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古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徐州直隶州
徐州
東漢清朝
188年-607年

619年-742年

758年-1348年

1366年-1733年
坐标:34°15′40″N 117°11′09″E / 34.2611°N 117.1858°E / 34.2611; 117.1858
人口 
• 282年
81021戶[1]
• 464年
23485戶,175967口[2]
• 549年
37812戶,108787口[3]
• 639年
8162戶,45537口[4]
• 1102年
64430戶,152237口[5]
歷史 
• 成立
188年
• 废除
1733年
前身
继承
徐州刺史部
彭城郡
彭城郡
武安州 (至正)
彭城郡
彭城郡
徐州路
徐州府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蘇省山東省安徽省

徐州中国古代的,前身為監察區徐州刺史部。早期幅员广袤,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小部,南北朝時期轄境逐漸縮小,北朝後期以後轄境僅限於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帶。

沿革

漢朝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徐州刺史部地處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西南部地区。但此时的徐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徐州彭城郡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領二郡三國:東海郡琅邪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國[8]建安三年(198年)前後,分琅邪、東海、下邳等郡國置城陽郡利城郡昌慮郡東莞郡東安郡东城郡。後省併昌慮、東安、东城三郡。至漢末,徐州領六郡二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郡東海國琅邪郡城陽郡利城郡東莞郡[9]

魏晉

曹魏時,併利城郡入東海國,併東莞郡入琅邪國。至魏末,徐州領三郡三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郡東海國琅邪國城陽郡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分琅邪國東莞國,割城陽郡青州咸寧三年(277年),併東莞國入琅邪國。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國臨淮郡。太康十年(289年),分琅邪國、青州之城陽郡復置東莞郡,屬徐州。至此,徐州領三郡四國:彭城國廣陵國下邳國臨淮郡東海郡琅邪國東莞郡

元康元年(291年),分東海郡蘭陵國,分東莞郡東安國永寧元年(301年),分臨淮郡淮陵國永興元年(304年),分臨淮郡置堂邑郡。至此,徐州領三郡八國:彭城國廣陵國下邳國臨淮郡淮陵國堂邑郡東海國蘭陵國琅邪國東莞郡東安國[10]

晉宋

東晉時期,徐州北部諸郡屢陷屢復,治所也頻繁遷徙,或治廣陵郡廣陵縣(今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西),或治下邳郡下邳縣(今江蘇省邳州市南),或寄治揚州晉陵郡丹徒縣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10]永昌元年(322年),琅邪國陷於後趙太寧二年(324年),彭城、下邳、東海、蘭陵、東莞、東安六郡國陷於後趙咸和元年(326年),臨淮、淮陵二郡陷於後趙。至此,徐州僅餘廣陵、堂邑二郡[11]

永和七年(351年),收復彭城、下邳、臨淮、淮陵、東海、蘭陵六郡國。永和十二年(356年),收復琅邪國。咸安二年(372年),琅邪國陷於前秦太元四年(379年),彭城、下邳、淮陵、東海、蘭陵五郡國陷於前秦。太元九年(384年),收復徐州全境,並以前秦南兗州(領梁、譙、沛三郡)併入徐州。太元十九年(394年),琅邪國陷於後燕隆安二年(398年),收復琅邪國。隆安三年(399年),琅邪、東莞、東安三郡國陷於南燕元興二年(403年),梁國陷於後秦義熙五年(409年),再次收復徐州北部諸郡國(梁國除外)。[11]

義熙七年(411年),以淮水為界將徐州一分為二,淮南為徐州(治廣陵),淮北為北徐州(治彭城)。北徐州領九郡三國:彭城國下邳郡東海郡譙國沛郡蘭陵郡琅邪國東莞郡東安郡淮陽郡陽平郡(僑郡)、濟陰郡(僑郡)[10]。義熙十二年(416年),收復梁國[11]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為南徐州,北徐州為徐州景平元年(423年),梁、譙二郡陷於北魏孝建元年(454年),置北濟陰郡大明元年(457年),割下邳郡使僑置的濟陰郡成實土郡。至此,徐州領十二郡:彭城郡下邳郡東海郡沛郡蘭陵郡琅邪郡東莞郡東安郡淮陽郡陽平郡濟陰郡北濟陰郡泰始二年(466年),彭城、沛、陽平三郡陷於北魏。泰始三年(467年),下邳、東海、淮陽、濟陰四郡陷於北魏,割東莞、東安二郡置東徐州。泰始四年(468年),徐州全境陷於北魏[10]

