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臺灣/SavedFeatured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注意事項
本期內容

讓對話更有溫度「接納篇」》是台灣麦当劳為其旗下的咖啡品牌McCafé製作的「讓對話更有溫度」系列廣告之一。廣告靈感源於社會對多元成家話題關注,由蕭雅全執導,於2016年3月4日推出。廣告影片講述了一名男生在咖啡杯上寫「我喜歡男生」,向父親出櫃,並最終得到父親包容的故事。影片發行後引起了巨大反響,已獲得超過200萬次點閱,並獲得了部分台灣以外媒體的報導。許多網友在看完影片後表示很感動,然而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和香港捍衛家庭價值大聯盟對影片表示批評,二者的言論引發了許多人的不滿。但在之後,由於演出男主角的《英雄联盟》遊戲网络主播周賢忠在直播時失言「台灣人垃圾」引發爭議,「接納篇」廣告被迫下架。

下期預定內容

2020年12月30日

推手》(英語:Pushing Hands)是一部於1991年上映的臺灣電影,由李安執導,李安與詹姆士·夏姆斯編劇,並由郎雄王萊王伯昭等人主演。該片同時也是李安的長片處女作,劇情講述北京的太極拳總教頭朱老(郎雄飾演)被兒子(王伯昭飾演)接到美國與兒媳同居後,因語言不通與生活習慣不同而引發的一連串事情。

1990年,失業的李安寫下了《推手》的劇本,送至臺灣新聞局參賽,獲得一獎。中央電影公司建議李安將其拍成電影,並提供資金。《推手》於1991年4月上旬開拍,拍攝作業為期24天。該片為「父親三部曲」的第一部,接下來的兩部為《囍宴》(1993年)和《飲食男女》(1994年)。

該片入圍第28屆金馬獎九項大獎,包含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等,並參加了三十幾個影展,如香港影展柏林國際影展亞太影展亞眠影展法语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Amiens休士頓影展。影評人多稱讚片中郎雄與王萊的演出,但對電影整體品質的看法則評價不一。

了解更多...

2020年11月27日

太田賴常
太田賴常

太田賴常(日语:太田 頼常おおた よりつね Ōta Yoritsune ?,1902年—1970年),日本奈良縣人,為物理學家。他於日本第六高等學校日语第六高等学校 (旧制)畢業,為京都帝國大學理學士。太田賴常的專長是重水以及分光學研究。

1930年,太田賴常成為臺北帝國大學物理學講座的助教授,並與講座教授荒勝文策等人一同建造考克饒夫-瓦耳頓型加速器,提供重水以供中子減速用,並在1934年7月25日晚間成功做出亞洲第一次,世界第二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1941年3月,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太田賴常轉任臺北高校教授物理,並被臺灣總督府工業部聘往新竹天然瓦斯研究所,協助解決戰爭期間的能源問題。二戰結束後,太田賴常與戴運軌等人於臺大再度重建荒勝文策之加速器,並成功於1948年完成了中華民國暨戰後全亞洲首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1949年,太田賴常被國民政府遣返日本,並擔任神戶大學物理系教授與理學部長等職務,甚至在1957年成為神戶大學附屬明石中學日语神戸大学附属明石中学校的第3任校長。1970年,太田賴常逝世,享壽68歲。

了解更多...

2020年2月15日

美國地質調查局製作的震度圖。
美國地質調查局製作的震度圖。

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是2016年2月6日上午3點57分,發生於臺灣南部地震,是繼921大地震後最嚴重的地震,震央位於高雄市美濃區,即屏東縣政府北偏東方27.1公里處,芮氏規模6.6级,最大震度臺南市新化7級。與同樣發生於臺灣南部的1964年臺南白河地震2010年高雄甲仙地震的規模類似。學者馬國鳳、吳逸民指出,此次地震可能為「雙主震」,在美濃主震後,觸發在臺南的第二主震。這解釋了美濃一帶災害不大,而臺南市震災相對嚴重,但中央氣象局以間隔僅4秒為由,認定是同一地震。此起地震與1999年集集大地震為臺灣在二戰後傷亡相當嚴重的地震,並造成臺灣有史以來單一建築物倒塌之罹難人數最多的災害。

了解更多...

2020年1月15日

居住日月潭的邵族男性,攝於1950年代。
居住日月潭的邵族男性,攝於1950年代。

骨宗事件,又作水沙連事件水沙連之亂雍正年間,漢人大量前往臺灣拓墾,水沙連諸社因生活空間遭擠壓,遂以邵族水社頭目骨宗和其子拔思弄、水里萬為首,對於平地漢人進行一系列出草獵首等行動。出山殺人活動始於雍正三年(1725年)農曆3月起,迄於翌年11月,死亡人數為62人、耕牛140頭、焚燒房屋近百間。清廷在雍正四年(1726年)在12月4日發起水沙連之役,12月16日擒拿肇事首領骨宗,將涉案人員押解下山,水沙連諸社同意歸順清廷,事件由是落幕。

了解更多...

2019年11月28日

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路網圖
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路網圖

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桃園捷運桃捷,是服務臺北都會區桃園都會區的大眾捷運系統及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的機場聯絡軌道系統,路網範圍涵蓋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共三座城市,為中華民國第三座投入營運的捷運系統。

桃園捷運的規劃於1989年即展開,因種種因素導致延宕,最終延至2006年才得以正式開始建造。根據規劃,桃園捷運為交通部鐵道局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所興建,桃園捷運的營運則由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合資成立的桃園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首條路線機場線歷經六次延宕後,最終於2017年2月2日起試營運、並在同年3月2日正式營運。

了解更多...

2019年9月26日

荼蘼》(英語:Life Plan A and B)為臺視八大電視公視共同監製之《植劇場》的第二部作品,也為愛情成長系列的第二部劇集。由《我可能不會愛你》金獎編劇徐譽庭攜手恩師王小棣以及《花是愛》導演黃天仁共同打造,影歌雙棲的金鐘視后楊丞琳搭檔顏毓麟領銜主演。本劇在2016年10月7日至11月11日間,於臺視主頻週五優質戲劇時段首播,八大綜合台則於隔日晚間聯播。

故事描繪走到人生叉路口的女性所面對的選擇題,播出後收獲普遍的好評,楊丞琳的演出與徐譽庭的劇本皆取得不錯的評價,不僅獲得第52屆金鐘獎三項提名,亦獲首爾國際電視節亞洲電視大獎等海外獎項賞識。

了解更多...

2019年8月17日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鳥瞰。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鳥瞰。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IATA代码TPEICAO代码RCTP),通稱桃園國際機場桃園機場,簡稱桃機,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大園區國際機場,距臺北市中心以西約40公里,為臺灣國際航空樞紐,由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經營。1979年2月26日啟用時名為中正國際機場,2006年10月改為現名。現今共有67家航空公司經營定期航線,飛往全球34個國家的144個航點,年度總旅客吞吐量超過4,650萬人次。

桃園國際機場面積約1,249公頃,擁有2座航廈、4座貨運集散站、2條跑道及39條滑行道,並擁有聯外之高速公路捷運系統;在運量快速攀升的同時,目前也規畫興建第三航廈、第四航廈及第三跑道以滿足龐大的旅運需求。根據2018年的統計,其貨運吞吐量位居全球第8位,客運吞吐量居全球第36位,若僅計算國際客運量則為全球第11位

了解更多...

2019年7月6日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強震即時警報(英語:Earthquake Early Warning,縮寫:EEW),又稱地震預警地震速報,是臺灣地震發生後發布的警報,針對部分地區利用地震波傳遞速度的差異,在較具威脅性但速度較慢的S波表面波到達前,透過電腦軟體行動應用程式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等方式預先通報,以爭取數秒到數十秒的預警時間。2017年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強震即時警報系統總共發布56次警報,發生於臺灣島內或近海的地震可在地震發生後20秒內對外發布警報,對距離震央70公里以外的地區提供預警。

了解更多...

2019年5月18日

黃振麟(1926年10月18日—1992年12月13日),臺灣臺北人,為凝態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家。他在1952年至1955年之間曾經跟來自德國的物理學家沃爾夫岡·克洛爾共事研究,從比熱數據推導出固體聲子頻譜。黃振麟使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根據波恩-卡曼理论由晶格动力学矩阵的久期方程導出固體頻譜,推展到三維的任何晶格的方法。這個方法是黃振麟獨創的,被譽為「不用電子計算機方法中最方便的方法」。1952年起,黃振麟連續四年以單一作者身份在《化学物理学报》和《物理評論》發表四篇論文,被認為是當時全球物理學界難得一見的成就,其中他在1955年於《物理評論》發表的論文是該刊物第一篇以臺灣為發表單位的論文。

1962年2月,黃振麟自東京大學原子核研究所遊學返臺,並轉向原子核理論,與許雲基合作研究。到了1963年,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成立,並開始發行《中華民國物理學刊》,黃振麟則擔任其首任總編輯。1966年9月,黃振麟接任臺大物理系系主任,並規劃於1969年成立博士班。黃振麟於1992年12月13日因肝病過世,享年66歲。

了解更多...

2018年11月26日

現今通車的新中橫公路有一大段處於中斷,成為一條「沒有橫貫」的公路。
現今通車的新中橫公路有一大段處於中斷,成為一條「沒有橫貫」的公路。

新中橫公路,又稱新中部橫貫公路,為連接臺灣東部與西部的一條橫貫公路,位於臺灣島中央地帶,介於中橫公路南橫公路之間,以玉山為中心,分出:嘉義—玉山水里—玉山玉里—玉山,由此三線構成丫字狀路網。雖然是以玉山為中心,實際的交會點卻是於沙里溪頭,歷經數次變更,最後將交會點設於東埔山埡口,如今則被稱塔塔加為新中橫公路最高點,海拔2,610公尺。

1970年代,正值十大建設的實行之際,中華民國政府計畫新闢三條橫貫公路,並列為十二項建設計畫之一。1980年代,已經開工的新中橫公路,因生態保育的意識逐漸抬頭,以及玉山國家公園劃設於新中橫公路通過之路線,形成公路開發與生態保育之間的轉捩點,政策有六年時間游移不定,一度允許榮工處(今榮民工程公司)繼續向西闢建至大分,最後在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下,由行政院下達放棄興建之行政命令,全線於1991年1月1日通車,形成一條「沒有橫貫」的公路。

了解更多...

