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保守黨副黨魁 (英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保守黨副黨魁
現任
祈達文 國會議員

自2017年6月
任命者保守黨黨魁
首任安東尼·艾登
設立1945年

保守黨副黨魁(英語:Deputy Leader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又稱保守黨副領袖,是英國保守黨的一個不常使用的高級官方職位。

一些人由黨正式地給予這個稱號,例如李秉德[1]而其他人並未正式獲得此頭銜而只是被媒體公開以副黨魁之名稱呼,如夏偉林[2]不同於實際的「二把手」,副黨魁一職現在是空置的。[3]保守黨副黨魁是通過黨魁的任命和挑選產生的,而不是通過全黨選舉產生,這與工黨副黨魁不同。[3]經常同時擔任政府副首相、第一國務大臣和(或)反對黨副領袖等其他官職,並可以在黨魁缺席時,代替黨魁出席首相首相答問環節。也許因為副黨魁這個職位經常沒有被官方明確,因此關於誰是正式的誰是事實上的,可靠來源有時可能不同。[n 1]

這個職位有時也會與保守黨副主席混淆。[5]

保守黨副黨魁列表

姓名 肖像 上任時間 離任時間 同時擔任 領袖
安東尼·艾登 1945年7月26日[6] 1955年4月6日 反對黨副領袖 (1945–1951)[7]
影子外交大臣英語Shadow Foreign Secretary (1945–1951)
副首相 (1951–1955)
外交大臣 (1951–1955)
溫斯頓·邱吉爾
拉布·巴特勒 1955年4月6日[8] 1963年10月18日[n 2] 英國財政大臣 (1955)
下議院領袖 (1955–1961)
英國內政大臣 (1957–1962)
保守黨主席 (1959–1961)
副首相 (1962–1963)
第一國務大臣英語First Secretary of State (1962–1963)
安東尼·艾登
哈羅德·麥美倫
何謨
雷金納·麥德寧 1965年6月27日[10] 1972年7月18日[11] 反對黨副領袖 (1965–1970)[12]
影子外交大臣英語Shadow Foreign Secretary (1965)
影子國防大臣 (1968–1969)
英國內政大臣 (1970–1972)
愛德華·希思
威廉·懷特洛 1975年2月11日 1988年1月10日[13] 反對黨副領袖 (1975–1979)[14]
影子內政大臣 (1976–1979)
副首相 (1979–1988)
英國內政大臣 (1979–1983)
下議院領袖 (1983–1988)
戴卓爾夫人
賀維 1989年7月24日 1990年11月1日 副首相 (1989–1990)
下議院領袖 (1989–1990)
夏舜霆 1995年7月20日 1997年6月19日 副首相 (1995–1997)
第一國務大臣英語First Secretary of State (1995–1997)
反對黨副領袖 (1997)[15]
馬卓安
李秉德 1998年6月2日[16] 1999年6月15日[17][18] 反對黨副領袖 (1998–1999)[19] 夏偉林
邁克·波蒂略[20] 2000年2月1日 2001年9月18日 影子財政大臣 (2000–2001)
米高·安克拉姆英語Michael Ancram 2001年9月18日 2005年11月6日 反對黨副領袖 (2001–2005)[21]
影子外交大臣英語Shadow Foreign Secretary (2001–2005)
影子國防大臣 (2005)
施志安
夏偉明
歐思邦 2005年11月8日[2][n 1] 2009年1月[2][n 1] 影子財政大臣 (2005–2010) 卡梅倫
夏偉林 2005年11月8日[4][n 1] 2015年5月8日 影子內閣資深成員英語Shadow Cabinet of David Cameron (2005–2010)
影子外交大臣英語Shadow Foreign Secretary (2005–2010)
第一國務大臣英語First Secretary of State (2010–2015)
外交大臣 (2010–2014)
下議院領袖 (2014–2015)
歐思邦 2015年5月8日 2016年7月13日 第一國務大臣英語First Secretary of State (2015–2016)[3]
英國財政大臣 (2010–2016)
祈達文 2017年6月11日 現任 第一國務大臣英語First Secretary of State (2017–)
內閣辦公室大臣總主計長 (2017–)
文翠珊

非正式的保守黨副黨魁

許多擔任財政大臣影子財政大臣)的保守黨高官通常被非正式地視為副黨魁,特別是財政大臣還有第二財政大臣的頭銜。此外有很多意見表明,在首相問答環節代替黨魁出席的人也被非正式地視為副黨魁。

姓名 肖像 在任時間 同時擔任 領袖
愛德華·希思[來源請求] 1964-1965 影子財政大臣(1964–1965) 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
伊安·麥克勞德[來源請求] 1965-1970 影子財政大臣(1965–1970)
財政大臣(1970)
愛德華·希思
羅伯特·卡爾英語Robert Carr[來源請求] 1974-1975 影子財政大臣(1974–1975)
約翰·威克姆[來源請求] 1988-1989 下議院領袖(1987–1989)
樞密院議長(1988–1989)
戴卓爾夫人
麥傑嘉英語John MacGregor, Baron MacGregor of Pulham Market[來源請求] 1990 下議院領袖(1990–1992)
樞密院議長(1990–1992)
祁淦禮[來源請求] 1993-1995 財政大臣(1993–1997) 馬卓安
麥浩德[來源請求] 1999-2000 影子財政大臣(1998–2000) 夏偉林
夏文達[來源請求] 2016-2017 財政大臣(2016–) 文翠珊

