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 (道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宗道教的一個宗派,發源於南宋,發跡時間早於全真教北宗200年,人稱金丹派,本內丹之學,而後被王重陽歸納成為全真道,人稱全真道南宗。道教内丹学南宗创始于劉海蟾,其最初继承系统为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南五祖)。该派不提倡出家,以“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其丹法强调“返朴归真,以简驭繁,慢中求快”。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悟真篇》、《还源篇》、《复命篇》、《翠虚篇》等为南宗主要经典。

簡介

南宗继承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认为修炼内丹,即修炼“性、命”(性命双修),而且认为三教合流,以釋道结合、摄释性、先命后性独树一家之学。主张“混俗和光”、“大隐混俗”,不提倡出家

傳說中张伯端,遇廣陽真人劉海蟾,因而得道。張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白玉蟾开始建立的教派既是金丹派亦是雷法派。

元代,金丹派陳上陽依附全真教,自称南宗,把王重陽这支则称为北宗金丹派其五位祖師,也被稱為南五祖。原来流传于北方的全真道与南方金丹派的结合,金丹派也被划分在全真道。与原来的全真道不同的是,内丹学南宗人士多不提倡出家。南宗从陈楠开始即兼行雷法白玉蟾并撰有多种雷法著作。

明朝以后,南北两宗多有相互融合。

張伯端、石泰、薛式、陳楠及白玉蟾(“南五祖”),若再加上張伯端的弟子劉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鶴林,則被奉為“南七真”(见五祖七真)。

比利时道教研究所所长费丹凝博士(Dr. Dan Vercammen)对南宗的“性”、“命”的含义进行分析后,考察了南宗“先命后性”丹法对于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价值。他根据自己的内丹修炼体会和治疗病人的经验指出,南宗“先命后性”的方法在治疗和预防精神病方面甚有疗效。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