2018年10月22日

高捷少女(英語:K.R.T.GIRLS)又被稱作高捷娘,為臺灣高雄捷運的虛擬代言人,後來進一步發展為《前進吧!高捷少女!》(日语:進め!たかめ少女!)計畫。最早是由Simon與其團隊希萌創意於2014年11月所提案的宣導人物,之後成功獲得希望能吸引年輕族群的高雄捷運公司同意合作。在配合2014年高雄駁二動漫祭而發表角色設計後,這項原本看似只是在特定期間舉辦的限定活動,在各新聞媒體報導和網際網路傳播後引起不小迴響。

由於廣泛受到好評,使得高雄捷運公司選擇和Simon繼續合作,並且正式讓角色成為高雄捷運代言人。為此高雄捷運公司還特地在Facebook上成立了「前進吧!高捷少女《進め!高捷(たかめ)少女!》」粉絲團,其粉絲人數也很快就超過70,000人以上(截至2016年1月12日已達約90,000人以上)。目前設計出來的代言人包括由初夏繪製的站務員「小穹」、由緋華繪製的司機員「艾米莉亞」、由小啾繪製的維修工程師「婕兒」以及由Riv繪製的客服員「耐耐」的初始四人,與包括由初夏繪製的站務員「小祈」(仍有三個角色待推出)的二期新生。五者的人物身高、體重乃至興趣等皆由Simon負責設定。

其中高雄捷運公司除了安排三個虛擬角色作為捷運車站內各個告示牌與宣傳海報的代言人外,先分別將站務員「小穹」的指引用人型看板安置在高雄捷運鹽埕埔站、再將司機員「艾米莉亞」的人形看板進駐至高雄捷運凱旋站,以及維修工程師「婕兒」的人形看版放置在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之後在美麗島站等捷運車站也設置有人形立牌。

了解更多...

2018年9月16日

沃爾夫岡·克洛爾
沃爾夫岡·克洛爾

沃爾夫岡·克洛爾(德語:Wolfgang Kroll,1906年3月21日—1992年2月28日),是一名德裔臺灣物理學家。他出生於德國北部的格賴夫斯瓦爾德。1930年,克洛爾進入布雷斯勞大學就讀,1930年畢業并取得博士學位。隨後幾年,克洛爾於萊比錫跟隨維爾納·海森堡進行博士後研究。

1937年,由於納粹掌權,克洛爾離開德國而轉往日本北海道任教,最後於1941年到達日治時代臺北,並任教於臺北帝國大學預科。戰後,克洛爾受邀轉任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升任為副教授再升為教授,是戰後臺灣第一位擁有理論物理博士學位的專任教授,亦為臺大物理系第一篇在國際科學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教師。此後,他也受邀至東海大學物理系等地教課。1976年8月,克洛爾自臺大物理系退休,並於隔年和許雲基一同成為名譽教授。退休後,克洛爾亦曾在中國文化學院等處兼課。1970年代後期,由於臺灣經濟開始起飛,導致物價上揚,使得克洛爾的退休金相對而言變得微薄,生活也因此陷入困境。到了1992年2月28日,克洛爾因肺氣腫,病逝於臺大醫院,享壽87歲。

了解更多...

2018年6月20日

許玉釧
許玉釧

許玉釧(1928年—2017年9月18日),臺灣新竹人。他曾任臺北帝國大學有機化學講座與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的技師,善於吹製科學玻璃儀器。1945年,許玉釧被臺北帝國大學的太山次郎技師聘為助理,並受到他的指導與照顧。在這段期間,許玉釧也曾幫日本首位被提名的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野副鐵男教授吹製玻璃儀器。二戰結束後,許玉釧在太田賴常許雲基的帶領之下,在臺大物理系參與重建考克饶夫-瓦尔顿加速器。該團隊於1948年完成中華民國暨戰後全亞洲首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爾後,許玉釧也製作出全東南亞第一把自製雷射手術刀「慶齡一號」的核心設備與教學用電子槍。許玉釧被稱為臺灣「國寶級的玻璃儀器師傅」。

了解更多...

2018年5月10日

荒勝文策
荒勝文策

荒勝文策(日语:荒勝 文策あらかつ ぶんさく Arakatsu Bunsaku ?,1890年3月25日—1973年6月25日)是一名日本高能物理學家。他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姬路市,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物化學科,為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部物理學博士。他也曾短暫留學德國,跟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進行研究。1928年,荒勝文策出任臺北帝國大學首任物理學講座教授。他領導建造直線粒子加速器,於臺灣做出亞洲第一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

了解更多...

2018年5月3日

2016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回鑾安座儀式
2016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回鑾安座儀式

臺灣宗教受《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並且各宗教間皆為平等。除此之外,臺灣傳教環境極為自由,政府奉行政教分離原則,政府與宗教之間並無關聯。又因臺灣為一移民社會,華人移民固有的傳統信仰如佛教道教,在該族群中極為流行且根深柢固,而西方世界較常見的宗教,如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亦擁有不少的信眾。根據201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布的調查,2300萬臺灣人口中,佛教道教臺灣民間信仰三者難捨難分,約佔93%。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等)約4.5%,其他信仰或不表態者約2.5%。

了解更多...

2015年4月4日

日本畫家村上無羅所繪《八通關》即是八通關草原。
日本畫家村上無羅所繪《八通關》即是八通關草原。

八通關鄒語PatungkuonʉPantounkuaPattonkuan),舊稱八童關八同關,是台灣地名與旅遊景點,位於玉山之東北東方約5.5公里處,南投縣信義鄉東埔之東南方約11公里處。由於八通關的地形居於中央山脈玉山山脈之間鞍部上,加上清代八通關古道日治時代八通關越嶺道皆於此交會,以及一條日治時期開闢,通往新高山(今稱玉山)的道路也於此交會,八通關正座落於交會點上。因此,自日治時期以來,直到至今,八通關仍是登山人士必經之地,因而成為一處交通要塞。

了解更多...

2015年3月3日

華西街夜市販賣的一份炸花枝丸
華西街夜市販賣的一份炸花枝丸

台灣小吃台灣生活與文化街頭特色食物的總稱。台灣小吃的特色是就地取材,因為台灣四面環海且漁產豐富,因此海鮮是街頭常見的料理之一。

要對台灣小吃下一個準確性的定義並不是那麼容易,或許可以嘗試做以下區分:狹義而言,僅指發源於台灣的小吃,如:珍珠奶茶;而由於小吃的變化性極高,易於隨地域、時間有突破性的發展,因此廣義的來說,亦可以包括那些於台灣興盛、創新,而於台灣隨處可見甚至發揚光大的庶民美食,如:薑汁番茄烤肉生煎包蚵仔煎肉粽擔仔麵滷肉飯炸雞排烤玉米烤番薯烤香腸葱油餅紅豆餅臭豆腐肉圓蚵仔麵線麻糬等;飲料方面,如:聞名世界的珍珠奶茶愛玉冰木瓜牛奶等。至於最廣義的定義,甚至可以包括任何在台灣十分普及的小吃或甜品。

了解更多...

2015年1月2日

嘉義市中心的重要地標:中央噴水圓環,又名中央噴水池、七彩噴水池,有中山路、文化路等6條幹道在此交匯。原址為嘉義縣城城垣的一部分,1906年梅山地震導致城垣毀壞後,利用震後重建實施市區改正之際在此建立圓環,至1970年許世賢擔任市長時改建為今日所見之噴水池樣貌。當時中央置有孫文銅像,2007年9月10日毀壞後曾陸續在原銅像基座上放置數種藝術裝置,之後在2014年改立嘉農棒球隊投手吳明捷之銅像。
嘉義市中心的重要地標:中央噴水圓環,又名中央噴水池、七彩噴水池,有中山路文化路等6條幹道在此交匯。原址為嘉義縣城城垣的一部分,1906年梅山地震導致城垣毀壞後,利用震後重建實施市區改正之際在此建立圓環,至1970年許世賢擔任市長時改建為今日所見之噴水池樣貌。當時中央置有孫文銅像,2007年9月10日毀壞後曾陸續在原銅像基座上放置數種藝術裝置,之後在2014年改立嘉農棒球隊投手吳明捷之銅像。

嘉義市是位於臺灣西南部的一個省轄市),地處嘉南平原北端,外圍由嘉義縣環繞,有北回歸線經過。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其餘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古名「諸羅山」,係源自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又別名「桃城」,因清代興築之城池形狀如而得名,該城同時為臺灣第一座城池。其行政區建制起始於日治中期的1930年,當時設為州轄市,1945年光復後改設省轄市,1950年至1951年間曾被短暫廢除市制,之後成為嘉義縣唯一的縣轄市;經過地方人士的奔走,在1982年7月1日重新升格為省轄市。因地理位置之故,為臺灣的林業發展中心之一,阿里山森林鐵路即以此為起點。現今全市人口約27.2萬,為南臺灣主要都市之一;以其為發展核心的嘉義都會區則約人口40萬。

了解更多...