十六國

後趙四年(322年)至八年(326年),先後佔領東晉徐州九郡,仍治彭城。後改蘭陵郡為武興郡。至此,徐州領九郡:彭城郡下邳郡臨淮郡淮陵郡東海郡武興郡琅邪郡東莞郡東安郡冉魏永興二年(351年),琅邪、東莞、東安三郡陷於段龕,其餘六郡陷於東晉

前燕元璽五年(356年),佔領段龕所據徐州之東莞、東安二郡,改屬青州前秦建元八年(372年),佔領東晉徐州之琅邪國,改屬青州。建元十五年(379年),佔領東晉徐州五郡,以彭城、東海、蘭陵三郡仍置徐州(治彭城),以下邳、淮陵二郡置揚州。建元二十年(384年),徐州陷於東晉[11]

北朝

北魏天安元年(466年),佔領南朝宋徐州之彭城、沛、陽平三郡,仍治彭城,改陽平郡為南陽平郡。皇興元年(467年),又佔領下邳、東海、淮陽、濟陰四郡,改濟陰郡為南濟陰郡。二年(468年),佔領徐州全境,分彭城郡置建昌郡,割豫州梁、譙二郡屬徐州。至此,徐州領十三郡:彭城郡建昌郡下邳郡東海郡沛郡蘭陵郡琅邪郡淮陽郡南陽平郡南濟陰郡北濟陰郡梁郡譙郡。後分淮陽郡置宿豫郡,分陽平郡置臨潼郡

孝文帝時,割宿豫郡置南徐州太和十五年(491年),併建昌郡入彭城郡。太和十八年(494年),割梁、譙二郡屬南兗州正光五年(524年),淮陽郡陷於南梁孝昌元年(525年),割下邳、東海二郡置東徐州。孝昌三年(527年),分彭城郡置蕃郡;臨潼、陽平、南濟陰三郡陷於南梁,分別改屬潼州西豫州睢州,遂僑置南陽平郡(治沛南界,後寄治彭城)。永安二年(529年),割琅邪郡置北徐州。至此,徐州領六郡:彭城郡南陽平郡蕃郡沛郡蘭陵郡北濟陰郡

東魏初,省蘭陵郡。後割南兗州碭郡屬徐州。武定五年(547年),復置蘭陵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併蕃、碭二郡入彭城郡,改北濟陰郡為永昌郡。北周時,併南陽平、沛二郡入彭城郡。至此,徐州領三郡:彭城郡蘭陵郡永昌郡[11]

隋朝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徐州三郡領縣直屬於州,故永昌郡所領成武縣改屬曹州;廢睢州符離縣,屬徐州。至此,徐州領八縣:彭城、沛、承高、龍城、豐、蕃、承、符離。

開皇六年(586年),併龍城縣承高縣,改為龍城縣。開皇十六年(596年),改蕃縣滕縣,分沛縣留縣,分承縣鄫城縣蘭陵縣,割鄫城、承、蘭陵三縣置鄫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龍城縣為臨沛縣大業二年(606年),廢鄫州為承縣,屬徐州;廢仁州,其所領蘄縣穀陽縣臨淮縣併入)改屬徐州;廢戴州,其所領方與縣改屬徐州。至此,徐州領十一縣:彭城、臨沛、豐、沛、留、滕、承、符離、蘄、穀陽、方與。

大業三年(607年),改徐州為彭城郡,臨沛縣為蕭縣,承縣為蘭陵縣。後廢沛、留二縣。[12]

天壽元年(618年),得隋之彭城郡。开明元年(619年),佔領彭城郡,改為徐州,分符離縣置諸陽縣。至此,徐州領十縣:彭城、蕭、豐、滕、蘭陵、符離、諸陽、蘄、穀陽、方與。

隋代行政区划变遷
区划 開皇元年 区划 大業3年
徐州 仁州 睢州 譙州 彭城郡
彭城郡 蘭陵郡 永昌郡 蘄城郡 穀陽郡 睢南郡 龙亢郡 彭城县 沛县
蕭县 蘭陵县
滕县 丰县
蘄县 穀陽县
符離县 留县
方与县
彭城县
沛县
承高县
呂县
承县
蕃县
丰县 蘄县 高昌县
臨淮县
符離县
竹邑县
龙亢县

