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死傷人數
系列條目 |
二二八事件 |
---|
二二八事件死傷人數是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於臺灣的二二八事件死傷人數。1947年2月27日,因臺灣省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次日(28日)的陳情抗議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本省人對外省人報復攻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國軍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1]。此事件,造成大量民眾傷亡。
情況
2月28日,臺北市民包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抗議,遭公署衛兵開槍射擊,當天下午起臺籍民眾開始攻擊外省人[2]。之後,
當時凡參與各地處委會、批評政府作為,要求政治改革者、參與抗爭組織者陸續遭到逮捕和處死,當中多數未經公開審判或遭秘密處決[3]:192-196[4]:408-409[5]:32-35[6]。另外,臺灣民眾不知戒嚴為何物,多數人又不懂國語,在聽不不懂士兵警告或不知道口令的情況下遭到槍殺[4]:409[5]:26-30。另外在軍政敗壞的情況下,民眾遭軍隊公報私仇、奪取財物、發生小糾紛時遭到殺害[4]:409[5]:26-30。在獎勵密告與指認流氓的規定下,許多人也因為私人恩怨而遭殺害,也有設陷阱誘殺者[7]:73[5]:32-35[8]。當時的國防部長白崇禧指出,警總參謀長柯遠芬係以「寧可枉殺九十九個,只要殺死一個真的就可以」的心態處理此一事件[3]:192[4]:410。而高雄要塞彭孟緝的軍隊在高雄市無差別掃射,造民眾大量傷亡[4]:410-411。
依警總該年4月25日公告〈二二八事變各縣市外省同胞死傷之統計表〉統計造成外省人死亡52人,受傷1364人,失蹤10人,遭民眾毆殺16人,遭軍隊殺害6人,遭判刑1人,14人未註記;又警總1947年5月26日記者會公佈外省人死傷失蹤人數有1958人,本省人死傷失蹤人數有643人;總計受害者2601人,其中死398人、受傷2131人、失蹤72人[9];而監察委員楊亮功之「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則指出本省人死43人、傷397人,外省人死147人、傷1364人[3]:194[9]。
許多受難者未曾參加反抗行動,遭軍隊在街頭任意掃射而死亡,或未經公開審判程序、秘密處決等方式[7]:73[10]:265[4]:408[3]:192-193,種種因素使得各界對事件傷亡者人數未有一致的估算,人數從數百至數萬人皆有[11]。根據1992年,由行政院設立的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公佈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引述專家陳寬政用事件前後十年人口學方式反推出來的數據,總計臺灣和澎湖地區因為鎮壓、整肅與受報復波擊的死亡人數有18,000人至28,000人左右[7]:72-73[12]。另外李喬以年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推估,二二八事件的死亡人數約在18,000人左右[13]:667-670[6]。
統計
團體或個人 | 傷亡人數 |
---|---|
時任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杜爾曼·德丁 | 本省人:死1萬人[14] |
臺灣旅滬六團體(1947年統計) | 本省人:死1萬人以上[3]:195[4]:262[15] |
時任監察委員楊亮功、何漢文(1947年統計)-「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 | 本省人死43人、傷397人,外省人死147人、傷1364人[3]:194 |
唐賢龍-「台灣事變內幕記」1947年 | 外省人:二二八當日死亡100多人,受傷900多人[16][17][需要較佳來源] |
警總-「二二八事變各縣市外省同胞死傷之統計表」1947.4.25 | 外省人死亡52人,受傷1364人,失蹤10人,遭民眾毆殺16人,遭軍隊殺害6人,遭判刑1人,14人未註記 |
警總1947年5月26日記者會 | 外省人死傷失蹤人數有1958人,本省人死傷失蹤人數有643人;總計受害者2601人,其中死398人、受傷2131人、失蹤72人[9] |
時任國防部長-白崇禧 | 傷亡1860人[13]:659-661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 死3200人 |
保安處 | 死6300人 |
前監察委員-何漢文(1962年時任中共軍政人員時回憶) | 台灣人:最少死七八千人[18] |
蘇新(1949年統計) | 死不下1萬人[19]:194 |
史堅(1947年統計) | 台灣人:死傷1萬人以上[20][21] |
民政廳長-蔣渭川(1950年統計) | 死1萬7千至1萬8千人[4]:262 |
行政院研究228事件專案小組 | 死1萬8千至2萬8千人[22] |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8千324人至1萬1千841人死亡、失蹤[23] |
日本《朝日新聞》調查研究室 | 台灣人:死1萬至數萬人[3]:195 |
時任內政部委員-楊逸舟 | 死2萬人、傷3萬人[1]:124 |
時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館副領事-葛超智 | 死2萬人[13]:661-663 |
時任中統局科長-趙毓麟 | 死3萬人[4]:262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林邑軒與同所碩士、資料工程師吳駿盛(2017年統計) | 死亡1304至1512人之間[24] |
註釋
參考資料
- ^ 1.0 1.1 楊逸舟; 張良澤. 二二八民變 台灣與蔣介石. 前衛. 1991.