2014年9月2日

台灣在地球的位置
台灣在地球的位置

臺灣地理的劃分範圍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僅指臺灣本島,廣義則指中華民國實際管轄區域(即臺澎金馬)。臺灣本島位於西太平洋,東岸為菲律賓海,西岸隔台灣海峽中國大陸相望,南岸與菲律賓相隔巴士海峽,北接東海,另外東北方與琉球群島鄰接。全島面積36,188平方公里,南北長394公里,南北狹長、東西窄,形狀與番薯相似;地勢東高西低,地形類型相當多元,有山地(含火山)、丘陵盆地台地平原等地形,其中山地與丘陵約佔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南北向縱貫全台,地勢高峻陡峭。最大山脈為中央山脈,最大平原則為嘉南平原。如不計澎湖群島離島群,臺灣有龜山島小琉球蘭嶼等22個附屬島嶼

了解更多...

2014年8月1日

2007丁亥年鷄籠中元祭的主普壇
2007丁亥年鷄籠中元祭的主普壇

鷄籠中元祭,或逕稱為「基隆中元祭」,是每年農曆七月台灣北部的基隆地區舉辦的中元法會,為台灣重要民俗祭典。其起源於清代福建漳州泉州移民,為解決雙方之衝突問題,協商以比賽陣頭來代替械鬥打破頭,以求達到社會和諧,因而在清咸豐六年(1856年)開始此祭典。整個祭典以中元節為核心,涵蓋相關民間宗教儀式與官方、民間的週邊藝文活動。大體上從農曆七月初一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初一的關龕門等,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其名列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並於2008年1月29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之國定重要民俗。

了解更多...

2014年7月1日

金曲獎臺灣規模最大的音樂獎,也是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音樂獎項之一,與金馬獎金鐘獎並列為臺灣三大娛樂獎,合稱「三金」。創始於1990年,至2014年已舉辦24屆。現今頒獎典禮約於每年5、6月間舉行,分為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簡稱傳藝類)與流行音樂作品類(簡稱流行類)兩大類別,兩者分開頒獎。

金曲獎源起於1986年時,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事業處推廣的「好歌大家唱」活動,目的為徵選優良詞曲創作來激勵臺灣音樂市場與音樂人,獲傳播媒體廣泛報導與社會熱烈迴響;行政院新聞局之後於1988年底開始籌辦「金曲獎」獎項,並於1990年舉行首屆頒獎活動。隨著行政院新聞局在2012年裁撤,第23屆起轉由中華民國文化部下屬的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接續主辦,之後中華民國文化部又從第25屆起將傳藝類交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金曲獎兩大類別中,較受各界矚目的是流行類,第17屆起固定於臺北小巨蛋舉行頒獎典禮。由於臺灣在華語流行音樂的領導地位,歷屆金曲獎均成為華語樂壇與華人娛樂界的年度盛事。

了解更多...

2014年2月4日

TEMU2000型電聯車(普悠瑪號)
TEMU2000型電聯車(普悠瑪號)

TEMU2000型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一款交流電中長距離用傾斜式列車,也是台鐵繼TEMU1000型電聯車之後第二款傾斜式列車,由日本車輛承造。該車型的引進是台鐵因應東部幹線假日一位難求的問題、及未來臺東線電氣化後的用車需求,所推行的第二批136輛城際型(傾斜式)交流電聯車採購計畫,2013年2月6日起以普悠瑪自強號之名開始營運。

TEMU2000型與TEMU1000型電聯車採購計畫不同之處為列車營運速率提升至140公里/小時,而為了確保新購車輛安全及品質,引進車輛系統安全保證制度(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ystem Safety,簡稱RAMS)、第三人獨立公正公司辦理驗證與認證(Independent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簡稱IV&V)以及完全符合美國防火協會規定條款(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簡稱NFPA)。同時為提昇服務品質,增列了最新通用設計需求、旅客資訊及語音播報系統,以及提供即時資訊功能,並且增加模組化維修備品以便維修。

了解更多...

2013年7月2日

新北市中華民國直轄市,是臺灣人口最多的。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縣,轄區則同時位處臺灣本島最北端最東端。其前身為臺北縣,自2010年12月25日起改制升格為直轄市。全市共劃分為29,其中政府所在地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這些過去皆為全面依賴臺北市的衛星城市;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臺灣各地移民,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堪稱是臺灣社會的縮影。

了解更多...

2013年6月2日

中華民國警察徽章,以象徵此為刑事案件
中華民國警察徽章,以象徵此為刑事案件

白曉燕命案(簡稱白案)是台灣一起發生於1997年4月的重大綁架刑案。由於被害人白曉燕為知名藝人白冰冰之女,加上陳進興林春生高天民等三名加害人不僅是擁有槍械彈藥之高度危險份子,且作案手法殘酷,又於逃亡途中與警方發生數次槍戰並犯下多件刑案,對當時台灣的社會大眾造成相當大的震撼。該案件不但為當年度影響台灣最大的單一事件,也是1990年代甚至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最重大的治安事件之一。據台灣半官方的「國策中心研究室」所做的研究報告,白案的影響層面甚至達到台灣的「修憲」、「政黨政治」與內閣政治的權責劃分。

了解更多...

2013年3月3日

「謝謝台灣計畫」廣告,分別刊登於聯合報與自由時報
「謝謝台灣計畫」廣告,分別刊登於聯合報與自由時報

中華民國臺灣政府2011年日本發生東日本大震災後,即針對海嘯進行預警疏散、迅速派遣救難隊赴日、提供金錢援助、並協助台灣僑民與上百名他國政府人員及僑民撤至台灣。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主要政黨、企業界、影視圈、慈善與宗教等民間團體亦踴躍響應捐助金錢物資,並親赴災區賑濟和協助短中長期重建。依參與之廣、時間之久、金額之高,此次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堪稱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國民外交。日本政府、傳播媒體、與人民亦對中華民國政府與台灣人民居世界第一的至少新臺幣73.64億元捐助表達感謝。針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等處之持續性事故,除各相關政府部門採取因應措施,主要政黨、環保團體、學術界等公民社會亦重新檢討能源與工業政策。此一發生於鄰邦之「複合式災難」,對於台灣的防災預警思維、救災動員措施、推動非核家園,以及增進中華民國和日本兩國關係,均有重要影響。

了解更多...

2013年2月1日

台灣議會請願團抵達東京車站時,與前來歡迎的當地台灣留學生共同合影,攝於1924年。
台灣議會請願團抵達東京車站時,與前來歡迎的當地台灣留學生共同合影,攝於1924年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日治時代中期,由新民會開始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要求台灣設置擁有自治議會政治運動。這場運動源於1918年六三法撤廢運動。從1921年1月30日第一次向帝國議會提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由林獻堂領銜、旅日與在台民眾178人聯名簽署起,到1934年9月2日決議停止為止,運動共歷時14年,期間提出請願15次。最初的參與者以東京的台灣留學生為主,至第三次請願運動籌備時,成立了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從而被時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以妨礙安寧社會秩序為由禁止,釀成治警事件。其後,運動得到了日本輿論的支持與台灣民眾的同情,參與人數邁向高峰。不過在1931年台灣民眾黨被迫解散後,由於失去支持團體,加上法西斯主義的壓制,運動在1934年正式宣布中止。此為台灣民眾對於日本之統治,從武力反抗轉變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第一個標誌,也是台灣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

了解更多...

2013年1月3日

台灣高速鐵路
台灣高速鐵路

台灣高速鐵路(簡稱台灣高鐵高鐵)是服務台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走廊高速鐵路系統,路線全長345公里,實際通車營運里程為339公里。其由中華民國政府BOT模式交由台灣高鐵公司興建與營運,於1999年動工、2007年1月5日通車,啟用後逐漸成為台灣西部重要的長途運輸工具之一,亦為台灣軌道工業指標。目前每日南北向有123至146班次,平均日載客量目前已達12萬人,周末連續假期更有每天15、16萬人的水準。

了解更多...

2012年12月10日

倚天中文系統閃電四號
倚天中文系統閃電四號

倚天中文系統臺灣電子商倚天資訊19801990年代針對IBMPC XT/AT相容個人電腦DOS平臺,所開發可讀取、輸入、顯示與列印中文軟體或帶有硬體。其推出之時,臺灣市面已有多家中文系統,當時民眾尚無智慧財產權認知,且倚天資訊主要獲利於開發硬體燒錄字型漢卡,對於純軟體全磁片式漢碟並無防拷保護,故後者被民眾熱烈盜版而被最多人使用,在 PC 發展正體中文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軟體也特別修改以趨相容之;在Windows 95推出之前,於臺灣作業系統領域有壓倒性的市場佔有率。至今部分廠商開發的POS收銀機)仍有使用。

了解更多...

2012年11月5日

中度颱風象神
中度颱風象神

颱風象神(英語:Xangsane菲律賓PAGASA)命名:Reming;國際編號:002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編號:30W台灣中央氣象局分級:中度颱風)是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其名「象神」是老撾提供的颱風名稱,其意思為「」。該颱風雖無登陸台灣陸地,但因颱風外圍環流及鋒面雙重影響,台灣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及中南部山區降下豪雨,引發土石流,並造成臺北縣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部分地區積水嚴重。此外,新加坡航空006號班機在象神侵襲期間,於中正國際機場(今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嘗試起飛時,班機誤入封閉中的跑道,擦撞跑道中施工機具而翻覆並斷裂毀損,造成179名乘客及機組員中的83人不幸罹難。不包括新航事故,象神共計造成台灣64人死亡、25人失蹤、65人受傷,農林漁牧業損失約新台幣35億8千8百萬元。

了解更多...

2012年10月2日

孫立人參與中國遠征軍期間影像
孫立人參與中國遠征軍期間影像

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抚民仲能,是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於清末出生於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世代簪纓。歷任財政部税警總團團長、支隊司令國民革命軍師長軍長,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中華民國陸軍副總司令、總司令中華民國總統府參軍長等職,並榮獲中華民國四等雲麾勳章、大英帝國司令勳章、美國豐功勳章以及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勳章。其於對日抗戰期間屢建戰功,因而被喻為「抗日名將」,為抗戰時期中國少數有留美背景的軍事將領。1955年因部屬郭廷亮兵變案遭受牽連而被國民黨政府軟禁,至逝世前兩年才重獲自由,身後獲中華民國總統明令褒揚

了解更多...