唐朝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佔領徐州,置總管府,分豐縣復置沛縣,分蘄縣龍亢縣,割蘄縣屬北譙州,割龍亢、穀陽二縣屬仁州,割蘭陵縣屬鄫州,割方與縣屬金州。武德七年(624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併諸陽縣符離縣。貞觀十七年(643年),罷徐州都督府,徐州直隸於河南道;廢北譙州,其所領蘄、穀陽二縣改屬徐州。顯慶元年(656年),併穀陽縣蘄縣。至此,徐州領七縣:彭城、蕭、豐、沛、滕、符離、蘄。天寶元年(742年),改徐州為彭城郡。天寶十五載(756年)後,彭城郡(徐州)隸於河南節度使武寧軍節度使等使。乾元元年(758年),復彭城郡為徐州

顺天三年(761年),佔領徐州,改為彭城郡

唐朝寶應元年(762年),復彭城郡為徐州,割泗州宿預縣(改為宿遷縣)屬徐州。元和四年(809年),割符離、蘄二縣置宿州,割泗州下邳縣屬徐州。元和十四年(819年),割兗州魚臺縣屬徐州。元和十五年(820年),魚臺縣還屬兗州。長慶元年(821年),廢宿州,其所領符離、蘄二縣改屬徐州。大和七年(833年),割符離、蘄二縣屬宿州。至此,徐州領七縣:彭城、蕭、豐、沛、滕、宿遷、下邳。[13]

唐朝徐州辖县
618年 彭城县符离县谷阳县蕲县萧县丰县方与县滕县兰陵县
619年 彭城县符离县谷阳县蕲县萧县丰县方与县滕县兰陵县(新设诸阳县[14]
621年 彭城县符离县萧县丰县滕县诸阳县蕲县改属北谯州谷阳县改属仁州方与县改属金州兰陵县改属鄫州,新设沛县[15]
627年 彭城县符离县[16]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废除诸阳县
643年 彭城县符离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蕲县谷阳县来属)
656年 彭城县符离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蕲县[17](废除谷阳县
762年 彭城县符离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蕲县宿迁县来属)
809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来属,符离县蕲县改属宿州
819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鱼台县来属)
820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鱼台县改属兖州
821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符离县蕲县来属)
833年 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符离县蕲县改属宿州

宋金元

北宋開寶元年(968年),置京東路,徐州屬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分彭城縣置利國監。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割下邳、宿遷二縣置淮陽軍熙寧七年(1074年),分京東路為兩路,徐州屬京東東路元豐元年(1078年),徐州改屬京東西路。元豐六年(1083年),置寶豐監。元豐八年(1085年),廢寶豐監。至此,徐州領五縣一監:彭城、蕭、豐、沛、滕、利國監。

金朝天會七年(1129年),佔領徐州。天會八年(1130年),賜徐州予劉齊。後割滕、沛二縣置滕陽軍。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齊,佔領徐州,隸山東西路貞祐三年(1215年),徐州改隸南京路元光二年(1223年),分彭城縣置永固縣。至此,徐州領四縣:彭城、蕭、豐、永固。開興二年(1233年),徐州降於大蒙古國,不久又降於南宋[18]

大蒙古國窩闊臺汗六年(1234年),佔領徐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割豐縣屬濟州至元二年(1265年),廢彭城、蕭、永固三縣入州。至元八年(1271年),徐州隸歸德府。至元十二年(1275年),分徐州復置蕭縣(故蕭、永固二縣轄境),為州之屬縣。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為徐州路。至正十三年(1353年),降徐州路為武安州,復屬歸德府[19]

明清

龍鳳十二年(丙午歲,1366年),朱元璋佔領武安州,復名徐州[20]元年(1367年),割濟寧路沛縣豐縣碭山縣屬徐州。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降歸德府開封府歸德州,徐州改屬開封府,割濟寧府魚臺縣屬徐州。洪武二年(1369年),魚臺縣還屬濟寧府。洪武四年(1371年),徐州改屬臨濠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升徐州為直隸州,直隸於京師。至此,徐州領四縣:蕭、沛、豐、碭山。[21]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佔領徐州,屬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江蘇省,徐州屬之。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為徐州府[22]

