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江户
弘化年間(1844年-1848年)改訂江戶圖

江戶(日语:江戸えど Edo)是日本東京之舊稱,特別是指江戶時代的東京,以江戶城(今皇居)為城市的中心[1]。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氏以江戶城作為居所,並將幕府設置於此,使江戶成為當時日本實質的政治中心。江戶幕府與江戶時代便是得名於此。

江戶的市區分為兩大部分,分別為江戶城西側的「山之手日语山の手」、以及東側的「下町」。作為江戶幕府的直轄地,江戶同時是德川氏(德川將軍家)的城下町,雅稱「武陽」(武陽ぶよう Buyō)。江戶幕府的將軍大多居住於江戶城,但日本的政治中心在幕末時代轉移到京都二条城,而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就任後完全沒在江戶城居住過。進入明治時代後,江戶被更名為東京。

歷史

「江戶」一詞最早記載於鎌倉時代的書籍《吾妻鏡》,是在平安時代後期產生的地名。其由來眾說紛紜,但最可信的解釋是從「江之入口」(江の入り口)簡化而來,其中「江」是指「入江英语Inlet」,是日語對海、湖等水體深入陸地的地形稱呼,類似港灣,「戶」則是入口之意。當時的江戶是位於做為武藏國下總國分界的隅田川河口西側,這個河口被稱為「日比谷入江日语日比谷入江」(位於現今的東京日比谷丸之內一帶),與日後築城的江戶城址相當接近。

江戶的開發始於平安時代末期,秩父地區秩父氏(武藏國守代理職河越氏分家,畠山氏的分家)的分家,秩父重綱之子四朗,在江戶櫻田築居館(現在皇居的本丸、二之丸),並以該地為姓氏,改名為江戶重繼,建立了江戶氏日语江戸氏。之後掌握關東管領職位的扇谷上杉家,由其家臣江戶氏太田資長(即太田道灌)在江戶氏的住所舊址上興築了江戶城。德川家康關原之戰取得關鍵性的勝利後,於1603年以江戶城為據點開設江戶幕府,開啟了往後德川家掌權逾兩百年的江戶時代。

天正十八年(1590年)八月初一,德川家康受贈關八州而入城,江戶城雖已歷經太田道灌、北條氏的經營,但多經兵禍而荒廢,並不具備大城的樣貌,家康開始大力整建,仍比不上京都大坂(今大阪)的人口及繁榮度。至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期因參勤交代制度化,各藩單身赴任的武士及服徭役的農民大量擁入,至此頃日本一國之力歷經三百年繁榮江戶,向江戶內海(今東京灣填海建設市街、開鑿江戶城外護城河(即外堀日语外濠 (東京都))、整治江戶市區河川、建設玉川上水等供水設施,使得江戶的城市建設得以大力飛昇。

隨著武家與外來人口的大量移入,江戶成為東日本的經濟樞紐,也逐漸與大坂、京都所在的「上方」並列為日本文化的中心之地。另一方面,大量人口從農村移入江戶,也造成不少都市發展上的障礙。1657年的明曆大火後,江戶展開一連串都市更新計畫,大量開闢防火道廣小路日语広小路等防火設施,並重新配置大名宅邸,市區範圍逐漸跨越隅田川向東擴張。根據後世推算,江戶人口日语江戸の人口在18世紀初超過100萬人,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江戶時代結束時也有50萬人,仍居世界前列。

慶應四年(1868年)七月十七,明治天皇下詔將江戶改名為東京,並在同年十至十二月行幸東京日语東京行幸,隔年(明治二年,1869年)更將皇室政府駐地京都遷到江戶,史稱遷都東京。此舉使東京成為實質上的日本首都,也延續江戶時代以來做為日本政經中樞的地位,直至今日。

都市發展

江戶時代初期,江戶的範圍僅止於今日的東京都千代田區周邊。明曆大火後,江戶市區的範圍向外擴張,因而有「八百八町」的稱號。1818年,江戶幕府劃定「朱引日语朱引」,正式確立江戶的都市範圍,四方邊界分別至今之龜戶西新宿南品川千住,這也是後世「大江戶」一詞所指的範圍。

與眾多日本城市相同,江戶發展的過程中刻意分為兩個特色區域,其一是「下町」,指江戶城東側的隅田川為首之河川、護城河地帶的庶民市街,另一是武家住宅區所在的「山之手日语山の手」,從江戶城西南側向北延伸,地理上位於武藏野台地東端。

愛宕山鳥瞰之江戶全景圖,由費利斯·比特於1865年或1866年攝影。

人口

參考資料

  1. ^ 江戶城歷史完全圖解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01-21.)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