2012年9月5日

納莉颱風
納莉颱風

納莉颱風英語譯名:Typhoon Nari;國際編號:0116JTWC编号:20W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名稱:Kiko)是2001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該名稱由韓國所提供,是韓語百合花」的意思,中國大陸港澳則直譯為「百合颱風」。其發展過程及路徑十分奇特,曾四度增強及減弱,四次超過90度大轉彎,並三度急轉彎吹襲沖繩島,並於沖繩島以西及台灣等地幾乎原地停留不動;侵襲台灣本島期間,由於停留時間過久,加上其貫穿的特殊路徑(由台北向西南到台南)及其環流強勁而所致,故在台灣降下豐沛雨量,造成北台灣嚴重水患,多處地方單日降雨量皆刷新歷史紀錄,台北交通更因其帶來的水患而陷入長達兩個月的混亂。在台灣被與韋恩颱風耐特颱風並稱為「侵台三大怪颱」。

了解更多...

2012年8月4日

中山高速公路基隆端
中山高速公路基隆端

中山高速公路(又稱一高南北高速公路,簡稱中山高),編號為中華民國國道一號,是臺灣第一條高速公路,連接了臺灣西部各重要都市基隆港高雄港兩大港口,為臺灣西部走廊、乃至臺灣陸上交通最重要的大動脈。該公路是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之一,以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為名,其前身為1964年通車的麥帥公路;於1971年8月14日動工,1974年7月29日第一階段(三重中壢)通車,至1978年10月31日全線(基隆高雄)通車。

了解更多...

2012年6月1日

太魯閣號通過汐科站北端
太魯閣號通過汐科站北端

TEMU1000型台鐵一款交流電中長距離用傾斜式電聯車,也是台鐵首款引進的傾斜式列車,由日商日立製作所製造,設計源自日本JR九州885系電力動車組。該車型的引進,主要是為了紓解北迴鐵路電氣化雙軌化後所帶來的運輸壓力,同時縮短宜蘭線鐵路的運行時間,以與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後興盛的公路客運對抗;台鐵亦於2005年底舉辦命名活動,最後在2006年1月17日公布定名為「太魯閣號」,成為自強號的一個分支車種。2007年5月8日起開始營運後,目前共有6組48輛投入營運。

了解更多...

2012年5月6日

嘉義縣大吉國中的一堂歷史課
嘉義縣大吉國中的一堂歷史課

國民中學,簡稱國中,是台灣國民義務教育的一部份,修業時間為三年。其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的「中學校」,進入中華民國時期後改制為初級中學;至1968年中華民國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改為現行名稱。依照中華民國教育部規定,6歲至15歲的兒童和少年依法需接受9年義務教育,國民小學需在每年5月將畢業生名冊造冊完畢,以便進行國中之分發入學。國中修業期滿後,畢業生可自由選擇繼續升學高中職或投入職場。惟中華民國政府規劃於2014年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屆時現行的高中職升學制度也將廢除大半,將對台灣中學教育帶來根本性的影響。

了解更多...

2012年4月2日

濁水溪下游衛星空拍圖
濁水溪下游衛星空拍圖

濁水溪台灣最長的河川,位於台灣中部,全長約186.6公里,屬於中央管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為台灣第二大,僅略次於高屏溪。濁水溪名字是由日本人所命名,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河口百年洪峰流量僅次於高屏溪。昔日濁水溪下游河道經常改道,北流至鹿港,南流至北港,形成濁水溪的氾濫平原。現今主流河幅廣達2~4公里,自東而西,將台灣西部分為南北兩半。上游地勢起伏,河道多成萬大水縱谷;落差大,雨量多,水力資源豐富,建有多座水庫,均供水力發電之用;下游之河水則主要用於灌溉。

了解更多...

2012年3月7日

電腦意象符號
電腦意象符號

Big5,又稱為大五碼五大碼,是使用繁体中文(正體中文)社群中最常用的電腦漢字字符集標準,共收錄13,060個漢字。中文碼分為內碼交換碼兩類,Big5屬中文內碼。最初是由台灣政府創辦的資訊工業策進會五大中文套裝軟體所設計的中文共通內碼,在1984年正式發表後,逐漸成為繁體中文電腦的共通內碼。Big5雖普及於台灣香港澳門等繁體中文通行區,但長期以來並非當地的國家標準,而只是業界標準倚天中文系統Windows繁體中文版等主要系統的字符集都是以Big5為基準,但廠商又各自增加不同的造字與造字區,衍生成多種不同版本。

了解更多...

2012年2月5日

中華民國當前行政區劃圖
中華民國當前行政區劃圖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歷史上隨著執政者的更迭而有多次變化,目前依據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後所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地方制度法》規定,一級行政區為直轄市,二級行政區為,三級行政區為縣轄市,四級行政區為,五級行政區則為。自2010年12月25日實施的「五都升格」起,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劃分為2省、5直轄市,其中虛級化的臺灣省劃分為12縣3市(包括1準直轄市),僅設置省政府福建省劃分為2縣。

了解更多...

2012年1月3日

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
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

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治權機關,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之後歷經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基本上延續自1948年行憲後所創設、偏向總統制雙首長制,其政府組織包含了中央政府的一府五院、與三級之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一府」是指總統及其幕僚單位——總統府,「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而地方政府則指直轄市,以及縣下設之;直轄市、市之下則設置,為派出機關。地方政府原分為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而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目前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

了解更多...

2011年12月5日

那霸的「臺灣遭害者之墓」埋葬了於台灣遇害宮古島人的頭顱
那霸的「臺灣遭害者之墓」埋葬了於台灣遇害宮古島人的頭顱

八瑤灣事件,或稱八瑤灣琉球人事件琉球漂民被殺事件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发生于公元1871年,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末期,从宮古島首里上繳年貢的船隊於歸途時,因故漂流至台灣東南部高士佛社牡丹社竹社之交界處後遇害的事件。船上69人當中三人溺死,54人被原住民排灣族殺害,僅12人生還回國。事件引起日本藉故出兵攻打清帝國臺灣府以南之原住民部落,即牡丹社事件,也是中國與日本在近代史上第一次的重要外交事件。

了解更多...

2011年11月3日

兩性的象徵符號
兩性的象徵符號

人之初》是台灣第一個自製的性教育電視節目,也是公共電視節目第一個性教育節目,由卓越傳播製作、侯麗芳主持,於1988年7月25日10月24日間,每星期一21:00—21:30(台灣時間)在台視頻道播出。該節目是以一般觀眾為對象,介紹人體生殖器官作為整個節目的開端,並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的觀點,來探討的諸多問題。

了解更多...

2011年10月2日

中華民國國旗,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
中華民國國旗,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

中華民國國旗中華民國的國家象徵之一,由孫中山提議,將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置於紅旗的左上角而成,故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或「青天白日紅旗」;後經國民政府立法定為國旗,並在北伐征戰結束、東北易幟後頒行全國。除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必須懸掛外,亦使用於其邦交國及外交使節訪問、或遇特殊慶典等。《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六條明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同時亦代表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立國之初衷。

了解更多...

2011年9月2日

集集大地震後,臺中碎裂的道路與人行道。
集集大地震後,臺中碎裂的道路與人行道。

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當地時間)發生於台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震央在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約於南投縣集集鎮境內,震源深度8.0公里,芮氏規模7.3,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矩震級7.6。此次地震是因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80公里的破裂帶。台灣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102秒,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其中又以台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乃台灣戰後傷亡損失最慘重的天災

了解更多...

2011年8月3日

2009世運會主場館,即今之高雄國家體育場。
2009世運會主場館,即今之高雄國家體育場。

第八屆世界運動會(簡稱高雄世運),於2009年7月16日26日台灣高雄市舉行,是台灣首次舉辦的國際性綜合運動會,亦是第二次在亞洲國家舉辦的世界運動會,與台北聽障奧運並列為2009年台灣兩大國際綜合性賽事。該次世運會共有一百零二個國家和地區、近五千名選手參加,大部分的比賽項目在高雄市境內進行,部分項目則由高雄縣鳳山市鳥松鄉大樹鄉來承辦。

了解更多...

2011年7月5日

台灣議會請願團抵達東京車站時,與前來歡迎的留日台灣留學生共同合影,攝於1924年。
台灣議會請願團抵達東京車站時,與前來歡迎的留日台灣留學生共同合影,攝於1924年。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日本統治時代發生的一個政治運動,由留日學生社團新民會開始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要求台灣設置擁有自治權力的議會。從1921年1月30日第一次向帝國議會提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由林獻堂領銜、旅日與在台民眾178人聯名簽署起,到1934年9月2日決議停止為止,運動共歷時14年,期間提出請願15次。這場運動是台灣對於日本之統治,從武力反抗轉變為體制內運動的第一個標誌,也是台灣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

了解更多...

2011年6月7日

礁溪鄉位置圖
礁溪鄉位置圖

二龍村龍舟競渡,又稱二龍村龍舟賽二龍村扒龍船二龍競渡,是台灣礁溪鄉二龍村轄下的淇武蘭洲仔尾兩聚落舉行的龍舟競賽。這個傳統民俗活動已有一百多至二百年歷史,初期舉行的日期並不固定,至1967年開始,賽龍舟活動更改在端午節舉辦。二龍村龍舟競渡傳統上沒有發令員計時員裁判,雙方選手們認為齊位、旗鼓相當時就鳴出發,若有一方未見敲鑼,便需重新開始;行進中若有一方覺得起步慢,不公平而不打鑼,或沒有信心勝利而不敲鑼,就算對手已經划到終點,也不算奪標。亦由於這些特色,常被人稱為「君子之爭」。由於該活動的特殊性,2001年民國90年)已被中華民國觀光局列為「國家十大民俗節慶活動」。

了解更多...