長官

曹魏徐州刺史(220年-265年)
附:曹魏都督青徐诸军事
附:西晋都督青徐诸军事
晉朝徐州刺史(265年-420年)
附:晉朝北徐州刺史(411年-420年)
附:劉宋北徐州刺史(420年-421年)
劉宋徐州刺史(421年-469年)
北魏徐州刺史(466年-534年)
東魏徐州刺史(534年-550年)
北齊徐州刺史(550年-577年)
隋朝徐州刺史(581年-607年)
  • 孫萬安
  • 柳續
  • 元乾
  • 董玉
  • 王雙
  • 程超
  • 梁洋[99]
唐朝徐州刺史(621年-742年)
  • 任瓌(徐州總管兼任,623年)
  • 田留安(徐州都督兼任,貞觀中)
  • 李貞(徐州都督兼任,633年-636年)
  • 李元禮(徐州都督兼任,636年-643年)
  • 李元軌(643年-649年)
  • 李元慶(655年-656年)
  • 李慎(約656年-658年)
  • 程超
  • 高宝
  • 崔敏慤
  • 王元揩(唐高宗时)
  • 李元曉(678年)
  • 李沖寂(唐高宗时)
  • 李子旦(681年見任)
  • 李續(?-689年)
  • 李璩(武周时)
  • 郭紹宗(武周时)
  • 張道一(武周时)
  • 元延壽(696年-697年)
  • 司馬鍠(704年-?)
  • 杜嗣先(705年-?)
  • 盧齊卿(景龙中)
  • 張合慜(707年-?)
  • 姚崇(景雲中)
  • 韋岳子(先天中)
  • 蘇詵(719年之前)
  • 王罃(开元前期)
  • 賈曾(722年-723年)
  • 崔玄同(724年)
  • 李暢(725年)
  • 董婁(730年)
  • 源復(开元后期)
  • 张九皋(733年)
  • 李少康(开元末年-742年)
唐朝徐州刺史(758年-907年)
  • 尚衡(759年)
  • 武勝(唐肃宗时)
  • 論惟貞(唐肃宗时)
  • 田神功(761年-762年)
  • 鄭昈(762年)
  • 劉如伶(762年-763年)
  • 蕭直(763年)
  • 曹昇(765年)
  • 賈深(大历初年)
  • 陸易(大历初年)
  • 薛愉(大历年间)
  • 张抱麟(大历年间)
  • 梁乘(773年-774年)
  • 独孤华(贞元初年)
  • 白季庚(贞元初年)
  • 李洧(780年-782年)
  • 武寧軍節度使等使兼任(782年-907年)[100]
五代-宋初徐州刺史(907年-973年)
宋朝知徐州軍州事(973年-1129年)
金朝武寧軍節度使兼徐州管內觀察使(1137年-1233年)
明朝徐州知州(1366年-1645年)
  • 文景宗(1368年出任)
  • 高玉琳(1374年出任)
  • 張景(1377年出任)
  • 徐恆(1382年出任)
  • 田瀆(1388年出任)
  • 楊節仲(1388年出任)
  • 楊秘(1429年出任)
  • 楊維堅(1437年出任)
  • 章贊(1441年出任)
  • 知賢
  • 蘇璟(1445年出任)
  • 任泰(1448年出任)
  • 羅正(1451年出任)
  • 宋誠(1453年出任)
  • 王敘(1461年出任)
  • 陳廷璉(1470年出任)
  • 張琳(1474年出任)
  • 和鸞(1475年出任)
  • 朱鼎(1484年出任)
  • 劉憲(1486年出任)
  • 何宗理(1494年出任)
  • 王寅(1500年出任)
