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於1970年代末“拨乱反正”时期出现的文学创作思想,是中国大陸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出现的文学潮流,一度成为1980年代文學思潮的主流[1][2]。伤痕文学主要表现文化大革命為人们带来的精神、物质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反思国家民族前途,是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与“反思文学”密切相关,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2][3]。「傷痕文學」的名称来源于卢新华于1978年8月11日在《文匯報》上发表的小说《傷痕》[1][4]。
开端
文革晚期
1974年11月,陳若曦在香港《明報月刊》107期發表短篇小說《尹縣長》,將陝西一位接受招降並當上縣長的前國民黨上校在文革時被逼害致死的故事,以小說形式寫出,細膩的刻劃出文革時期對人性的扭曲及對百姓的迫害。該小說是第一篇以中共文革為背景的小說,成為「傷痕文學」的先聲,甫一刊載,便引發極高的關注與討論,並在1999年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5][6][7][8]
拨乱反正时期
1977年11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班主任》主要价值是揭露“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内伤”,有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9][10]
1978年8月11日,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在《文匯報》上发表的小说《傷痕》。這小說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11]
1979年,白樺發表反映文革苦難的電影劇本《苦戀》,寫了名畫家凌晨光一生的遭遇。1949年後他從海外返國,在文革期間全家受到逼害,他被打致遍體鱗傷,無處容身的女兒決定和華僑男友離開中國,她問凌晨光:「爸爸!您愛我們這個國家,苦苦地留戀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這劇本深刻反映文革苦難,被認定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並於1980年被拍成電影《太陽和人》,但電影引起政治批判風波,成為內地禁片。[12]
代表作品
伤痕文学早期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与“反思文学”密切相关,二者均在“新启蒙主义”的大背景下进行创作[1][3][13][14][15]。一般认为,最早问世并产生较大影响者,包括陳若曦在1974年發表的《尹縣長》、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及古华的《芙蓉镇》。
發表年份 | 作者 | 作品 |
1974年 | 陳若曦 | 《尹縣長》[5] |
1977年 | 刘心武 | 《班主任》[16] |
1978年 | 卢新华 | 《傷痕》[9] |
1978年 | 陳若曦 | 《歸》[17] |
1979年 | 白樺 | 《苦戀》[18] |
1979年 | 馮驥才 | 《啊!》 |
1979年 | 从维熙 | 《大墙下的红玉兰》 |
1979年 | 郑义 | 《枫》 |
1979年 | 周克芹 |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
1980年 | 戴厚英 | 《人啊,人!》 |
1980年 | 莫應豐 | 《將軍吟》 |
1980年 | 张贤亮 | 《灵与肉》 |
1980年 | 张弦 |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
1980年 | 袭巧明 | 《思念你,桦林!》 [19] |
1981年 | 王安忆 | 《本次列车终点》 |
1981年 | 古华 | 《芙蓉镇》 |
1981年 | 古华 | 《爬满青藤的木屋》 |
1982年 | 陈建功 | 《飘逝的花头巾》 |
1986年 | 郑义 | 《老井》 |
1986年 | 戴厚英 | 《詩人之死》 |
评价
正面評價
- 伤痕文学使当代文学重新回到“人学”的正常轨道;它摆脱了“假、大、空”,使文学重新回到真实的艺术世界;它一反空洞说教的文艺观,而强调了感情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它用真实感人的艺术人物与“三突出”模式的脸谱化人物作出强烈比照。
- 伤痕文学以清算文化大革命的方式来完成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采用文革历史中缺席的无辜的受害人、勇敢的抗议者、清醒成熟的智者(包括“真正的共产党人”)与邪恶、非人的恶势力出演的惨烈悲剧为素材,以改写历史,进行文化遮蔽,是一次成功的意识形态实践。[20]
負面評價
- 伤痕文学作品也有明显的不足。当年许多作品有的因情节离奇、有的因片面渲染鲜血淋淋而引起过争议和非议。
- 由於很多作品的主要內容在描寫苦難和痛苦,中共官方態度認為是「資產階級自由化」、違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其中鄧小平又曾批評傷痕文學是「哭哭啼啼,沒有出息」。[21][22] 相比起文革时期和之前,当时官方劣评一般就故事内容批判,并不针对作者本人。[來源請求]
参见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文革结束后 “伤痕文学”展露伤痕. 凤凰网. 《中国新闻周刊》. 2008-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 ^ 2.0 2.1 伤痕文学:“历史的终结”版的中国叙述. 《经济导刊》. 2020-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中文).
- ^ 3.0 3.1 卢燕娟. 对“现代”的另一种想象——论早期改革文学中的“现代”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馆. 《文学评论》. 2020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中文).
- ^ 蒙克. 透视中国:海外伤痕文学与高大全. 英国广播公司(BBC). 201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1) (中文).
- ^ 5.0 5.1 陳若曦. 尹縣長. 《明報月刊》107期. 1974年11月: 97-105.
- ^ 何與懷. 陳若曦:堅持信念一生無悔—從她的名著《尹縣長》談起. 海這邊, 海那邊: 世界華文女作家掠影 (秀威資訊). 2011-12-08: 1-22.
- ^ 邱彰. 傷痕文學第一人:陳若曦. 2022. ISBN 9781949736403.
- ^ 尹縣長. 台灣文學網. [2024-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 ^ 9.0 9.1 刘心武. 《班主任》. 《人民文学》. 1977年11月.
- ^ 金汉. 中国当代小说史.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0: 198.
- ^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57.
- ^ 徐榮. 作家白樺去世 禁劇《苦戀》究竟寫了什麽?. 看中國. 2019-01-17 [202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 ^ 陶东风. 知识分子“文革”记忆不再“大一统”——我看《七十年代》. 《中国青年报》. 201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31) (中文).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是在“新启蒙”集体框架下对“文革”、“反右”进行书写的。
- ^ 章涛. “伤痕文学”及其文学史地位的再思考——以知识分子为考察中心 (PDF). 《南方文坛》. 2015年, (第5期): 21-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21).
- ^ 丁帆. 八十年代——文学思潮中启蒙与反启蒙的再思考. 爱思想.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0) (中文).
- ^ 刘心武. 《班主任》. 《人民文学》. 1977年11月.
- ^ 陳若曦. 《歸》. 臺北聯經出版社. 1978-09-01.
- ^ 白樺. 《苦戀》. 《十月》第3期. 1979年.
- ^ 袭巧明. 《思念你,桦林!》. 《四川文学》第5期. 1980年.
- ^ 戴锦华. 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江苏: 江苏人民. 1999: 42–43. ISBN 7-214-02564-7.
- ^ 邓小平超简洁语言魅力:5个问题答11个字【2】. 人民网. 2013-01-29 [2013-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陶舜:反思“文革”大讨论不宜再拖. 腾讯. 2013-08-20 [2013-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外部链接
- 伤痕文学精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卢新华:伤痕文学是短命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電台節目《神州五十年》之『傷痕文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