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俅语
獨龍語
Drung
Tvrung kvt
Vnung kvt
发音duu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國
区域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族群獨龍族怒族独龙支系
母语使用人数
14225 (2000–2013)e25
語系
方言
獨龍江方言
怒江方言
文字拉丁字母
語言代碼
ISO 639-2sit(其他藏缅语)
ISO 639-3duu
Glottologdrun1238  Drung[1]
ELPDrung

獨龍語,是中國雲南省獨龍族怒族独龙支系採用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侬语支。在馬蒂索夫的分類中,把景頗語儂語支盧伊語支分為一類。[2] 雖然幾乎所有的獨龍族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獨龍語,但除了少部分年長者外,他們大多都是多語使用者,也會說緬甸語傈僳語漢語[3][4] 独龙语和缅甸日旺语关系密切。[5]

系属分类

獨龍語屬漢藏語系中部藏缅语族侬语支[3] 同支系的另外兩個語言為阿儂語日旺語

历史

独龙语和日旺语构成了藏缅语族下的一个语群,分布在西藏东南侧的中缅边境。在缅甸,操独龙语的人(可能有近10万)分布在克钦邦北部,尤其集中在独龙江迈立开江河谷地带。他们在过去常被称作“Hkanung”或“Nung”,常被认作是克钦族/景颇族的一支。1950年前后,缅甸的该种语言使用者决定用/rəwɑŋ/(在日旺语正字法中拼作“Rvwang”)表示其所有的使用者。而在中国的使用者则仍沿用“独龙”这个名字。[6]

地理分布与方言

独龙族分布在中国云南贡山县丙中洛镇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3]据2000年调查结果,共有约1.4万人操两种方言:

兩種方言差異不大,可相互交流,兩種方言主要差異是借詞來源不同而使語音有所不同。獨龍江方言有舌面塞音擦音鼻音;怒江方言分清塞音、送氣和不送氣塞擦音,l 聲母讀成 n。

音系和文字

獨龍語原无文字。西方传教士为獨龍族亲缘民族的日旺人設計了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簡稱日旺文),但无法表示音调且和独龙语存在方言差异。在1983年12月,雲南省民語委通過一種與日旺文拼法接近的《獨龍語拼音方案》(Tvrung jvgye /tə³¹ruŋ⁵³ ʑə³¹ɟɛ⁵⁵/),以獨龍江方言為標準,有聲母40個、韻母76個、聲調3個(但不標示)。

聲母

單聲母

b [b] p [p] m [m] f [f] w [w]
d [d] t [t] n [n] l [l]
g [ɡ] k [k] ng [ŋ] h [x]
j [dʑ] ch [tɕ] ny [ɲ] sh [ɕ] y [j]
z [dz] c [ts] s [s] r [ɹ] q [ʔ]
  • 只有[p、t、ʔ、k、n、m、ŋ、r、l]能出现在声母位置。

複聲母

by [bj] py [pj] my [mj]
gy [ɡj] ky [kj] hy [xj]
bl [bl] pl [pl] ml [ml]
gl [ɡl] kl [kl]
br [bɹ] pr [pɹ] mr [mɹ]
gr [ɡɹ] kr [kɹ] hr [xɹ]

韻母

  • 單元音:i [i] e [e] a [ɑ] v [ʌ] o [ɔ] u [u] eu [ɯ]
  • 複元音:ei [ei] ai [ɑi] oi [ɔi] ui [ui] ua [uɑ] ue [ue] eui [ɯi] uai [uɑi]

複元音只出现在开音节。

聲調

獨龍語有3个聲調:高平、高降、低降,但需要靠聲調來分辨詞義的詞只有約8%(4000词中)。[7]

詞彙

與日旺語的關係

獨龍語與日旺語馬特旺(Matwang)方言的詞彙相似度約為74%[3]

與其他漢藏語的關係

下表為獨龍語和其他漢藏語同源詞比較表[8]