2011年5月2日

在江西與共產黨作戰時的蔣中正
在江西與共產黨作戰時的蔣中正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是中國政治家軍事家介石,原名瑞元族譜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清代浙江省奉化縣,逝世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國民革命軍总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務,乃中國建立共和政體以來,唯一成功統一全中國,並同時統治過中國大陸台灣的領導人。

了解更多...

2011年3月1日

1669年出版的赫伯特《東印度旅行短記》書中插圖,描繪鄭荷九個月戰事中的每一次戰役。視點由北往南,圖片中央為鯤身半島上的熱蘭遮城和大員市街,圖左海岸邊為普羅民遮城和赤崁街。
1669年出版的赫伯特《東印度旅行短記》書中插圖,描繪鄭荷九個月戰事中的每一次戰役。視點由北往南,圖片中央為鯤身半島上的熱蘭遮城和大員市街,圖左海岸邊為普羅民遮城和赤崁街。

鄭成功攻台之役1661年3月底到1662年2月初(南明永曆十五年三到十二月)間一場發生於台灣西南沿海的戰爭,主要戰場包括赤崁臺江內海大員等處;該役由明朝延平王鄭成功率25,000大軍由金門航渡台灣海峽,由鹿耳門水道進入臺江內海,先攻佔普羅民遮城,然後圍攻熱蘭遮城,終於迫使荷蘭東印度公司投降。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由於荷蘭殖民時期聯「番」制漢的平衡機制消滅,大批鄭軍在臺灣西南部平原屯田墾殖,導致平地原住民失去其傳統生活領域,只得遷徙或因無法維持部落生活型態而或漢化

了解更多...

2011年1月6日

200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林智勝打擊英姿
200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林智勝打擊英姿

台灣棒球史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已有百餘年歷史。在日治時期的發展階段(1897年-1945年),棒球具有濃厚的殖民主義色彩;戰後初期(1945年1960年代)民生困苦,觀賞棒球逐漸發展成庶民生活的一部分;1970年代開始進入三級棒球狂飆時期;1980年代以後,成棒開始在國際間揚眉吐氣;1990年代期間,中華職棒開打;進入21世紀以後,台灣棒球運動也要開始面對新世紀的挑戰。百年來台灣棒球邁向多元化發展的歷程,正如同一世紀以來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

了解更多...

2010年11月17日

台北101TAIPEI 101)是位於台灣台北市信義區的一棟摩天大樓,由建築師李祖原及其團隊設計、KTRT團隊建造,其2003年前的名稱為台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World Financial Center)。以美國權威建築機構世界高樓協會CTBUH)所訂定的高度標準計算,台北101是目前世界第二高樓,其曾於2004年12月31日2010年1月3日時為「世界第一高樓」,目前亦在申請認證為世界最高綠建築

了解更多...

2010年10月8日

台灣鳥類學研究始於鴉片戰爭之後,英國高雄領事史溫侯對台灣島內野生鳥類的考察,台灣及其附近島嶼在動物地理學上屬於東洋界,分布有許多獨特的鳥類,具有非常特別的研究價值,也吸引了許多鳥類學家。在台灣鳥類學史上,史溫侯、拉圖雪古費洛山階磨芳等著名鳥類學家、博物學家都曾經長期在台灣從事鳥類學考察,先後報導了藍鷳帝雉朱鸝蘭嶼角鴞等台灣特有鳥種和亞種。台灣的鳥類學跨越了[[台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中華民國時期,而台灣的鳥類學研究也恰與這三個時期相合,早期的研究由英國、美國法國西方國家來華的外交官、商人和傳教士進行,研究的內容以鳥類考察為主,不斷發現的新物種是這一時期的特點;1895年到1945年之間,大量日本鳥類學家湧入台灣進行了許多詳盡細緻的研究工作,進一步掌握了台灣野鳥生態、分布、以及鳥卵等細緻的研究,至今仍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華人成為台灣鳥類學研究的主力,尤以1970年代在台灣興起的觀鳥活動使大量業餘鳥類愛好者參與相關研究和保護計畫。

了解更多...

2010年9月14日

台灣日治時期是指1895年1945年間,台灣日本殖民管轄的時期。由於日本是最後一個躋身近代殖民帝國的國家,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本土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台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台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台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台灣作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方發展的基地。日本在台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台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現代化教育在初期台人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台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相對不平等。

了解更多...

2009年12月3日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根本法1946年12月25日制憲國民大會南京議決通過,於1947年1月1日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由於國共內戰的因素,目前其僅於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地即中华民国自由地区施行。內容除前言外,全文共一百七十五條條文,計分十四章。憲法本文的主要特色為彰顯主權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權利的保障,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1948年國共內戰擴大,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議決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作為臨時憲法修正案。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後,共增修憲法七次。

了解更多...

2009年11月24日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是中華民國立法院首次使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舉制度,在73個採用單一制的選區中,國民黨贏得57席,民進黨贏得13席,無黨聯盟贏得2席,無黨籍贏得1席;在沿用複數制的原住民選區所有的6席中(平地及山地原住民各三席),國民黨贏得4席,無黨聯盟贏得1席,親民黨贏得1席;在34席不分區及僑選委員(常合稱為「政黨票」)中,12個參選政黨中,只有國民黨、民進黨達到5%得票率的門檻,並按各自的得票率分別分得20與14席。

了解更多...

2009年10月24日

台灣,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邊的一座島嶼,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管轄。台灣是由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洋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整體形狀似長條番薯狀,北迴歸線經過台灣島。全島山勢高峻,地形海拔變化大,山脈大多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平原狹窄、地震頻繁、溫泉死火山皆多。氣候上屬高溫、多雨,春夏季交接之時,受滯留鋒影響而有梅雨季,夏、秋兩季常有颱風侵襲,冬季則受東北季風影響。最冷月的月均溫都在14℃以上,年雨量達2510mm以上。北部全年有雨,南部則集中在夏季降雨。由於地形與氣候共同影響之故,造成台灣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等氣候區,自然景觀與生態系亦因此呈現多樣化。

了解更多...

2009年9月24日

中華民國歷史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南京宣佈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成為繼清朝之後於1912年1949年其間統治中國的政權。按照統治政府與地區政治情勢,中華民國可劃分為北洋時期(1912-1927)、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9)與台灣時期(1949至今)三部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華民國收復被日本割佔的台灣。1949年之後,因國共內戰失利,退居台灣以及福建周圍的部分島嶼。1980年代,由於「美麗島事件」的發生,蔣經國逐漸將政治民主化。1996年,中華民國首次公民直選正、副總統。

了解更多...

2009年8月20日

2007年世界聽障游泳錦標賽是一項由台北市政府與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總會聯合主辦,2009年聽障奧運籌委會基金會承辦的競賽,於2007年8月12日8月16日國立體育學院游泳池舉行,參賽者以聽障游泳選手為主,且因為台北市將在2009年舉辦聽障奧運的關係,而被視為一項前哨戰,更成為國際「聾人文化」交流的一項重要指標。這項比賽是台灣舉辦世界級比賽以來,第一次承辦聽障運動相關的競賽,也是國際聽障運動總會(ICSD)停辦12年之後,再度恢復的比賽。本次比賽誕生了部分新的紀錄,被認為是台灣成功宣傳國際「聾人文化」的一項重要創舉。

了解更多...

2009年7月22日

臺灣媒體史台灣媒體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所奠定的報業、廣播業基礎。戰後初期,媒體環境一度相對寬鬆,但在二二八事件後,言論自由高度緊縮。戒嚴時期,台灣新聞自由狀況甚差。在1987年解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1988年開放報禁,並在1993年先後完全開放廣播頻率和有線電視,台灣媒體業隨之急速發展。雖然台灣現在擁有自由的媒體環境,但由於媒體數量多而導致的惡性競爭,以及政治勢力從未徹底退出媒體界等情況,使媒體亂象叢生,引發社會的不安,也提出不少反省淨化的要求。

了解更多...

2009年6月21日

1875年打狗港入口
1875年打狗港入口

打狗港位於今台灣高雄市。初期的打狗港原是漁港,在清治時期正式開港前的打狗港,行政區上屬於鳳山縣治的轄區。在清治時期,打狗港原是台灣南部僅次於安平港的第二大港,但由於安平港港口逐漸淤積,於是打狗港便漸漸取代安平港的地位,外商紛紛轉移至打狗來採買民生物品以及設立貿易據點。清治時期打狗港正式開港前後,打狗港逐漸成為英商的地盤。而隨著對外貿易的逐步發展,打狗港附近也開始產生許多新的聚落,高雄市目前許多地名,如旗后莊、鹽埕埔莊、哨船頭、苓仔寮、三塊厝等地便是此時隨著打狗港的開發而開始發跡。

了解更多...

2009年5月20日

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中華民國官方的台灣閩南語拼音方案,簡稱為台羅拼音。此套拼音並非完全新創,而是整合原有的傳統羅馬字以及台灣閩南語音標系統而來。台羅拼音方案與白話字的相容性良好,可以視為白話字的增補或發展上的分支。在台灣,使用白話字的社群有較高的意願使用台羅拼音,同時,在官方地位方面台羅拼音方案取代了TLPA。然而,在台灣以外的國家地區,台羅拼音未必能夠全面取代白話字。閩南語是漢語的一種,因此音節結構也一樣可以區分為五個音位成分:聲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韻頭、韻腹、韻尾又合稱為韻母。閩南語有變調,而台羅方案和白話字一樣,都只標示本調。

了解更多...

