫统于2月13日注册成立、马哈迪于2月16日恢复首相日常工作为止。而以东姑拉沙里为首的派系则注册了新的政党四六精神党,成为反对党议员。
1988年6月14日前内阁小改组,原任青体部副部长黄循营离任,由邓育桓(原交通部政务次长)接任。其后内阁阵容如下。[6][7][8]
部长
职务 | 姓名 | 党籍 | 所在议席 | ||
---|---|---|---|---|---|
首相 内政部长 司法部长 |
马哈迪·莫哈末 | 巫统 | 古邦巴素 | ||
副首相 国家及乡村发展部长 |
嘉化·峇峇 | 巫统 | 野新 | ||
财政部长 | 达因·再努丁 | 巫统 | 㐷莫 | ||
国防部长 | 东姑阿末礼道丁 | 巫统 | 哥打峇鲁 | ||
贸易及工业部长 | 拉菲达 | 巫统 | 江沙 | ||
教育部长 | 安华·依布拉欣 | 巫统 | 峇东埔 | ||
土地及地方发展部长 | 苏莱曼道勿 | 土保党 | 柏特拉再也 | ||
交通部长 | 林良实 | 马华公会 | 拉美士 | ||
农业部长 | 山努西祖尼 | 巫统 | 尤仑-浮罗交怡 | ||
卫生部长 | 陈声新 | 马华公会 | 文冬 | ||
文化、艺术及旅游部长 | 沙巴鲁丁仄 | 巫统 | 淡马鲁 | ||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 | 黄俊杰 | 马华公会 | 巴生 | ||
外交部长 | 阿布哈山奥马 | 巫统 | 瓜拉雪兰莪 | ||
劳工部长 | 李金狮 | 马华公会 | 乌鲁冷岳 | ||
公共企业部长 | 娜霞奥玛 | 巫统 | 瓜拉庇劳 | ||
工程部长 | 三美威鲁 | 国大党 | 和丰 | ||
科学工艺及环境部长 | 杨国斯 | 人联党 | 巴达旺 | ||
能源、电迅及邮政部长 | 廖莫宜 | 达雅党 | 加拿逸 | ||
原产业部长 | 林敬益 | 民政党 | 木威 | ||
社会福利部长 | 慕斯达法莫哈末 | 巫统 | 四加亭 | ||
青年及体育部长 | 纳吉·阿都拉萨 | 巫统 | 北根 | ||
新闻部长 | 莫哈末拉末 | 巫统 | 埔来 | ||
首相署部长 | 卡西达卡丹 | 沙统 | 仙本那 | ||
首相署部长 | 莫哈末尤索夫诺 | 巫统 | 士兆 |
副部长
第三次改组(1989-1990)
1989年3月21日,卫生部长陈声新在羽毛球场上心脏病发逝世,其留下的文冬国会议席于5月13日补选由林亚礼代表国阵守住。[9][10]
1989年6月14日,马哈迪宣布内阁改组,原任能源、电迅及邮政部长廖莫宜与原任工程部长三美威鲁对调了职务,首相马哈迪亦不再兼任司法部长;原任土地及地方发展部长苏莱曼道勿调任司法部长兼首相署部长;而原任首相署部长卡西达卡丹则出任土地及地方发展部长。[10]
对应马华公会党选领导换届,原任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黄俊杰接任空置了数个月的卫生部长,原劳工部长李金狮则接任房地部长,林亚礼则出任劳工部长。[10]
副部长方面,原任首相署副部长余银山离任,由原卫生部政务次长陈祖排接任;调任者有7人:原农业部第二副部长李裕隆调任工程部第二副部长、原房地部第二副部长苏巴马廉·欣尼亚调任农业部第二副部长、原工程部第二副部长奥苏苏甘调任房地部第二副部长、原卫生部副部长K.巴马纳旦调任劳工部第一副部长、原劳工部第一副部长旺阿布峇卡旺莫哈末调任财政部第一副部长、原财政部第一副部长莫哈末法立阿里芬调任卫生部副部长、原国家及乡村发展部第一副部长黄秋贵调任文化艺术及旅游部副部长(新设副部长职)。[10][11][12]
1989年6月15日起至1990年10月大选前内阁如下[10][13][14]。
部长
职务 | 姓名 | 党籍 | 所在议席 | ||
---|---|---|---|---|---|
首相 内政部长 |
马哈迪·莫哈末 | 巫统 | 古邦巴素 | ||
副首相 国家及乡村发展部长 |
嘉化·峇峇 | 巫统 | 野新 | ||
财政部长 | 达因·再努丁 | 巫统 | 㐷莫 | ||
国防部长 | 东姑阿末礼道丁 | 巫统 | 哥打峇鲁 | ||
司法部长 首相署部长 |
苏莱曼道勿 | 土保党 | 柏特拉再也 | ||
贸易及工业部长 | 拉菲达 | 巫统 | 江沙 | ||
教育部长 | 安华·依布拉欣 | 巫统 | 峇东埔 | ||
土地及地方发展部长 | 卡西达卡丹 | 沙统 | 仙本那 | ||
交通部长 | 林良实 | 马华公会 | 拉美士 | ||
农业部长 | 山努西祖尼 | 巫统 | 尤仑-浮罗交怡 | ||
卫生部长 | 黄俊杰 | 马华公会 | 巴生 | ||
文化、艺术及旅游部长 | 沙巴鲁丁仄 | 巫统 | 淡马鲁 | ||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 | 李金狮 | 马华公会 | 乌鲁冷岳 | ||
外交部长 | 阿布哈山奥马 | 巫统 | 瓜拉雪兰莪 | ||
劳工部长 | 林亚礼 | 马华公会 | 文冬 | ||
公共企业部长 | 娜霞奥玛 | 巫统 | 瓜拉庇劳 | ||
工程部长 | 廖莫宜 | 达雅党 | 加拿逸 | ||
科学工艺及环境部长 | 杨国斯 | 人联党 | 巴达旺 | ||
能源、电迅及邮政部长 | 三美威鲁 | 国大党 | 和丰 | ||
原产业部长 | 林敬益 | 民政党 | 木威 | ||
社会福利部长 | 慕斯达法莫哈末 | 巫统 | 四加亭 | ||
青年及体育部长 | 纳吉·阿都拉萨 | 巫统 | 北根 | ||
新闻部长 | 莫哈末拉末 | 巫统 | 埔来 | ||
首相署部长 | 莫哈末尤索夫诺 | 巫统 | 士兆 |
副部长
参见
参考文献
- ^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1.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6-1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23)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14.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6-10-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30)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15.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6-10-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2)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4.0 4.1 4.2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54.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7-03-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9-28)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5.0 5.1 5.2 5.3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55.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7-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3)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0 6.1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1.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8-03-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2)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6.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8-06-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2)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1.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9-03-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2)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陈声新出生之地 拆开埠古屋 建店铺. 中國報. 201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0).
- ^ 10.0 10.1 10.2 10.3 10.4 Kabinet - Mahathir (PDF). BERNAMA. 1989-06-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2).
- ^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27.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9-10-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2)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2.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90-02-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2)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15.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89-06-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2)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hli-Ahli Dewan Rakyat (PDF). Penyataan Rasmi Parlimen 15. Malaysia: Dewan Rakyat. 1990-06-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02) (马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当今74066”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Means”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