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尉宮
陳太尉宮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中房鎮乾溪村 |
座標 | 26°36′08″N 119°25′55″E / 26.602117°N 119.432069°E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宋至清 |
編號 | 5-326 |
認定時間 | 2001年6月25日 |
陳太尉宮,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中房鎮乾溪村,是一座與福州華林寺大殿、莆田元妙觀三清殿齊名的福建現存三大宋代古建築。因通體未用一根釘子且集五代、宋、明、清的建築風格於一體,而被譽為「江南古建築的瑰寶」。2001年,陳太尉宮入選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3]
歷史
陳太尉宮原為陳氏宗祠。唐朝乾符三年(876年),河南固始人陳蘇隨王審知入閩,是為當地陳氏之始祖。陳蘇來到福建後,定居羅源新豐里曹峰(今中房鎮一帶地區),教導當地農民進行農業活動、學習禮教。後梁開平三年(909年),陳蘇在此地建造了陳氏祠堂,並在去世後入祠奉祀。同鄉人感念他生前的恩德,稱他為「高行先生」,陳氏祠堂也改名為「高行先生祠」。[4]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南宋朝廷追封陳蘇為「英惠侯王」,嘉熙三年(1239年),朝廷加封陳蘇為「顯佑嘉應侯王」,在祠堂前興建了宮殿。同年,陳蘇十五世孫陳慶英勇抗擊蒙兵,血染沙場而被追封為「都統伏魔太尉」,配享於宮,此後該宮廟也因而改稱為「陳太尉宮」。[4]
1985年10月11日,陳太尉宮入選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4][5];200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陳太尉宮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
建築
陳太尉宮經歷代擴建與重建,現存建築占地面積1155.05平方公尺,包括正殿、偏殿、戲台和宮門4個主要部分,均為重檐歇山式屋頂。[3]
正殿
陳太尉宮的正殿為陳蘇手築,始建於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台基高1.2公尺,面寬3間,通面闊15.5公尺,通進深9柱、8間、25.43公尺,面積394.17平方公尺。正殿內立有36根高4.67公尺、周長1.16—1.93公尺的水松木,這些立柱頂上的枋額和屋頂之間的支承構件都是斗拱木塊和弓形肘木相縱橫層疊,高度甚於立柱本身,其中明間主柱皆用柱頭科斗拱,屋面結構通過其過渡到柱頂,並圍成一個方形的藻井。正殿規模雖小,但其殿身面闊達6.1公尺,代表著福建宋構建築開間尺度之大。[1][3]
偏殿、宮門與戲台
兩側廊廡、偏殿均建於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面積74.5平方公尺,兩廡間的天井則有120平方公尺。宮門和前殿的戲台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為仿宋式建築,戲台面積65.08平方公尺,台頂為飾以彩繪的八角形藻井,宮門寬6.4公尺,門外立有一對石刻對聯。[3]
圖集
-
正門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記
-
整體建築的全景
-
門額上的「護國佑民」匾額
-
宮內供奉的神像
-
枋額、支承構件及藻井
參考文獻
- ^ 1.0 1.1 張十慶. 福建罗源陈太尉宫建筑. 文物. 1999, (01): 67-75. ISSN 0511-4772.
- ^ 人文历史. 羅源縣人民政府. 2016-08-25 [2023-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6).
- ^ 3.0 3.1 3.2 3.3 羅源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罗源县志. 方志出版社. 1998: 61–62 [2023-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6).
- ^ 4.0 4.1 4.2 黃家燊; 羅源縣建設局. 罗源县建设志. 1995: 842–843.
- ^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 福建省作家協會 , 編. 走进罗源. 海峽書局. 2017: 217–218.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14-07-21 [2024-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