  • 上官崇(1507年出任)
  • 栗銘(1510年出任)
  • 張行甫(1512年出任)
  • 武雷(1514年出任)
  • 張淮(1516年出任)
  • 樊準(1518年出任)
  • 盧永昚(1522年出任)
  • 郭天錫(1523年出任)
  • 李邦(1527年出任)
  • 孫光(1530年出任)
  • 魏頌(1534年出任)
  • 陳時呈(1535年出任)
  • 陳克昌(1540年出任)
  • 熊林(1541年出任)
  • 王重賢(1542年出任)
  • 陳淑美(1544年出任)
  • 何莘(1547年出任)
  • 李桐(1551年出任)
  • 胡麟(1553年出任)
  • 王霄(1556年出任)
  • 鄭維邦(1560年出任)
  • 鄒臣(1564年出任)
  • 王鈗(1568年出任)
  • 章世禎(1570年出任)
  • 劉順之(1570年出任)
  • 孫養魁(1576年出任)
  • 劉貞寬(1585年出任)
  • 唐民敏(1586年出任)
  • 張士美(1589年出任)
  • 許知新(1590年出任)
  • 徐鄰(1592年出任)
  • 劉萃(1594年出任)
  • 曾士毅(1596年出任)
  • 張執(1599年出任)
  • 關香(1605年出任)
  • 夏崇謙(1605年出任)
  • 劉民愛(1609年出任)
  • 張崇烈(1610年出任)
  • 張正綱(1612年出任)
  • 程宇鹿(1615年出任)
  • 傅維翼(1617年出任)
  • 高捷(1617年出任)
  • 汪心淵(1619年出任)
  • 張國用(1624年出任)
  • 辛聯魁(1625年出任)
  • 霍震㝢(1627年出任)
  • 米良翰(1628年出任)
  • 韓雲(1628年出任)
  • 孫振基(1631年出任)
  • 楊錫璜(1632年出任)
  • 楊思乾(1634年出任)
  • 李宗奇(1635年出任)
  • 劉中衍(1636年出任)
  • 申孺能(1637年出任)
  • 朱統𨪟(1638年出任)
  • 紀天祐
  • 何復(1643年出任)
  • 朱蘊𨫼(1644年出任)
清朝徐州知州(1645年-1733年)
  • 王自成(1645年出任)
  • 馬叡(1645年出任)
  • 趙文星
  • 佟遵道
  • 余志明(1653年出任)
  • 潘天植(1656年出任)
  • 王所善(1658年出任)
  • 和羹(1662年出任)
  • 張嗣賢(1664年出任)
  • 高鴻飛(1666年出任)
  • 陳鏈斗(1668年出任)
  • 江鴈鄉
  • 孫枝蕃(1673年出任)
  • 王紀(1678年出任)
  • 趙維城(1680年出任)
  • 臧興祖(1682年出任)
  • 遲熇(1686年出任)
  • 王永清(1688年出任)
  • 李經邦(1690年出任)
  • 孔毓珣(1693年出任)
  • 佟國弼(1700年出任)
  • 卞之鈞(1708年出任)
  • 姜焯(1712年出任)
  • 巴爾圖(1724年出任)
  • 孫詔(1724年出任)
  • 吳天成(1726年出任)
  • 張昕(1727年出任)
  • 曹暟(1727年出任)
  • 甯承謨(1727年出任)
  • 張文英(1728年出任)
  • 黃鍾瑞(1728年出任)
  • 白潔(1728年出任)
  • 門鈺(1731年出任)
  • 石杰(1731年出任)[145]