2009年4月20日

南瑤宮台灣一座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現址位於昔日彰化縣城南門外,香火鼎盛,屢稱靈驗,有「彰化媽蔭外方」之名。現為台灣中部的重點古廟,1985年4月25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座落於彰化縣彰化市南瑤里。南瑤宮宮前為一狹長型廣場,廣場右側有座三層樓高的八角塔型金爐,廣場靠近省道台1線的一端建有一座四柱三門的牌樓。南瑤宮進深四進,寬約27.5公尺,長約86公尺,總面積0.647公頃,為一多重院落的結構,包括三川殿、正殿、觀音殿、天公殿、前埕廣場、中埕廣場及後埕廣場在內,稱作「四落四殿,一埕二院」。

了解更多...

2009年3月16日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是一所座落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國立科技大學。因應台灣發展精密工業之需求,故奉中華民國教育部之令於1980年7月創校,以原虎尾高中校地多次改建而成。虎尾科大緊臨虎尾糖廠安慶國小虎尾溪,校園週遭因而留下不少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古蹟。其前身為「台灣省立雲林工業專科學校」。隔年改隸國立,更名為國立雲林工業專科學校。後來因為改制過慢,造成校名被「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先用去,被迫更名為「國立虎尾技術學院」。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創校之初,本為單獨的工業技職院校,近年來陸續成立文理學院、管理學院等,且不少學系增設了研究所,已經逐漸轉型為研究型綜合大學。

了解更多...

2009年2月13日

台北府城北門
台北府城北門

台北城是指台灣清朝統治期間,於台北大稻埕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台北府所在,所以又稱為台北府城。而有別於台北府城以外的已開發聚落,台北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此稱呼並沿用至今。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1879年研議規劃、1882年開工,1884年才建造完畢。然而這座歷經多位清朝官員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三十年。1904年,該城城牆被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拆除絕大部分,僅留下四座城門。今台北城四座城門已被列為中華民國一級古蹟,名稱為台北府城(北門小南門東門南門

了解更多...

2009年1月15日

中國電視公司大樓
中國電視公司大樓

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通稱中國電視公司,簡稱中視CTV,是台灣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公司,與台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台灣的“老三台”,老三台”加上民間全民電視公司公共電視台,是為台灣僅有的五個無線電視台,簡稱“無線五台”。在2000年代黨政軍退出媒體的过程中,原為中國國民黨黨營事業的中國電視公司售予中國時報,現與有線電視台中天電視同屬中時媒體集團旗下。中國電視公司是在1968年9月3日中國廣播公司和28家民營廣播電台共同集資創辦。10月31日,正式開播。是继台視之後的第二家電視公司。1975年3月3日,中視完成全國的電視網络。

了解更多...

2008年12月16日

國家台灣文學館
國家台灣文學館

台灣文學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常被視為邊陲文學中國文學的支流,在發展上即受到相當大的壓抑。尤其在外來統治者的廣義殖民下,紛雜書寫系統使台灣文學呈現無法連貫的窘境。不過相對的,從南島語系原住民口傳文學中國古文(台灣傳統文學)、白話文日文台語文引發的複雜情況及斷層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面相。正因語言帶來的意識型態省籍矛盾殖民文化等衝突,台灣文學在基礎定義上就十分困難。不過參酌台灣人定義後,台灣文學就廣義而言應為「出生或客居台灣所發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狹義上則應指「描寫台灣鄉土人物、再現台灣典型環境、運用台灣方言的作品、表現台灣人的生活與思想」的文學作品。

了解更多...

2008年11月14日

北門車站站區停放的各式車輛
北門車站站區停放的各式車輛

阿里山森林鐵路台灣迄今僅有的兩條仍處於營運狀態的高山森林鐵路之一。本鐵路主要有一條起點自嘉義市嘉義車站、終點在嘉義縣阿里山車站的主線,以及眾多木材搬運線構成。今日開放客運的部分,包括主線、一條早期搬運線「眠月線」,一條為觀日而修築的「祝山線」。但九二一大地震使後者毀壞嚴重,目前正計畫將另條搬運線「水山線」部分路段改為客運。日治時期,日本為了開發台灣的資源,派人到阿里山區進行調查。1906年,大阪的合名會社藤田組獲得經營許可權,派人進駐以進行先期作業。到1908年,阿里山林鐵的平地段已完工。1912年12月,嘉義至二萬平段67.1公里長的鐵路完工。1914年主線完工。

了解更多...

2008年10月13日

霧社事件爆發現場慘狀
霧社事件爆發現場慘狀

霧社事件台灣日治時期發生在台灣台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的大規模抗日行動。事件是由於當地賽德克族,因為不滿台灣總督府與地方政府的壓迫而發起的反抗運動,領導人為莫那魯道。霧社事件發生後,台灣總督府調派各地軍警前往鎮壓,並動用機關槍飛機毒氣彈等實施「無差別攻擊」,最後領導人莫那魯道與剩餘族人集體自殺,該社幾遭滅族。事後台灣總督石塚英藏、總務長官人見次郎遭日本內閣撤換。事件前霧社是總督府理蕃政策的重點地區,儘管如此還是出現了大規模的反抗,因此總督府修正了對台灣原住民的歧視政策,並且加速皇民化教育。對原住民做思想教育的同時,也嘗試將原住民遷移到平地定居,使其過著農耕生活。

了解更多...

2008年9月17日

日治時代台灣自製日語電影莎勇之鐘,李香蘭主演
日治時代台灣自製日語電影莎勇之鐘,李香蘭主演

台灣電影係指由台灣籍之電影工作人員在台灣資金挹注下所拍攝的電影。台灣自日治時期迄今,數度歷經政經環境之巨變,台灣電影也隨著社會變遷與政府對大眾娛樂之不同態度而有數次重大轉折。1990年代來,除了侯孝賢楊德昌已在國際影壇建立作者導演的地位外,台灣出身的李安、馬來西亞來台的僑生蔡明亮也分別成為世界矚目的台灣導演。其他在90年代出現的新新導演,如陳國富徐小明王小棣易智言陳玉勳林正盛張作驥,以及獨立製作的黃明川賴聲川等,也都有水準以上的作品出現。但90年代台灣電影最戲劇化的發展莫過於紀錄片的熱潮興起,至今方興未艾。

了解更多...

2008年8月17日

台北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
台北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

忠烈祠,為中華民國政府舉行國家祀典,褒揚忠義精神,追祀為國殉難烈士之處。戰後為「消除日本國家神道信仰痕跡」,原日治時期神社遂一改為忠烈祠,不少建物今日仍有神社遺跡。目前大部分忠烈祠都分布在台灣各地,中國只有南岳忠烈祠等少數保存較完好。依內政部所頒布「忠烈祠祀辦法」,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在地設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則設首都忠烈祠。忠烈祠公祭為中華民國國家祭典,於每年3月29日9月3日,舉行春、秋二季公祭,由當地地方首長主祭;首都忠烈祠由總統主祭。並於每年清明於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舉行中樞遙祭黃帝陵祭典,縣市政府則多結合春、秋二祭舉行。

了解更多...

2008年7月17日

臺灣話白話字Tâi-oân-oē),或稱台語鶴佬話,蓋指台灣使用的閩南語,與同屬閩南語的廈門話十分親近,能夠通話。由於政治、學術、歷史等因素,台灣話亦有諸多別名。台灣自明末即以鶴佬人(閩南人)占多數,使得鶴佬話在台灣曾長期成為共用語,並逐漸演化出別於原鄉的特色而得「台灣話」之名。雖然日治中華民國接收後,日語與標準漢語國語普通話)取代其公用語地位,但迄今仍為台灣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之一。

了解更多...

2008年6月9日

台灣鳥類學開創者:史溫侯。
台灣鳥類學開創者:史溫侯。

台灣鳥類學史台灣的鳥類學研究始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高雄領事史溫侯對台灣島內野生鳥類的考察。台灣及其附近島嶼在動物地理學上屬於東洋界,分佈有許多獨特的鳥類,具有非常特別的研究價值,也吸引了許多鳥類學家。在台灣鳥類學史上,史溫侯、拉圖雪古費洛山階磨芳等著名鳥類學家、博物學家都曾經長期在台灣從事鳥類學考察,先後報導了藍鷳帝雉朱鸝蘭嶼角鴞等台灣特有鳥種和亞種。台灣的鳥類學跨越了清治時期日治時期戰後時期,而台灣的鳥類學研究也恰與這三個時期相合。

了解更多...

2008年5月11日

出版於1885年之《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文字使用白話字。教會人士將此報續辦迄今,堪稱台灣歷史最悠久之報紙型「期刊」。
出版於1885年之《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文字使用白話字。教會人士將此報續辦迄今,堪稱台灣歷史最悠久之報紙型「期刊」。

白話字(Pe̍h-oē-jī,POJ)是一種以拉丁字母書寫的閩南語正字法。白話字原本是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福建廈門所創造並推行的,因此後來被外界稱為教會羅馬字。但是白話字經過發展,使用者不僅包括了福建和台灣的閩南語人士,也有人用之來書寫客語四縣話,因此,白話字已經不限於教會和閩南語。由於是歷史最悠久、最普遍被使用的台語羅馬拼音系統,近年來亦被稱作台語羅馬字197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全面禁止白話字,而同時代,閩南民間的白話字也因爲推普運動而漸漸式微。但在此之前,白話字就已經有百年以上的實際使用歷史,亦曾經在閩南和台灣的教會中相當普遍地被使用過。

了解更多...

2008年4月12日

彰化市位於台灣中部偏西,彰化縣東北角,為彰化縣政府所在地,境內的八卦山為台灣著名的觀光勝地。彰化市一帶早期為隸屬平埔族巴布薩族半線社人的活動場域,舊稱「半線」,後明鄭部將劉國軒屯兵鎮壓原住民,在軍隊保護下,漢人陸續到來,開鑿水利,人口漸聚,發展出村落街巷,在台中市崛起前,曾是台灣中部的政治中心,居南北交通要衝,每當民變動亂,此地首當其衝。之後有地方官員植竹為城,聊為防衛,因此古有「竹城」雅稱。彰化市分為兩個地形區,一為東南部的八卦台地區,一為西北、東北部的平原區。彰化市東北面以大肚溪台中縣為界,西南面則有洋仔厝溪,並有東西二圳及東西三圳流貫市區。

了解更多...

