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张静江
张静江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26年5月19日—1926年7月6日
前任孙中山总理
继任蒋中正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77-09-19)1877年9月19日(光緒三年八月十三日)
 大清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南浔镇
逝世1950年9月3日(1950歲—09—03)(72歲)
 美國紐約
籍贯浙江湖州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配偶姚蕙
朱逸民

张静江(1877年9月19日—1950年9月3日),谱名增澄静江人杰饮光卧禅,浙江乌程(今浙江南浔)人,為中國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是第一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中国国民党第二任领导人,历任总统府资政浙江省政府主席

生平

早年:南浔的豪门子弟

南浔张静江故居附近的一条街道

张静江家族原籍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在末为避战乱,一支迁居到浙江,到康熙年间,开始定居在浙江省湖州乌程县南浔镇(今湖州市南浔区)。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是江南巨富,往返于南浔、上海与杭州三地,经营辑里丝出口和两浙盐业,聚敛的资财超过一千万两白银,号称南浔“四象”之一(南浔人按照家财多少,分别将富户称为“大象”、“牛”和“小黄狗”,镇上共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墩小黄狗”,四象为刘、张、庞、顾四家)。张静江的父亲张宝善(1856年—1926年)是张颂贤的次子,因为长兄张宝庆体弱多病,接续张颂贤经营庞大的家族生意[1],还利用家族业盐的优势,进一步开设众多的酱园。张静江的外祖父庞云鏳(1833年—1889年)也是南浔“四象”之一,不仅经营生丝出口,也涉足军火行业;张静江的两个舅舅庞莱臣庞青城均是文化名人。

张静江共有兄弟七人(张弁群、张静江、张澹如张墨耕张让之张久香张镜芙),他排行第二,1877年(清光绪三年)9月19日,出生于南浔镇东大街的尊德堂(张颂贤府第)。张静江少年时,“性殊顽劣,而智异常童。”他爱好围棋和骑马,常在故乡南浔狭窄的街巷中纵马疾驰[2]。而且性好交友,喜冒险,因而自号“人杰”。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8岁的张静江罹患骨痛症,成为跛足,行走不便;不久又害眼病,视力大受影响,因此父亲同意他放弃参加科举考试,改而钻研书画,书法模仿李邕(李北海)、赵孟頫,绘画模仿董其昌王鉴。1896年,张静江既然科举无望,他的父亲张宝善于是捐银十万两,为19岁的张静江捐得一个江苏省候补道员头衔。并且在同年,张静江得以门当户对地与苏州籍人士、山东学台姚菊岐之女姚蕙结为夫妇。姚蕙生长于书香世家,擅长中国古典文学。张静江成婚后,住在尊德堂后院的一栋建筑在高台上的洋楼里,东面有一个网球场和荷花池。而其他兄弟和父母都住在前面旧式的新宅院和老宅院里。不过张静江青年时代居住的洋楼已于1938年被日军焚毁,只有老宅院幸存下来,作为张静江旧居开放。[3]

1923年1月8日,孫中山致张静江的手书

1902—1911年:巴黎经商与资助孙文

1900年,张静江随岳父姚菊岐前往北京,在黄思永家举办的筵席上结识了军机大臣李鸿藻的儿子李石曾。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张静江听说了李石曾将要随同清廷驻法公使孙宝琦出使法国的消息,于是通过李石曾的说情,也获得了一等商务参赞的随员身份。10月14日,他乘上法国邮轮安南号离开上海,一个多月后到达法国马赛,再换乘火车,于12月17日抵达巴黎。李石曾到法国后进入大学深造,而张静江则热衷于贸易,次年即在巴黎马德兰广场4号开设通运公司,开中国人在法国办公司的先河。通运公司经营中国生丝、茶叶及古董,张静江凭借家族的经商传统和自己在古玩字画方面的知识,迅速在中法贸易中积累财富,又在英國伦敦美國纽约设立了分公司,“获利之巨,无法估计”。

1905年,由于吴稚晖的拜访,张静江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思想激进,推崇无政府、无家庭、无宗教主张,表示“世人过分重视性的关系,最为错误。盖社会所以划分男女关系,如此明显,乃传统的习惯使然,而种种罪恶即缘是产生。此种习惯未尝不可改革,譬如我们的手可行握手礼,口可以行接吻礼,则性的关系又何尝不可用以行礼乎?”[4]因此和吴稚晖、李石曾被称为旅法华人中的“三剑客”。“1906年底,他们三人又和蔡元培在巴黎创建了世界社,1907年又出版《新世纪》周刊和《世界画报》(姚蕙发行人),内容主要是暴露满清政府的腐败,宣传革命,介绍欧美文化和风景[3]。当然,所有这些活动的经费,均由张静江提供。

1906年初,张静江为了筹办杂志,必须前往英屬殖民地新加坡购买中文字模并雇用一名中文排字工人。根据胡汉民的回忆,就在这次航程中,张静江偶遇孙中山,表示他愿意支持革命,如果孙中山有需要,即在电报中以5个字母代表所需经费的数额(如A代表1万法郎,E代表5万法郎)[5]。自1907年起,张静江多次在经济上资助孙中山及同盟会的行动。孙中山曾说过:“自同盟会成立以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多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6]。孙中山前往巴黎筹款时,经常在张静江寓所开会,而会后就睡在张静江家会客室的地毯上[3]