註釋

  1. ^ 1.0 1.1 1.2 1.3 關於這個實際例子,2009年1月之前,《每日電訊報》一直描述歐思邦卡梅倫的「副職」,[2] 同時《衛報》則稱夏偉林是卡梅倫「事實上的」副手。[4]
  2. ^ 何謨任命巴特勒為外交大臣,但沒有副首相頭銜,[9]第一國務大臣英語First Secretary of State頭銜也一併失去。

參考文獻

  1. ^ Peter Lilley, Member of Parliament for Hitchin and Harpenden [李秉德,希欽和哈彭登的國會議員]. 英國保守黨. [17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8月6日). He stood for the Conservative Leadership in 1997; becoming Shadow Chancellor then Deputy Leader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Responsible for Policy Renewal until 2000. 
  2. ^ 2.0 2.1 2.2 2.3 Andrew Porter, Political Editor. David Cameron anoints William Hague as his deputy [卡梅倫任命夏偉林為自己的副手]. The Telegraph. 14 January 2009 [17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卡梅倫要給夏偉林更廣泛的職權 - 使他成為保守黨實際上的副領袖。
    保守黨黨魁將黑格作為副手,被視為是對影子財政大臣歐思邦的拒絕,奧斯本在卡梅倫成為黨魁後曾擔任過副黨魁這一角色。
    但是奧斯本先生的勢頭因「遊艇門」而受挫,他承認接受了一俄羅斯寡頭的貸款。
    卡梅倫說:「威廉實際上是我的副手,除了沒有官方頭銜,人們要知道這一點。我擔任黨魁已經三年了。而威廉曾作了四年。」
    保守黨黨魁告訴《太陽報》說:「在下一個大選年到來之前,威廉作為影子外交大臣有許多機會,向國家發出我們的聲音。」
    「我希望人們注意到他的角色,那就是副黨魁角色。但是你會在國家的外交事務前線看到他工作的身影。」
     
  3. ^ 3.0 3.1 3.2 Guardian editorial. The Guardian view on party deputy leaders: a job about nothing [衛報對於副黨魁的觀點:一個什麼也不管的職位]. The Guardian. 17 June 2015 [17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6). 卡梅倫選擇歐思邦表明,黨魁需要一個可靠的二把手,但副黨魁就不同了。
    一個政黨需要黨魁,但他們幾乎不需要副黨魁。另一方面,政黨需要二把手,兩者之間的區別很重要。保守黨明白了,工黨和一些較小的政黨沒有明白。
    這一差異在奧斯本代替請假的卡梅倫出席首相問題環節被充分說明了。奧斯本不是保守黨副黨魁。這個位置目前空置,而黨依然運轉良好。另一方面,奧斯本先生就是卡梅倫的二把手,不是因為權利資歷,而是因為能力信任。他是黨內卡梅倫最信任的二把手人選。財政大臣現在擁有第一國務大臣的頭銜,以此承認這一現實。奧斯本先生今天的自信表明了為什麼會這樣。
     
  4. ^ 4.0 4.1 Andrew Sparrow. Cameron names Hague as de facto deputy Tory leader – why? [卡梅倫稱呼黑格為事實上的保守黨副領袖,為什麼?]. The Guardian. 14 January 2009 [24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對於保守黨克里姆林宮學家來說,今天卡梅倫和夏偉林在太陽報的採訪是迷人的。卡梅倫採訪中宣佈黑格現在是黨的副領袖「除了沒有名義」。但黑格沒有正式授予副領袖頭銜,而且他一直在首相問題環節擔任卡梅倫的替身,並在卡梅倫缺席時主持會議,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他是事實上的副領袖。 
  5. ^ Ann Gripper. David Cameron's 2015 cabinet: Meet the ministers appointed in all Conservative post-election reshuffle [第二次卡梅倫內閣: 會見保守黨完全執政後第一次改組待任命的大臣們]. 每日鏡報. 11 May 2015 [17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4). 羅伯特·哈爾豐 will become deputy leader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6. ^ Parties at War: Political Organization in Second World War Britain
  7. ^ On This Day – 9 January 1957: Sir Anthony Eden resigns.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2). 
  8. ^ The Macmillan-Eisenhower Correspondence, 1957–1969
  9. ^ Anthony Howard. RAB: The Life of R. A. Butler [拉布·巴特勒生平]. Jonathan Cape. 1987: 330 [2017-01-16]. ISBN 978-0-224-018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7). 
  10. ^ Choosing the Tory Leader: Conservative Party Leadership Elections from Heath to Cameron
  11. ^ Heath Faces Cabinet Reshuffle.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3). 
  12. ^ A Matter of Weeks Rather Than Months: The Impasse between Harold Wilson and Ian Smith
  13. ^ Thatcher's No. 2 Cabinet minister resigns.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14. ^ The Hugo Young Papers: Thirty Years of British Politics – Off the Record
  15. ^ Opposition Front Bench Spokespersons as at 13 May 1997.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6). 
  16. ^ Hague's junior frontbenchers are young and to the right.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17. ^ About Peter.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9). 
  18. ^ Peter Lilley.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19. ^ Democracy Live – Peter Lilley MP.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20. ^ Oppenheim, Maya. Ex Conservative minister Michael Portillo claims Thatcher was 'liberal' about homosexuality [前保守黨大臣博文高聲稱,戴卓爾在同性戀問題上是「自由的」]. 獨立報 (London: www.independent.co.uk). 31 January 2016 [14 Octo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在本周,前副保守黨領袖說:「許多人對戴卓爾夫人的印象是一個偉大而刻板的女人 - 實際上她並不刻板」。 
  21. ^ Peerage for the Rt Hon Michael Ancram.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