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擺效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鐘擺效應(英語:swing)主要是描述人類情緒的高低擺盪現象,是选民心理的常見現象,指當某陣營在一次選舉中大勝後,大敗的陣營較易在下一次選舉收復失地,就如鐘擺向左擺後便會向右,循環不息,這主要是出於人民不想一黨持續獨大的表現,便經常出現政黨輪替的情況。

政治選舉中的鐘擺效應並非必然定律,當中還有其他客觀未明因素,反面例子有新加坡俄罗斯菲律宾等。鐘擺效應只用於賽後解釋,而難準確用於賽前預測。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中期選舉,無論何黨為執政黨,幾乎必遭受程度不一的失敗(國會失去部分席次,甚至失去控制權),此源於選民對執政黨的不滿,或至少是給執政黨一些警訊。這情況在1998年發生例外,當時受柯林頓彈劾案影響下,執政的民主黨反取回數個國會席次。

連鎖反應

鐘擺效應可能的連鎖反應,在兩黨制的政治生態下,焦點通常只落在兩大主要政党之上。選民一般可分為“游離票”(中間選民)和“鐵票”(基本盤)兩種,後者通常不超過半數;而游離票選民的特性是不願一黨獨大,永遠不滿執政黨的政績,並期望在野黨可能有新作為。在某一政黨勝出後,在野黨領袖若主動辭去黨魁,讓黨內新秀上台、並承諾自我完善,則在下一回的選舉當中,中間選民便會傾向相信在野黨的承諾,投票率偏高而有利於在野黨,形成鐘擺效應。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