1912—1927年:革命与清党

辛亥革命以后,张静江从巴黎回国,定居上海,住在公共租界中心西藏路南京路口附近的大庆里,那里早先是祖父张颂贤的盐务总管理处(又称“张恒源老账房”)。

这时,蒋中正刚从日本振武學堂留学回到上海,他通过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张静江的族侄张秉三介绍(蒋中正父亲是张秉三家在奉化的盐栈经理),结识了张静江的堂侄张乃骅张石铭的四公子),再由张乃骅引见,介绍给张静江。后来张静江又把蒋中正介绍给孙中山。1913年,蒋中正参加二次革命讨袁失败,遭到松沪镇守使郑汝成通缉,逃往日本。次年蒋中正再度准备在上海发动讨袁的军事行动时,设在小沙渡路(今西康路)的司令部遭到袭击,行动失败,蒋中正在张静江家中避难,昼伏夜出。蒋中正加入中华革命党时,张为监誓人。

1916年5月,陈其美遭袁世凯暗杀,蒋中正失去依靠,很快,他与张静江(两人年龄相差10岁)、许崇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老同盟会会员,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长,是广东籍的一个握有兵权的实力派)三人结拜金兰。他加入张静江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恒泰记”,做股票生意,就在这段时间。

张静江是国民党重要人物,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先后任职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重,张静江北上探视,因此他成为孙中山病危时签署遗嘱的在场证明人之一。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张静江则为12位丧事筹备委员之一。此后,他又参与南京中山陵的建造,直到1929年奉安大典全部完成。

孙中山去世后,一段时期内张静江成为扶持蒋中正掌控权力的重要支柱。1925年6月,蒋中正掌握了两广军政大权,立刻电促张静江去广州臂助。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张静江列为16名委员之一。

1926年5月,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张静江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成为中国国民党第二任正式领导人。1926年7月6日,张静江以足疾为由,辞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改由蒋中正继任,但由于蒋作为军事领袖将要指挥北伐,因而主席职位仍由张静江代理。张静江又以党国元老提名蒋中正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7月9日在广州誓师北伐。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蒋中正邀请张静江到南昌商谈,此后张静江即前往上海,在商界展开活动,为蒋中正控制富裕的长江三角洲、建都南京,从而大体上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

1927年3月24日,南京事件发生。3月28日,张静江和吴敬恒、蔡元培、李石曾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在上海提出护党救国案。4月2日,正式议决清除国民党内的中共分子,4月12日清党之役在上海开始。此后,张静江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主持浙江省政务及清党工作。1927年8月蒋中正下野,张静江也离开省长职位;1928年蒋中正复职并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张静江又再度兼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张静江回上海定居后,迎娶了续弦夫人朱逸民。朱逸民在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子中学读书时有一位比她小5岁的同学陈洁如(1905年—1971年),经常到西藏路大庆里的张家做客。1919年,蒋中正在上海张静江家中结识陳潔如,此后对她展开热烈追求,陈洁如的母亲发现蒋介石已有妻妾,而且在上海并无正当的职业与住所,拒绝了蒋的求婚。于是蒋介石通过朱逸民和张静江夫妇与陈母沟通,表示陈洁如将是蒋‘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使蒋中正与陈洁如得以在1921年12月5日在上海永安公司大楼里的大东旅社举行婚礼,张静江则是证婚人。1927年,蒋中正准备與宋美齡(1897年—2003年)結婚前,又通过张静江夫妇出面,安排陳潔如“暂时离开中国5年”,待北伐成功,仍然恢复婚姻关系。1927年8月,陈洁如离开上海前往美国,陪同前往的是张静江的长女张蕊英和五女张菁英[7] [8]。后来蒋中正显然无意实现对陈洁如的许诺,而张静江与蒋中正的关系也冷淡了下来。

1928—1938年:十年建设

张静江在任职浙江省主席的2年内,主持修筑了杭州电厂、杭江铁路杭长公路杭平公路杭徽公路。杭江铁路的修筑在1930年代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此前中国的铁路绝大部分都是在清朝的最后十年中,靠外国贷款得以建成。由中国资本修筑的铁路则困难重重,迁延多年无法完成,如粤汉铁路的工期长达20余年。杭江铁路长达200多千米,完全由中国资本在数年内修筑完成,推动了1930年代中国铁路修筑的又一次高潮。为纪念其贡献,杭江铁路钱塘江以南的第一个车站便以其名命名为静江站(现钱塘江站)[9]

1929年,张静江在杭州成功举办了西湖博览会,促进了杭州的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不过到1930年11月,张静江与蒋中正矛盾激化,辞去浙江省政府主席职务。