No. 漢字 上古漢語 中古漢語 藏文 緬文 原始藏緬語 獨龍語
1 *ngag nguo nga nga *ŋa ŋa53 我
2 *njagx ńźjwo - nang *na, *nang na53 你
3 *mjag mju ma 不 ma 不 *ma mɯ31 e53 不是
mɯ31 a53 沒有
4 *njids ńźi gnyis hnac < *hnit *g-nis ni55 二
5 *səm sâm gsum sûm̊ *g-sum sɯ̆m53
6 *ljids > *sjids si bzhi < *b-lyi lê < *lîy *b-liy bli53 四
7 *ngagx nguo lnga ngâ *l-ŋa~*b-ŋa ŋa53 五
8 *rjəkw ljuk drug khrauk < *khruk d-ruk kɹŭʔ55 六
9 *snjit > *tshjit tshjĕt - khuʼ-nac < *khuʼ-hnit *s-nis sɯ31 ɲĭt55 七
10 *priat pwăt brgyad < *br-yad hrac < *hrit *b-r-gyat çăt55 八
11 *kj´gw kjə̆u dgu kûw *d-kuw gɯ53 九
12 *priak > *prak pak brgya < *brya a-ra < a-rya *r-gya ça55 百

语法

可以通过加前后缀、复合来构词。名词可以与数量分类词共现;动词可以与否定、人称及时态标记共现;介词则附在名词短语、数词和量词上。静态动词之中,只有形容词的重复表示副词化或强化,而不是完成体(名词重复表示“每一个……”)。形容词可做谓语或做副词从句中的名词性成分。[5]

关于独龙语语法的详细介绍,可参看Perlin (2019)。[9]

动词变形

独龙语动词对于人称和数发生屈折变化,对于其他语法范畴则发生黏着变化。动词变形所用的词缀形式十分复杂,如正反人称标记的层次体系、元音变换及变调。[9]

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与主语的人称和数一致。

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经由元音交替形成,主要特征是延长词干的元音。若词干元音是schwa/ə/,则schwa会被/ɑː/代替。若词干以/ɑ, u, ɯ/结尾,则会裂化为双元音/ɑːi, uːi, ɯːi/

独龙语不及物人称/数后缀
人称
1 -ŋ⁵⁵ [a]
-k⁵⁵ [b]
-⁵⁵ [c]
-ɕɯ³¹ (元音变换)
2 -∅ -n⁵³
3 -∅
  1. ^ 若词干以元音结尾。
  2. ^ 若词干以声门塞音结尾。
  3. ^ 若词干以声门塞音以外的辅音结尾。若词干已是平声,则第一人称单数的屈折复原。

及物动词

独龙语及物动词与施事和宾语维持3个人称和3个数的一致。人称按正反层次排列优先级,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若这层次体系被省略等干扰,则加情景前缀/nə³¹-/。第二人称施事无论何时都以该前缀/nə³¹-/为一致。

參考書籍

  • 普學旺、梁紅,(2000),《奇異獨特的信息符號——雲南民族語言文字》,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ISBN 7-5415-1795-X
  • 李爱新、杨将领,(2014),《独龙语366句会话句:少数民族语汉英日俄对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江荻、燕海雄、黃行主編,(2020),《獨龍語語法標註文本》,中國民族語言語法標註文本叢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外部連結

  1.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Drung.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 Matisoff, James A. 2003.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 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 3.0 3.1 3.2 3.3 Drung. Ethnologue. [2017-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8). 
  4. ^ Perlin, Ross. Language Attitudes of the T'rung (PDF).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April 2009, 32 (1): 91–113 [2022-04-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2-11). 
  5. ^ 5.0 5.1 Thurgood, Graham; LaPolla, Randy J.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Abingdon, Oxon: Routledge. 2003: 674–682. ISBN 0-203-27573-X. 
  6. ^ LaPolla, Randy J. Valency-changing derivations in Dulong/Rawang (PDF). Changing Valency: Case Studies in Transitivity, ed. By R. M. W. Dixon & Alexandra y. Aikhcnva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82–311 [2022-07-13]. ISBN 9780521660396. doi:10.1017/CBO9780511627750.0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10). 
  7. ^ 孙宏开. 独龙语简志.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2. 
  8. ^ 梅祖麟,2006,上古漢語獨龍語同源四十詞,《百川匯海:李壬癸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9. ^ 9.0 9.1 Perlin, Ross. A Grammar of Trung. Himalayan Linguistics. 2019, 18 (2) [2022-07-13]. doi:10.5070/H918244579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