- ^ 【歷史今日】二二八事變真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大紀元.2014-02-28.
- ^ 3.0 3.1 3.2 3.3 3.4 3.5 3.6 李筱峰. 解讀二二八. 玉山社. 1998. ISBN 978-957-9361-74-3.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賴澤涵.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 時報文化. 1994 [2018-11-24]. ISBN 978-957-1309-0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5).
- ^ 5.0 5.1 5.2 5.3 再現台灣 民國時期. 二二八事件. 莎士比亞文化出版. 2006.
- ^ 6.0 6.1 傷亡人數的推估.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中文(繁體)).
- ^ 7.0 7.1 7.2 張炎憲.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2006. ISBN 978-957-29362-1-4.
- ^ 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409
- ^ 9.0 9.1 9.2 陳翠蓮. 表6-1 歷來各方對二二八事件傷亡人數統計一覽表.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衛城出版. 2017-02-24: 387–388. ISBN 9789869351874.
- ^ 王建生; 陳婉真; 李賢群; 李堅. 1947台灣二二八革命. 陳婉真. 2017. ISBN 978-957-43-4008-8.
- ^ 陳柏言. 為了與傷痕告別──二二八紀念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4) (中文(繁體)).
- ^ 虞義輝. 《台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 臺灣臺北: 黎明文化. 2001年11月1日: 第118頁. ISBN 978-9571606026 (繁體中文).
- ^ 13.0 13.1 13.2 褚靜濤. 二二八事件研究 下卷. 海峽學術出版社. 2011. ISBN 978-986-6480-49-2.
- ^ 杜爾曼·德丁. FORMOSA KILLINGS ARE PUT AT 10,000; Foreigners Say the Chinese Slaughtered Demonstrators Without Provocation. 《紐約時報》. 1947-03-29 [2016-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6) (英語).
- ^ 二二八民變,124
- ^ 鮮為人知的228事件受難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時電子報
- ^ 被台灣遺忘的二二八受害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多維新聞
- ^ 《台灣228起義見聞紀略》,何漢文,《湖南文史資料》第四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委員會,1963-06
- ^ 莊嘉農. 愤怒的台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1993. ISBN 978-957-13-0601-8.
- ^ 李筱峰. 二二八事件死亡多少人?.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6-02-25.[失效連結]
- ^ 史堅,〈台灣的災難〉,《青年知識》20期,1947-03-16
- ^ 「行政院研究228事件專案小組」,1992年2月
- ^ 「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研究報告」,2020年2月
- ^ 〈重探二二八事件死亡人數:性別死亡比例的推估>,林邑軒、吳駿盛,發表自「紀念二二八事件70週年學術研討會」
參考書目
- (繁體中文)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賴澤涵總主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灣臺北: 時報文化.1994年2月20日. ISBN 978-9571309064.
- (繁體中文)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臺灣臺北: 玉山社出版公司.1996年6月.ISBN 978-9579361743.
- (繁體中文) 張炎憲; 李筱峰; 何義麟; 黃秀政; 陳儀深; 陳翠蓮; 陳志龍; 黃茂榮.《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臺灣臺北: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2006年1月1日. ISBN 978-9572936214.
- (繁體中文) 王建生; 陳婉真; 陳湧泉.《1947 台灣二二八革命》. 臺灣臺北: 前衛出版社. 2002年4月. ISBN 978-9574452316.
- (繁體中文) 楊逸舟; 張良澤(譯).《二二八民變:台灣與蔣介石》.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3月.ISBN 978-9579512213.
- (繁體中文) 蘇新.《憤怒的台灣》.香港:智源書局.1949年3月出版. 臺灣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2月重刊.ISBN 957-1306010.
- (繁體中文) 褚靜濤.《二二八事件研究》上卷、下卷.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11年8月10日.ISBN 978-9866480485.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繁體中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繁體中文) 二二八事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繁體中文)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