2008年3月9日

200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的拱門
200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的拱門

200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是在2007年3月18日3月24日舉行,首先由高雄市的城市繞圈賽揭開序幕,連續七天,進行不同類型的公路賽與繞圈賽,最後一站則以台北市政府的繞圈賽收尾。與往年的環台賽不同的是,本屆的比賽是由南部的高雄屏東地區,歷經北回歸線、西部地區重要城市與景點,最後再前進臺北縣八里鄉台北市政府,作為結束。也由於這次的環台賽路線與競賽的設置及規劃,都以台灣西部的路線為主,加上西部地區的地形差距不甚明顯,多以平原丘陵台地為主,山路僅有第四站的彰化縣八卦山一帶,因此,對於擅長登山賽的車手而言,是一項考驗。

了解更多...

2008年2月10日

第十五屆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
第十五屆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

台北國際書展是每年春季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專業性出版品展覽會,最早稱之「中華民國台北國際書展」,於1987年12月15日國立中央圖書館首度舉行,主要是以增進國際出版品之交流為重要的主軸,後來於1990年起,固定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出,截至2007年為止,已成功辦理十五屆。由於本展覽屬於半專業性展覽,因此通常在開幕日都會進行管制,僅有專業人士或相關媒體才能進場參觀,而一般消費者必須等到一般開放時間才能購票參觀,唯有漫畫區與兒童圖書區例外,目前是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國際級圖書專業展覽,僅次於德國法蘭克福義大利波隆納美國BEA等世界三大書展。

了解更多...

2008年1月12日

自中山大學校門口看柴山
自中山大學校門口看柴山

壽山,又稱柴山,是一座位於位於台灣南部高雄市西南濱海的,也是高雄市臨海的天然屏障。其地質屬隆起珊瑚礁石灰岩,天然岩洞甚多。山上有萬壽山公園、龍泉寺、千光寺、法興寺、元亨寺、忠烈祠動物園等觀光景點。而其中的萬壽山公園,山頂可遠眺高雄港及欣賞西子灣落日及高雄市的夜景。柴山南邊在日治時代即開發為壽山公園,動物園座落其中,每年吸引遊客三十萬人。柴山北邊則因為長期的軍事管制,保存完整而獨特的生態體系,台灣獼猴更是柴山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1989年起,台灣軍方逐漸解除柴山管制的範圍後,高雄市政府於1998年舖設木棧道,柴山更成為市民假日登山、休閒的熱門去處之一,自然的林相也被稱為高雄市的「都市之肺」。

了解更多...

2007年12月9日

ING台北國際馬拉松比賽,是因為ING安泰人壽自第八屆(2004年)起冠名贊助「台北國際馬拉松比賽」而得此名。此項比賽不但創造台灣馬拉松界前所未有的多項紀錄,並且成為台灣各項大型馬拉松比賽的典範,使得之後在台灣舉辦的其他大型比賽(馬拉松比賽或是其他運動競賽)皆群起效尤。例如:2004年首度對外招募各行各業之菁英,投入運動賽會之志願服務工作,服務賽會選手;並於2005年,開啟了台灣馬拉松比賽,首度引進國外晶片計時系統,針對競賽組採用晶片計時的先例。

了解更多...

2007年11月11日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位在台灣台北市市中心的信義計畫區,為一座多功能的工商服務展演設施。自1985年12月31日正式落成並啟用以來,已成為台北的重要景點之一,目前旗下除了展覽大樓以外,另有展覽三館,並且與毗鄰的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君悅大飯店台北國際貿易大樓,合稱「世貿四合一建築」。雖然台北世貿中心一度曾是世界上使用率第一的展覽館,但為了因應部份國際大展的規模日益提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也正在台北市南港區的南港軟體園區,建置台北南港展覽館,預計於2008年啟用,可望解決展覽規模不足之問題。

了解更多...

2007年10月7日

中華民國國旗
中華民國國旗

中華民國為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海岸線的國家。目前實際管轄領土為台灣及附屬島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烏坵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以及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中洲島,總陸地面積36,188平方公里,首都為台北市,遷台前為南京市。中華民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是該國現行政治體制的思想根源;而該國五權分立的政府架構,亦是根據這兩個理論所產生。

了解更多...

2007年9月9日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目前中華民國台灣國會第二大黨、2000年起成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主張台灣本土化台灣獨立。現在的民進黨是傾向台獨的泛綠聯盟的主要政黨。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灣後有部分所謂黨外人士爭取民主與自由。黨外聲勢逐漸發展壯大,1979年美麗島事件可以說是黨外運動的高潮,施明德黃信介等多人因此入獄。1980年代,這股黨外實力逐漸組合、統一,並最終在1986年9月28日由132名與會的黨外後援會在台北圓山飯店宣佈組建民主進步黨。

了解更多...

2007年8月11日

台北車站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為台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台灣高速鐵路台北捷運藍線紅線鐵路車站。過去曾為台灣鐵路管理局淡水線的端點站。機場捷運未來亦將以本站為端點站,連接市區與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車站主體為地上六層、地下四層建築;一樓大廳東、西、南、北各有三個出入口。地下一樓為穿堂層,北側與中山地下街台北地下街連通;南側與誠品捷運商場新世界購物中心連通。台鐵月台層位於地下二樓,共有四個島式月台,九線軌道;其中的二個月台,四線軌道已轉移給高鐵使用。

了解更多...

2007年7月9日

眷村台灣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於國共內戰失利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了安排被迫自中國大陸各省遷徙至台灣的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不過廣義而言,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例如寶藏巖等的所謂「另類眷村」。現今台灣國軍列管公有眷村達530座。若包含非軍有及混住(不包含違建),台灣則共有879座眷村,其中桃園縣最多,約佔80處,另外則以台北市新竹市臺北縣等北台灣主要城市為主,而台灣南部的高雄縣市及台南縣市也有不少眷村。若包含已改建混住者,全台灣的眷村面積超過2000公頃,平均一座眷村面積約達2.27公頃左右。

了解更多...

2007年6月12日

安平古堡的鄭成功像
安平古堡的鄭成功像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是明朝末年軍事名將,原名鄭森,字明儼,號大木小名福松,祖籍中國福建省南安,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藩。父為鄭芝龍,母為日本田川氏。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國姓,名成功,故又稱國姓爺;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為延平郡王。鄭成功為明朝最後一個強調反清復明的官員,並透過實質的武力攻擊讓當時佔領台灣荷蘭東印度公司之人員撤退,並流傳下了眾多極富傳說色彩的活動遺跡和傳奇故事。死後葬於台灣台南鹿耳門港附近。「Koxinga」一詞是西洋人對他的習稱,即源自閩南語的「國姓爺(Kok-sèng-iâ)」。

了解更多...

2007年5月14日

1867年打狗港哨船頭
1867年打狗港哨船頭

高雄歷史:高雄有記載的歷史可遠溯至荷屬時期之前的明朝,而高雄原名有二:一曰「打狗」,一曰「打鼓」,在明代與清代兩朝文獻中,這二種用法都曾被採用,「高雄」一詞,則是到日治時期方被採用。15世紀以前,打狗嶼本為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分支馬卡道族的居住地,荷蘭人稱此地為Tankoya,稱打狗港為Tancoia。而馬卡道族語的Takau為「竹林」之意,「打狗」兩字為其音譯。據目前考古調查,打狗地區有人類活動的紀錄可追溯到在約七千年前。而正式明文記載的文獻則是出現在明萬曆卅一年(1603年),當時明朝的將軍沈有容,率水師到澎湖台灣追剿倭寇,隨軍福建人陳第記載文著《東番記》,稱高雄為打狗嶼。

了解更多...

2007年4月16日

台灣歷史台灣位居歐亞大陸的東南和太平洋的西側,是個受到板塊運動而隆起的海島。從舊石器時代以來,就有史前人類在居住和活動;而在17世紀以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台灣更是南島語系民族的天地,他們狩獵、農耕,群聚而居。在17世紀上半葉經歷了荷蘭西班牙等歐洲殖民帝國的統治後,台灣被來自中國華南以鄭成功為首的政治團體所接收,並在大清帝國征服了鄭氏政權以後,成為大陸帝國的邊疆版圖。1895年,由於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台灣易手給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為國民政府所接收,並在1949年後,與澎湖金門馬祖成為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的地方。

了解更多...

2007年3月18日

台灣華語,通常簡稱國語,是指二戰結束後,在台灣地區中華民國政府所推行、逐漸在民間普遍使用的北京話。由於北京話已經在台灣地區獨立發展了50年以上,而逐漸與在中國大陸所使用的「普通話」有些不同,有些語言學家因此將其稱之為「台灣國語」或「台灣華語」,所以這個名稱並不是「台灣國的語言」之意思,與台灣獨立運動也沒有關係。在語音方面,由於和台灣本土語言相互影響所造成的結果,「台灣國語」幾個特徵如下:捲舌音及兒化韻消失;輕脣音消失;一些读音积非而是;台灣國語和中國普通話有差異的注音占了近25%。

了解更多...

2007年2月22日

憤怒的群眾聚集於專賣局台北分局門口,拍攝時間為1947年2月28日
憤怒的群眾聚集於專賣局台北分局門口,拍攝時間為1947年2月28日

二二八事件1947年2月至5月間,台灣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其中包括官民武裝衝突、軍隊鎮壓平民、台籍士紳被搜捕或殺害,以及當地人對外省人的攻擊等。事件起始於1947年2月27日台北市的一件私煙查緝糾紛(一說為買賣過程的誤會),並引發2月28日台北市民的請願、示威罷工、罷市。同日又發生公署衛兵槍擊請願民眾,事件因此由請願懲兇轉變而為對抗公署,進而激化為省籍衝突。抗爭與衝突在數日內蔓延全台灣,使原本單純的治安事件演變為社會運動,最終導致官民間的武裝衝突,以及台灣當地人和外省人之間的族群衝突。最後在軍事鎮壓中結束。

了解更多...

