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威爾·柏金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麥克斯威爾·柏金斯

麥克斯威爾‧柏金斯(英語:Maxwell Evarts Perkins,1884年9月20日—1947年6月17日)是美国出版史上一位傳奇人物和編輯

他曾為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湯瑪斯·伍爾夫(Thomas Wolfe)、瑪喬麗·金楠·勞林斯(Marjorie Kinnan Rawlings)等著名作家編書。

柏金斯出生於紐約。1907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紐約時報當記者;1910年,他進入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擔任廣告經理一職;自1914年起轉戰編輯部,從此展開他一生最重要的編輯事業。

1917年,柏金斯開始和一位有志創作的年輕人通信,為了能順利出版他的作品,柏金斯歷經一番奮戰,不顧出版社文學顧問布羅奈爾的反對,堅持買下這位年輕人處女作的版權。最後經過數次的改寫,終於在1920年-《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一書進了印刷廠。此書出版後深獲好評,被認為是反映時代的一部佳作,這個年僅24歲、原本默默無聞的年輕人-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自此一舉成名,也是當時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出版記錄上最年輕的作家。柏金斯與費茲傑羅,兩人聯手宣告年輕爵士時代的來臨;也從此展開柏金斯與多位重要作家的共事經驗。

1925年,費茲傑羅在巴黎認識一位剛出道的窮作家,該作家正在撰寫自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於是費茲傑羅將他推薦給柏金斯;他就是日後在文學領域佔有舉足輕重地位、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歐內斯特·海明威。1926年,柏金斯幫助海明威出版他的成名作《太陽照樣升起》(台譯《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正式將這位小說家引入美國文壇。

另一位著名小說家湯瑪斯·伍爾夫,亦是藉由柏金斯的挖掘與琢磨,始在文壇大放光芒。他曾在作品的扉頁上寫著,要把書獻給「一位偉大的編輯和一位勇敢而誠實的人。當作者陷入極度的失望和懷疑中時,他不吝於給予堅定的支持,不讓作者在絕望中輕易放棄。」藉此肯定柏金斯的貢獻。伍爾夫並在自己《你再也無法回家》(You can't Go Home Again)一書中,藉一個虛擬的人物愛德華(Foxhall Edwards)生動地刻畫這位編輯,使他的傳奇形象躍然紙上。

在柏金斯長達25年的編輯生涯中,他引導無數才華洋溢的作家開創寫作顛峰;他不僅是一位專業的編輯,同時身兼作者的精神支柱、忠實摯友、資金贊助者及事業生涯的引導者等多重身份。柏金斯認為編輯工作要盡己所能地挖掘、栽培作者的才華,並用各種方式協助一部優秀作品的完成;儘管他在編輯著作上花費許多的心血,但柏金斯自始至終都堅持自己的信念-「書是屬於作者的」。

柏金斯與費茲傑羅的信件往來,被收集成《Dear Scott, Dear Max: The Fitzgerald-Perkins Correspondence》(John Kuehl /Jackson Bryer,1991)一書出版,另一本性質類似的作品《The Only Thing That Counts》(Matthew J. Bruccoli/Robert W. Trogdon),則是談論有關柏金斯和海明威之間的關係。A. Scott Berg在1978年出版了一本頗暢銷的柏金斯傳記《Max Perkins: Editor of Genius》,當中記錄了他的一生與經歷。在《編輯寫給作者的信:柏金斯信件集》(Editor to Author: The Letters of Maxwell Perkins)一書中,集結了柏金斯有關編輯工作的信件,充分流露他卓越的能力與品味、領導文化潮流的強烈風格,更加奠定這位編輯巨匠的地位;此書是對編輯行業或角色有興趣的人,都該一讀的佳作。

1947年6月17日,柏金斯逝世。他生前在康乃迪克州新卡納的住處,目前已被列入國家歷史古蹟管理處

早年

职业

个人生活

大眾文化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