參考文獻

  1. ^ 《晉書·卷十五·志第五·地理下》
  2.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州郡一》
  3. ^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4. ^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一》
  5. ^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6. ^ 《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
  7. ^ 《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地理一》
  8. ^ 《續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
  9.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漢卷》
  10. ^ 10.0 10.1 10.2 10.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1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13.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14. ^ 江苏省宿州市符离镇
  15. ^ 江苏省沛县沛城镇
  16. ^ 改治今江苏省宿州市符离镇
  17. ^ 改治今江苏省宿州市蕲县镇
  18.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
  19.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
  20. ^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七》
  21.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
  2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
  23. ^ 《三國志·卷十八·魏書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24. ^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裴註引《魏略》
  25. ^ 25.0 25.1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26. ^ 《晉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三》
  27. ^ 《晉書·卷九十·列傳第六十》
  28. ^ 《晉書·卷四十二·列傳第十二》
  29. ^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30.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31. ^ 《晉書·卷八十九·列傳第五十九》
  32. ^ 《晉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十一》
  33. ^ 《晉書·卷三十四·列傳第四》
  34. ^ 34.0 34.1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35. ^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36. ^ 《晉書·卷五·帝紀第五》
  37. ^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
  38. ^ 《晉書·卷七十·列傳第四十》
  39. ^ 《晉書·卷九十八·列傳第六十八》
  40. ^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41. ^ 《晉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42. ^ 《資治通鑑·卷九十七·晉紀十九》
  43. ^ 《晉書·卷七·帝紀第七》
  44. ^ 《晉書·卷八·帝紀第八》
  45.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46. ^ 《晉書·卷九·帝紀第九》
  47. ^ 47.0 47.1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48. ^ 48.0 48.1 《晉書·卷六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49.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
  50.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寧朔將軍固州鎮將鎮東將軍漁陽太守宜陽子司馬元興墓誌銘
  51. ^ 《晉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六十九》
  52. ^ 《資治通鑑·卷一一三》
  53. ^ 《宋書·卷一·本紀第一》
  54. ^ 《資治通鑑·卷一一三·晉紀三十五》
  55. ^ 《宋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56. ^ 56.0 56.1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57. ^ 57.0 57.1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58. ^ 58.0 58.1 《宋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
  59. ^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
  60. ^ 《宋書·卷三·本紀第三》
  61.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62. ^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63. ^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64. ^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65. ^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
  66. ^ 《魏書·卷七上·高祖紀第七上》
  67.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
  68. ^ 68.0 68.1 《魏書·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中》
  69. ^ 《魏書·卷七下·高祖紀第七下》
  70. ^ 《魏書·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上》
  71. ^ 《魏書·卷二十二·孝文五王列傳第十》
  72. ^ 《魏書·卷十五·昭成子孫列傳第三》
  73. ^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74. ^ 《魏書·卷八·世宗紀第八》
  75. ^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76. ^ 《魏書·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七》
  77. ^ 《魏書·卷九·肅宗紀第九》
  78. ^ 《魏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四》
  79. ^ 《魏書·卷二十·文成五王列傳第八》
  80. ^ 《魏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
  81. ^ 81.0 81.1 《魏書·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
  82. ^ 《北齊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九》
  83. ^ 《魏書·卷十·孝莊紀第十》
  84. ^ 《魏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六十三》
  85. ^ 《魏書·卷十一·廢出三帝紀第十一》
  86. ^ 《魏故假黃鉞侍中尚書令司徒公都督定冀瀛滄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冀州刺史華山王墓誌銘》
  87. ^ 《魏書·卷九十八·列傳第八十六》
  88. ^ 《魏書·卷十四·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第二》
  89. ^ 《魏書·卷四十·列傳第二十八》
  90. ^ 《魏書·卷十二·孝靜紀第十二》
  91.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92. ^ 92.0 92.1 《北齊書·卷十·列傳第二》
  93. ^ 《北齊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三十》
  94. ^ 《北齊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四十一》
  95. ^ 《北齊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96. ^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徐显秀墓誌
  97. ^ 《北齊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三》
  98. ^ 《北齊書·卷十六·列傳第八》
  99. ^ 倪廣龍《隋代刺史研究》
  100. ^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
  101. ^ 《宋史·卷二百七十四·列傳第三十三》
  102. ^ 102.0 102.1 102.2 《宋史·卷三百○四·列傳第六十三》
  103. ^ 《宋史·卷二百七十九·列傳第三十八》
  104.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七·列傳第十六》
  105. ^ 《宋史·卷三百○六·列傳第六十五》
  106. ^ 106.0 106.1 《宋史·卷四百六十四·列傳第二百二十三》
  107. ^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傳第五十八》
  108. ^ 108.0 108.1 《宋史·卷三百○一·列傳第六十》
  109. ^ 《宋史·卷三百○九·列傳第六十八》
  110. ^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列傳第二十四》
  111.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傳第五十六》
  112. ^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
  113. ^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傳第四十七》
  114. ^ 《宋史·卷二百九十四·列傳第五十三》
  115. ^ 《宋史·卷三百二十·列傳第七十九》
  116. ^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傳第七十》
  117. ^ 《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傳第八十三》
  118. ^ 118.0 118.1 118.2 《宋史·卷三百三十·列傳第八十九》
  119. ^ 《宋史·卷十四·本紀第十四·神宗一》
  120. ^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列傳第九十七》
  121.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一·列傳第九十》
  122. ^ 《宋史·卷三百四十一·列傳第一百》
  123. ^ 《宋史·卷三百四十四·列傳第一百○三》
  124. ^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列傳第七十八》
  125. ^ 《宋史·卷三百四十六·列傳第一百○五》
  126. ^ 126.0 126.1 《宋史·卷三百五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127. ^ 《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128. ^ 《宋史·卷三百七十一·列傳第一百三十》
  129. ^ 《宋史·卷二十五·本紀第二十五·高宗二》
  130. ^ 《金史·卷八十一·列傳第十九》
  131. ^ 《金史·卷七十二·列傳第十》
  132. ^ 《金史·卷七十九·列傳第十七》
  133. ^ 《金史·卷八十二·列傳第二十》
  134. ^ 《金史·卷八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135. ^ 《金史·卷一百三十二·列傳第七十》
  136. ^ 《金史·卷八十·列傳第十八》
  137. ^ 《金史·卷九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138. ^ 《金史·卷一百三·列傳第四十一》
  139. ^ 《金史·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六十》
  140. ^ 《金史·卷一百六·列傳第四十四》
  141. ^ 《金史·卷一百四·列傳第四十二》
  142. ^ 《金史·卷九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143. ^ 《金史·卷一百一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144. ^ 《金史·卷一百一十三·列傳第五十一》
  145. ^ 《同治徐州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