2007年1月21日

台北捷運(全稱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英文為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簡寫為Taipei MRT;台北捷運公司則以「metro Taipei」作為企業形象標誌),是台灣第一個都會區捷運系統,目前於台北市臺北縣提供服務。機場捷運完工後,將銜接桃園捷運

已通車路線由公營事業「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營運;路線的興建與規劃主要由附屬於台北市政府之下的捷運工程局負責。整個捷運系統依路線建造型式,可分為高架、地下、平面三種路段(紅線三種型式兼具),營運系統則分為高運量鋼軌與中運量膠輪兩種系統。主要路線依顏色可分為、紅、、紫等七條路線。由於部份路線尚未完工,因此目前多以興建時期所使用,將路線區間所經過主要地點的地名套用至路線名稱。

了解更多...

2006年12月24日

臺北市中華民國直轄市,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位於台灣北部的台北盆地,四周均與臺北縣接壤。不但是台灣最大的城市,也是台灣政治商業大眾傳播教育流行文化的中心。一般而言,台北這個稱呼依照世代的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包含範圍。20世紀初之前,台北舊城區只包含城中區(今 中正區北邊)的範圍。即使是1960年代所稱的「台北」,仍舊狹義地意指包括大安區松山區大同區信義區中正區中山區萬華區在內的台北市舊市區。然而由於舊城區趨於沒落,商業重心與市政核心東移,以及大量來自於台灣中、南部的外來人口聚居於周圍衛星市鎮,今日所稱的「台北」,有時泛指包括台北市與台北縣、基隆市在內的大台北地區(或稱台北都會區),總人口達676萬人。不過就行政區劃而言,「台北」通常仍指台北市。

了解更多...

2006年11月11日

孫運璿1913年2006年2月15日)是中華民國著名的技術官僚、知名政治家,本籍山東蓬萊縣。他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共內戰期間隨國民政府前往台灣,曾前後擔任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中華民國交通部長、經濟部長與行政院長。在將近二十年的部長與行政首長的任內,他推行十大建設,與李國鼎共同促進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規劃台灣早期科技政策;不僅被普遍地認為是台灣科技產業之主要奠基者,也堪稱是「台灣經濟奇蹟的推手」。1984年2月24日,時任行政院長的他因罹患腦溢血而一度病危,不久因身體狀況不理想而辭職下台。

經過漫長的復建,孫運璿中風後的病情不甚理想,且以輪椅代步。不過即使失去部分語言及行動能力,並已淡出政治圈,他仍然受到國民黨、甚至台灣政壇內的景仰,曾於4年內以國民黨元老身分,兩度替該黨總統候選人連戰站臺助選。2006年2月,他因併發症於臺北病逝,享壽93歲。

了解更多...

2006年6月11日

1911年日本地圖
1911年日本地圖

台灣日治時期是指從1895年1945年之間,台灣日本所管轄的這段期間。也有人稱之為日本時代日據時代日本統治時期,或者是日本殖民時期。造成這些不同稱呼的原因,是由於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對這段時期的歷史解讀抱持著不盡相同的觀點。

面對長達半世紀之久的台灣日治時期,如何對這段統治歷史加以分期是一個十分基本、但卻極為重要的研究問題。一方面,如果以台灣總督府施政策略的變化作為觀察重點的話,一般研究者多將這段時間分成三個時期:前期武官總督時期(1895年-1919年)、文官總督時期(1919年-1937年)、以及後期武官統治時期(1937年-1945年)。另一方面,如果若以台灣住民的反抗運動作為觀察重點的話,一般的研究者多半是以1915年西來庵事件當作界限,分成前後兩期:前期自1895年至1915年,為期二十年,是武裝抗日運動時期;後期自1915年至1945年,長達三十年,是政治抗日運動時期。

了解更多...

2006年4月30日

現存的台北府城北門
現存的台北府城北門

臺北歷史就一般而言,是從1709年陳賴章墾號開墾大加蚋開始,也有人認為,應從1884年臺北府城建城算起。不過依照考古所獲得的證據卻顯示,早在數千年之前,市內的圓山芝山岩等地已有相當豐富的史前文化。另外很多跡象則顯示,存在於台北市區內數個史前遺址的十三行文化,與17世紀生活於台北盆地平埔族有極深的淵源。

了解更多...

2006年2月13日

布袋戲又稱作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戏,是一種以木頭刻出中空的人,再用料做出身體的服裝,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來表演的布偶戲。布袋戲這樣的稱呼,是因為戲偶身體的部分主要是由布縫製,早期演出的戲台狀似布袋,且戲偶主要是由布袋收納而來。

了解更多...

2006年1月23日

卑南遺址,位於台灣台東縣卑南山東南端的山麓,是屬於台灣東部之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的一個代表性遺址。根據考古學家的推斷,該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是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卑南遺址的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尺,是目前台灣所發現最大的史前聚落。此外,卑南遺址也出土了許多石板棺以及棺內精美的陪葬品,是環太平洋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目前,卑南遺址不但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家一級古蹟,同時也在該處設有卑南文化公園,是台灣第一個考古遺址公園。

了解更多...

2006年1月8日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前身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成立於1928年日本當時九所帝國大學之一。1945年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1949年國民政府遷至台灣後,取代了國立中央大學成為中華民國政府最為重點建設的大學。它是台灣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同時也是台灣校地面積最大的大學,約佔台灣總面積的1%,校總區位於臺北市,並有醫學校區、法學院、實驗林場等機構。

臺灣大學一向以追求學術思想自由、提升臺灣高深學術研究及教學,進而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另外也以豐富的研究資源以及自由的校風著稱。

了解更多...

2005年10月23日

日月潭位於台灣南投縣魚池鄉,面積7.93平方公里(滿水位8.4平方公里)、水深27公尺、海拔748公尺,是台灣最大的湖泊,日月潭也是台灣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雙潭秋月是台灣八景之一。

1919年4月,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便開始興建日月潭水庫,但由於資金的不足,直到1934年6月才完工,日月潭的湖面面積也從原來的4.55平方公里擴張至7.73平方公里。1948年7月改名為大觀水力發電廠。

了解更多...

2005年10月11日

如夢之夢2000年代初期華人劇場最受矚目的一齣戲之一,是表演工作坊的創始人賴聲川個人從事劇場工作二十多年來最大膽的突破、同時也是最驚人的作品。

首創環繞形式的劇場,如史詩一般的演出長達七至八個小時,觀眾坐在舞台的中央區,三十多個演員、三百多套的衣服,舞台包含八個方位,三個樓層,穿越時間(民國初年、現代)與空間(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諾曼地)。

原作者賴聲川並隨著時間修改的劇本之中不夠完美的地方,希望呈現出更洗鍊的安排,至於是否對每個觀眾來說都能接受,必須親自體驗過才會知道。

了解更多...

2005年9月11日

臺灣原住民,在學術分類上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esian),是指漢人移居台灣以前,最早抵達台灣定居的族群。依據語言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的推斷,台灣原住民在台灣的活動已有數百至數千年之久。早期的臺灣漢人,由於種族沙文主義作祟,都將屬於臺灣南島民族的人稱之為「番」。

近年來,由於民主化後的台灣各個族群之族群意識高漲,基於相互尊重的原則,1994年起改稱為「原住民」,並普遍獲得採用。但亦有人認為使用「先住民」一次更為貼切。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所使用的語言都是屬於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在人類學上被歸屬於南島民族。從人類學和古文化的角度看來,台灣原住民族的缺齒...。

了解更多...

2005年8月28日

大稻埕,位於現今台灣台北市大同區附近。歷史上,大稻埕是繼艋舺之後,台北最繁華的地方,從末到日治期間,大稻埕無論在經濟、社會或文化活動上,都有傲視全台的驚人發展及成長,不僅是商業活動頻繁的高消費區,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如今,大稻埕繁華的歲月雖已消逝,但卻為後人留下了不少昔日風光的見證。

就地理位置而言,大稻埕的範圍指的是: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臨淡水河;東至重慶北路。該區地理位置十分便捷,往北是大龍峒;往南經北城門進入城中區,出南門後到艋舺

17世紀以前,大稻埕仍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只有少數的平埔族人漁獵於此,番社名曰「圭母卒社」。...

了解更多...

2005年8月6日

淡水情人橋
淡水情人橋

淡水鎮,行政區上屬於臺北縣,位於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鄉,南以關渡台北市北投區相接,西瀕台灣海峽,西南與八里淡水河一水之隔。河光山水、風景秀麗,自古為台灣八景之一,昔日並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在歷史上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台灣北部散播的起點。

古時候「淡水」是一個地方的總稱,使用於淡水河口與淡水港,更早以前甚至是指整個台灣北部。而「滬尾」是一個村落的名稱,滬尾為平埔族語「Hoba」轉音而來,是河口的意思。漢人將其譯為滬尾,以指海濱捕魚處之末端。「滬」字原意為在潮間帶所築、用以攔魚的竹柵。

了解更多...

2005年7月13日

DDM Xiao攝
DDM Xiao攝

臺南市位於台灣西南,人口約75萬人,為臺灣第四大都會區中心都市。全市濱海,地處平原,亦為全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人史古蹟眾多。臺南市地形北闊南尖,略成三角狀。由於位於嘉南平原,地勢低且平緩,全境海拔10~30公尺間,最高點為海拔約40公尺,大致有四種地形區:臺南台地,大灣低地、安平平原、櫻丘砂丘。臺南市直至19世紀末期,一直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之重心,由於這層歷史淵源,故臺南市古蹟名勝特多,文化古都之美稱。现任台南市長為許添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