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命八大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顧命八大臣
怡亲王載垣
郑亲王端华
户部尚书肃顺
额驸景寿
兵部尚书穆荫
吏部左侍郎匡源
礼部右侍郎杜翰
太仆寺少卿焦祐瀛

顧命八大臣是清咸丰辛酉年七月(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于热河承德避暑山莊行宮(在今河北省承德市),遗诏三名御前大臣和五名军机大臣怡親王载垣鄭親王端华戶部尚書肃顺額駙景寿兵部尚書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寺少卿焦祐瀛)“辅弼皇太子同治帝载淳为帝,总摄朝政。”这八个人被稱作「赞襄政务八大臣」、「赞襄政务王大臣」,俗称顾命八大臣,其中又以肃顺為首,八人均約45歲。

不久,東太后慈安(25歲)、西太后慈禧(26歲)、恭親王奕訢(28歲)等隨即發動了辛酉政变(又稱祺祥之變),剷除顧命八大臣勢力,八大臣非死即貶。

成员

此八人,可分為兩個體系,即皇親國戚: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等四人,和軍機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四人。

载垣

載垣(1816年10月16日-1861年11月8日),怡親王,姓愛新覺羅,是怡親王胤祥的五世孫,道光五年继承怡親王爵位。曾任御前大臣行走。咸豐年間,历任左宗正宗令領侍衛大臣等官职。咸丰十年,会同兵部尚書穆蔭通州替代桂良,與英国、法国議和,談判破裂,拘禁巴夏禮等英法议和使团39人。英法聯軍進逼北京,載垣跟随咸豐帝逃往熱河。咸丰十一年,咸豐帝病死,他與端華肅順等八人受顧命為贊襄政務大臣。祺祥之變後,載垣在北京被捕,自縊

端华

端華(1807年-1861年),鄭親王,姓愛新覺羅鑲藍旗人,大清開國功臣努爾哈赤的同母弟舒爾哈齊(也译作舒爾哈赤速爾哈齊,1564年-1611年)的第六子、鄭親王濟爾哈朗的七世孫,烏爾恭阿的第三子,咸丰帝遺命之顧命八大臣之一,祺祥之變後,賜死,爵位被革。

肃顺

肃顺(1816年11月26日-1861年11月8日),姓愛新覺羅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清朝重臣。字雨亭,镶蓝旗人,郑亲王乌尔恭阿的第六子,庶出,母亲是回族人,他的异母兄端华继承郑亲王爵位。顾命八大臣之一,祺祥之變後,斩首燕都菜市口

景寿

景寿(1829年-1889年),姓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一等公、工部尚书博启图的儿子。道光二十四年赐头品顶戴,在上书房读书,道光二十五年迎娶道光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为妻,后继承一等诚嘉毅勇公的封爵。咸丰五年七月授官“蒙古都统”,六年正月授官“御前大臣”,赐用紫缰,不久升为“领侍卫内大臣”。顾命八大臣之一。祺祥之變後,被罢免,但是仍然保留公爵额驸品级。同治元年二月重新出任蒙古都统,三月重新授予御前大臣的官职。同治三年七月重新赐紫缰,十月重新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的官职,十三年十二月任命他管理神机营的事务。光绪十五年六月去世,谥号端勤。是顾命八大臣中下场最好的一个。

穆荫

穆蔭(?-1864年),姓托和絡氏,字清軒满洲正白旗人。1860年為通史欽差大臣,因與英法聯軍和談失敗,被撤職,隨咸豐逃往熱河行宮。祺祥之變後,穆蔭以「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節尤重」的罪名被流放。后獲赦免,同治三年,在家中去世。

匡源

匡源(1815年-1881年),字本如,号鹤泉山东胶州人。道光进士,历任皇子奕詝經學老师,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代理礼部尚书,军机大臣,赐紫禁城骑马,赞襄政务大臣,祺祥之變後,被罢免

杜翰

杜翰(1806年-1866年),字鴻舉,號繼園山東濱縣(今濱城區)人,皇帝老师杜受田的長子。道光二十四年進士,獲选为庶吉士,授官翰林院檢討。咸豐三年,升迁為工部侍郎,在軍機大臣上行走,辦理京城巡防事宜,颇受皇帝信赖。同治顧命八大臣之一,祺祥之變後,杜翰被革職,發配新疆,后来獲赦免,從此閉門不出。死于同治五年。

焦祐瀛

焦祐瀛(1814年-1887年),字桂樵天津人。咸丰朝历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光禄寺少卿,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太仆寺卿。咸丰皇帝的诏书,多为其草拟。祺祥之變後,被免职。

相關文藝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