1936年,与蔡元培、陶玄、李石曾等人在上海创办世界学校,实行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把学生从小培养成出国留学及有用的人才[10]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张静江等一批元老竭力主张按孙中山遗嘱,转入建设时期。1928年2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作出决议,成立直属国民政府的建设委员会,张静江被推任委员长。张静江在建设委员会存在的十年间(1928年—1938年),主持多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仅花费公款十余万元,而为国家创造了五千万余元的财产。

张静江主持建设基础设施,是从电力工业开始。首先在南京江边的下关建造了首都电厂,推动了南京的首都建设。随后将原有私营的震华和耀明电灯公司组合扩建为发电量6400千瓦的戚墅堰电厂,为无锡常州2地的工业区的长期发展提供电力支持。最后筹备在无锡和苏州交界的望亭建设一座10万千瓦火力的发电所,供应整个长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需要。1937年春天,望亭新厂的厂基二百余亩已经买好,由常州西通丹阳的三万三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路也已完成。只是由于同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爆发,一切计划均成泡影。

张静江主持建设的第二项基础设施是通讯业。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全国已设电台,并筹建全国无线电台,创建真如国际电台。

此后,张静江着手解决能源问题,接办长兴煤矿馒头山煤矿,创办淮南煤矿公司等。还兼顾了交通运输的建设,创办了江南汽车公司江南铁路淮南铁路,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1928年到1937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近代以來的最高水平,被稱為「黃金十年[11]

流寓海外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静江全家先撤退到汉口,但到1938年,没有随政府西迁重庆,而是经香港转赴瑞士养病。翌年又经法国巴黎到美国纽约定居。

张静江晚年笃信佛教。1936年8月,他拜访印光法师,临走时放声大哭[12],从此热衷于念经打坐,吃素修行,并在上海成立佛教协会,在莫干山建立佛堂。1948年,蔣介石於南京就任總統後,聘張靜江為首批總統府資政

1950年9月3日,张静江因心力衰竭病逝于美国纽约,享年73岁。安葬在纽约郊外的芬克里夫墓園公墓(孔祥熙宋子文宋子良宋美齡顾维钧等名人均安葬此处)。

家庭

张静江前后两次结婚。共有10个女儿和2个儿子。姚蕙朱逸民各生了5个女儿,2个儿子均为朱逸民所生。

  • 长女张蕊英Therese(—1950年),1930年嫁与川沙富商瞿谷卿之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留学生瞿濂甫(志洁),后离婚。1950年在上海患急性脑炎去世。
  • 次女张芷英Yvonne(—1975年),就读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925年嫁给同乡、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周君梅(名周延鼎,曾任江南铁路公司总经理)。
  • 三女张芸英Suzanne(—1998年),钢琴家,嫁给导演陈寿荫,1946年离婚,并移居北京,1955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工作,1998年去世。
  • 四女张荔英Georgette(1906年—1993年),画家,1930年在巴黎嫁给武汉国民政府前外交部长陈友仁,1954年定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任教。
  • 五女张菁(倩)英Helen[13](1910年—2005年),1934年曾參加芝加哥百年進步展覽會駕機表演的女飛行家,服装设计师,曾於1941年紐約援華盛會中幫旅美女星黃柳霜設計表演晚裝,獲得好評。1945年以后嫁给国民政府卫生部长林可胜,并在上海开设锦霓服装社,1949年后移居美国,2005年去世。
  • 六女张乃琪
  • 长子张乃昌,美国航天工业系统的高级机械师
  • 七女张乃恒
  • 八女张乃理
  • 九女张乃琛
  • 十女张乃珣
  • 次子张乃荣
南浔张静江故居正厅

故居

  • 浙江湖州南浔东大街南浔张静江故居(尊德堂)
  • 杭州葛岭张静江故居(静逸别墅)
  • 上海思南路张静江故居

相關圖片

参考文献

  1. ^ 缪荃孙《张封公家传》
  2. ^ 张久香(六弟):《二兄行述》
  3. ^ 3.0 3.1 3.2 张乃凤:《读〈丝〉随笔》,2004年
  4. ^ 李力经:《漫谈张静江》
  5. ^ 周贤颂《纪念张静江先生百岁冥诞》
  6. ^ 周谷城:《中国通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7. ^ Chiang Kai-shek's Secret Past: The Memoir Of His Second Wife, Ch'en Chieh-ju. 1993 Westview Press, Inc., pages 6, 254. [201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8. ^ 我與蔣介石--陳潔如回憶錄節錄. [200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4). 
  9. ^ 張建智. 附录二 张静江先生与浙赣铁路. 現代呂不韋:民國奇人張靜江. : 426. ISBN 9789865729158. 
  10. ^ 陶家骏. 著名女教育家陶玄. 《绍兴县报》 (2008-06-01 第7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11. ^ 〈日本侵華終結“黃金十年”〉《環球時報》 (2006-06-08 第13版)
  12. ^ 张久香《二兄行述》
  13. ^ Chiang Kai-shek's Secret Past: The Memoir Of His Second Wife, Ch'en Chieh-ju. 1993 Westview Press, Inc., page 6. [201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外部链接

参见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前任:
孙中山(总理)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1926年5月-1926年7月
繼任:
蒋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