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红二十八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简称红二十八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地方部队。先后有两支红军部队以红二十八军为番号。

皖西第一支红二十八军

其一是于1933年1月成立于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八军,由红四方面军撤离后留下的地方武装组成,与红二十五军在当地坚持游击战,军长廖荣坤、政治委员王平章。1933年春,红二十八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撤销番号,人员编入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

皖西第二支红二十八军

同年9月,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在潢麻公路一战后被迫进入安徽,与当地的红八十二师合编为新红二十八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郭述申,1934年4月,再次与红二十五军会师,编入红二十五军。

皖西第三支红二十八军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后,当地地方武装于1935年2月又一次编成红二十八军,高敬亭任军长兼政治委员。1938年,该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四军第四支队,投入抗日战争战场。后历经数次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一师,最终于2017年全师被拆分,师部撤销。

陕北红二十八军

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党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猛烈扩大红军"。并要求红一方面军猛烈扩大到五万人。12月30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决定,在瓦窑堡地区组建红一方面军第二十八、二十九军。红二十八军以北线绥德、米脂、清涧等地地方武装和游击队为基础组建,共3个团11个连,1200多人,步枪670支,轻机枪5挺。

1935年,是葭县革命斗争极为艰苦的一年。红五团南下后,井岳秀所部第八十六师、山西阎锡山部在葭米地区部署近两万兵力,采取“修筑碉堡,分兵合击,建立保甲制度,并村上寨”等办法,对葭米苏区驻剿,葭县一百多名党政干部和两千多名群众被杀害,苏区沦陷,党政机关和游击队无法立足。中央军委指示刘志丹、宋任穷率红二十八军北上东征,重新开辟葭米苏区,打通葭、吴、绥、米苏区到神府苏区的通道。1936年2月,红二十八军从绥德进入葭县境内,红十五支队从吴堡出发,配合红二十八军由南向北攻击前进。在圪绺咀歼敌两个连,拔了贺家沟、牛沟、玉家沟寨子,在阎家峁山上歼敌7个连,一路势如破竹。这时,红二十八军已有伤员100余名。刘志丹在高起家坬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命令十五支队率领葭县担架队将伤员立即送到神府苏区。红二十八军攻打了杨家园子(今属神木)、代皇庙寨子(今属神木)、万户峪寨子守敌(今属神木),连战皆捷。完成重新开辟了葭县苏区,使葭、吴、绥、米苏区与神府苏区联成了一片。

1937年2月,红28军编入援西军,挺进三边,攻打盐池县城。驻守定边和盐池两个县城。全军共856人,大部分团、连干部是中央红军抽调的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干部。1937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得知西路军告急,即于2月27日由中央军委主席团发出《关于组织援西军问题给彭德怀、任弼时的指示》,决定由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军、第二十八军、第三十二军、骑兵第一团组成援西军,以刘伯承任司令员、张浩任政治委员、左权任参谋长(后李达接任)、刘晓任政治部主任(后宋任穷接任),即日开赴镇原待命。1937年8月,整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团长宋时轮)第二营。“宋时轮支队” 挺进晋察冀,1938年5月在宛平县西部与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支队编为四纵队十二支队,下辖三十四大队、三十六大队和骑兵大队。1939年11月再次整编,三十四、三十六大队、骑兵大队、平西游击队合编为冀察热挺进军第九团。1940年,九团派出两支部队开辟平北地区,主力是收编整顿游击队后组建的第三营,分编为第四十团、第八团,后来合并为四十团。1944年1月,晋察冀军区第一团、第五团、第九团、第三十四团、独立团和骑兵团等部,合编组成晋察冀军区机动旅,黄永胜任旅长,邓华任政治委员,陶汉章任参谋长,袁升平任政治部主任。1944年3月,机动旅奉命开赴延安。同年秋,该旅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仍由黄永胜任旅长,邓华任政治委员,陶汉章任参谋长,袁升平任政治部主任。下属各团番号不变。1945年10月,教导一旅、二旅留在陕北部队合编为教导旅,原九团改编为第二团第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