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明(1655年-1662年)
明鄭(1662年-1683年)
延平王
首任延平王鄭成功
尊称殿下
官邸安平王城
任命者南明永历帝(僅第一代鄭成功)
设立1655年(南明永曆九年受敕封)
首任鄭成功
末任鄭克塽
废止1683年(南明永曆三十七年)

延平王闽南语Iân-pêng-ông)為南明永历帝於1655年敕封鄭成功郡王爵位,得名于延平府[1]。鄭成功在1662年攻占台灣不久後猝逝於承天府安平鎮。其子鄭經在沒有大明皇帝冊封的情况下,接受了部分明鄭家臣的擁戴,自行以王世子的身分於思明州繼位;隨後又率軍征討並擊敗在台灣,自称「東都主」的叔父鄭襲。鄭經在鞏固王位之後,仍持續使用昭宗的永曆年號。1683年,末代延平王鄭克塽舉藩降清,除去延平王爵,改封「漢軍公」。

地位

明朝諸侯王爵制度,福王秦王等一字王號者為親王;二字王號者则為郡王。在明代,親王子除世子外均封郡王、世襲罔替。郡王封號一般為兩個字,以古郡縣名為多見,如渭南王(秦王系)、項城王(周王系)等。明朝也會封功臣為郡王,多為追諡;其中南明時期有直接授予的,如延平王。

经历

南明時期(1655年-1662年)

西元1654年(南明永曆八年八月),明昭宗敕封鄭成功為延平王,鄭成功謙辭不受。九年四月(1655年)昭宗再次下詔並齎延平王冊印至廈門,鄭成功乃不再推辭受封為延平王。

台灣明鄭時期(1662年-1683年)

西元1662年(明永曆十五年),流亡緬甸的永曆帝遭縊死,南明勢力走向瓦解。在此之後,歷代延平王在法理上依舊奉大明為正朔(年號襲用「永曆」)。1664年,第二代延平王鄭經從廈門撤退承天;撤退後,鄭經專心鞏固王權並強化對大員地區的控制,先後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大肚王國發生武裝衝突。1681年,鄭經因痔瘡(台灣外記)或另有人稱狩獵摔傷不治,傳位予身兼監國世子鄭克臧;然而,繼位不及三日,鄭克臧即遭鄭氏宗親與外戚馮錫範聯手發動了東寧之變謀殺,改立鄭克塽承嗣延平王之位。鄭克塽繼位後追謚祖父鄭成功為「潮武王」、父亲鄭經謚為「潮文王」[2]。兩年後,清朝將領施琅澎湖海戰中大敗劉國軒,鄭克塽詔告降清,結束了三代延平王於大員地區的統治。

後世影響

台灣民間主要紀念與祭祀的「延平郡王」通常指的僅是鄭成功一人。鄭氏向清朝投降之後,延平王的稱號隨之消滅。在台灣清治時期之初,民間不敢以「延平郡王」之名義奉祀鄭成功,直到清欽差大臣沈葆楨牡丹社事件時以「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身分前來台灣,上書請建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才名正言順得以此稱號紀念。及至台灣日治時期,因鄭成功有日本人血統,亦頗重視鄭成功,並未將祠廢除,僅將其改為「開山神社」,或許因民眾仍習稱其為「開山王」所致。直至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之後,再將開山神社改回「延平郡王祠」,並將原有福州封火山牆廟宇,改建為北方宮殿式。臺南市中西區郡王里因位於「延平郡王祠」所在地,故命此名。

延平王家族世系

过继
鄭士表
鄭芝龍鄭芝虎鄭鴻逵鄭芝豹
延平王
鄭成功田川七左衛門鄭渡鄭恩鄭蔭鄭襲鄭默鄭寧鄭師尚鄭師旦鄭師奭鄭師儀鄭師恭鄭師靖鄭師彬鄭師度鄭師達
鄭經鄭聰鄭明鄭睿鄭智鄭寬鄭裕鄭溫鄭柔鄭發鄭綱鄭綬鄭緯鄭紱鄭綖鄭纘武鄭纘維鄭纘綸鄭纘續鄭扈英
佐領
鄭克𡒉鄭克塽鄭克壆鄭克均鄭克坺鄭克𡍬鄭克圻鄭克塙鄭克坦鄭克墇鄭克培鄭克崇鄭克庄鄭秉謨鄭克圭鄭秉誠鄭秉訓鄭克璽鄭文鄭寶鄭與鄭昆鄭季鄭仲
鄭安福鄭安祿鄭安康鄭安畿鄭安甸鄭安德鄭衍鄭懿鄭琦鄭安禧鄭安慶鄭安祥鄭安國鄭安榮鄭安華遐齡百齡舜齡永齡長齡慶齡
鄭世俊鄭咸吉鄭咸陞鄭馥鄭䭰鄭馤鄭馦鄭馪鄭𩡓鄭明鄭瑞鄭星鄭晟鄭嘉鄭官鄭品鄭器鄭圖鄭典鄭臨鄭啟
鄭斌鄭敏鄭敞鄭敬鄭桂鄭松鄭柏鄭楫鄭邦勛鄭邦瑞鄭邦寧鄭文魁鄭文必鄭文英鄭文芳鄭文光鄭文忠鄭文泉鄭文武鄭文聯鄭文敏鄭文翰
鄭繼宗鄭承宗鄭承恩鄭承耀鄭承堈鄭承續六布慶祿慶福慶裕慶祥雙定慶溥慶茂英溥善溥慶喜
瑞山圖山德山榮山德印德玉松海德壽長恩世恩富恩嵩泰
玉房玉海玉琛恩榮恩福恩祿恩厚恩保恩聯興盛玉麟玉成玉山玉福玉海玉陞玉良潤泉
鄭沂鄭澤崇續爾康
鄭繼昌舒譄舒說舒䛃


参考文献

  1. ^ 纪念郑成功晋封延平王360周年活动.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2. ^ 《台灣人的台灣史》:「追謚鄭成功為潮武王,鄭經謚為文王。」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