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環境史,敘述中國大陸的自然環境生態變遷。

中國歷代有識之士,早已警覺到濫用自然資源可能導致嚴重的生態後果。古人早就告誡,「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以免「構木為臺,焚林而田,竭澤而漁」。歷代也不乏有人指出濫伐森林水災之間的關係。如果不計後果,用盡資源,最後必然一無所有。明人劉基指出,奪取諸物以自用,可說是「天地之盜」,但要知道如何「善盜」;善盜就是妥善利用自然資源。在人口激增的壓力下,為了耕地與糧食,為了建材與燃料,保護的理念難能抵抗開發的需求。急功近利顧不得千秋的利益,使森林在明清時代大面積削減,水土流失,造成難以估算的災害與損失。

為了增產,人們不惜與山爭地,與湖爭地,遂令湖山均遭損毀;而森林面積之銳減,尤為顯著。整個長江流域的丘陵山地,由於清代人口迅速成長,自乾隆朝開始人潮蜂擁而至,不斷地向「深山老林要糧,向湖水要地」,在山區推廣高產耐寒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甚至於「無土不墾」的田地。經過數百年的消耗,木材至晚清已供不應求,發生 能源危機,不得不將柴灶改為灶。更嚴重的後果是,江漢平原上的洪澇災害日益嚴重。

參考

參看